#4 为什么要物联以及 物联网的整体结构
设备不物联是否可以?
答案是可以的,传统系统包括分拣,控制,检测等等都是分立的,但带来的问题是
就是局部看,系统很简单;整体看,系统庞大,繁杂,甚至割裂;整体能耗巨大;系统的可持续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以及鲁棒性都成问题。
笔者曾经和不少集成方案商聊过关于物联的问题,越庞大的系统,物联的价值越大。越是简单应用起步阶段,越看不出物联的效果和意义。
比如,你会发现某物联功能的灯泡比一般灯泡要贵;密码电子锁比一般的锁要贵,你就不会考虑;当你在物联系统下,享受全新生活方式的时候,你就觉得 带把开门钥匙这种事情,也变得如此不能接受。
这也就是物联网的魅力所在,人们正在感受物联网给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既然物联网如此有价值,其整体结构是怎么搭建的。
简单说呢,如图所示。我们 可以这样去理解物联网的整体结构。
最核心的物是 “设备”,而这个设备也是分为
1、能上网,比如智能手机 / 笔记本电脑
2、不能直接上网,比如灯泡,阳伞什么的,就得通过 物联网网关,连到网络;
这里,如果传统设备要物联网化,势必要进行物联网改造。
比如普通灯泡的开关,能够接到场景化改造的 物联网拖线板上,能够在一个网络上,获取服务。开关这个0/1,就是 智能拖线板(网关)收集的一种信号。
那么,一些专业灯具有着普通亮/灭灯具无法比拟的 其他功能时,就需要嵌入式开发,将物联网网关集成到这些专业灯具中,使之直接成为类似 笔记本,手机这样具备物联网能力的 设备。即 物联网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