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基础知识语法归纳总结(数据类型-1)

Python基础知识&语法归纳总结(数据类型)

一、Python基本数据类型

  尤其注意,Python中的变量不需要特定的去声明,每个变量在使用前都必须对其进行赋值,它没有类型,我们所说的“类型”是变量所指的内存中对象的类型。
  等号(=)用来给变量赋值
  等号(=)左边是一个变量名,而右边是一个存储在变量中的值

1.1 程序演示

  如下面的程序:

a = 30
b = 30.0
c = '小明'
d = True
e = ['小米', '小王', 'Alice', 'Fock']
f = (a, b, c, d)
g = {'1', '2', '3', '4', '5', '6'}
h = {'name': '小米','age': 20,'like': 'Dog',
}print(f"{a},它的数据类型是:{type(a)}。")
print(f"{b},它的数据类型为{type(b)}。")
print(f"{c},它的数据类型为{type(c)}。")
print(f"{d},它的数据类型为{type(d)}。")
print(f"{e},它的数据类型为{type(e)}。")
print(f"{f},它的数据类型为{type(f)}。")
print(f"{g},它的数据类型为{type(g)}。")
print(f"{h},它的数据类型为{type(h)}。")

  输出结果:

30,它的数据类型是:<class ‘int’>。
30.0,它的数据类型为<class ‘float’>。
小明,它的数据类型为<class ‘str’>。
True,它的数据类型为<class ‘bool’>。
[‘小米’, ‘小王’, ‘Alice’, ‘Fock’],它的数据类型为<class ‘list’>。
(30, 30.0, ‘小明’, True),它的数据类型为<class ‘tuple’>。
{‘2’, ‘3’, ‘5’, ‘1’, ‘4’, ‘6’},它的数据类型为<class ‘set’>。
{‘name’: ‘小米’, ‘age’: 20, ‘like’: ‘Dog’},它的数据类型为<class ‘dict’>。

  下面我们来一一解释这些数据类型。

1.2 标准数据类型

  Python中常见的数据类型有:

  • Number(数值类型)
  • String(字符串类型)
  • bool(布尔类型)
  • List(列表)
  • Tuple(元组)
  • Set(集合)
  • Dictionary(字典)


  Python的六大数据类型主要可分为两类:

  • 不可变数据:Number(数值类型)、String(字符串)、Tuple(元组)
  • 可变数据:List(列表)、Dictionary(字典)、Set(集合)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级的数据类型,比如字节数组类型(bytes)。

1.3 Number(数值类型)

  Python支持的数值类型有:int、float、bool、complex(复数) —— 这些数值类型,主要指Python3;
  那么,还有一种Python2中的long型;
  Python内置的函数type()函数可以用来查询变量所指的对象数据类型;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isinstance来判断,如下:

a = 30
print(isinstance(a,float))
# 输出结果:False

  isinstancetype的区别

  • isinstance()会认为子类是一种父类类型;
  • type()不会认为子类是一种父类类型。
class A:"""书写一个父类"""passclass B(A):"""书写一个子类来继承父类"""passprint(isinstance(A(), A))  # True
print(type(A()) == A)      # True
print(isinstance(B(), A))  # True
print(type(B()) == A)      # False

  特别注意:在之前的程序中,可能会出现TrueFalse数字加减的情况,因为True == 1、False == 0会返回True,但可以通过isinstance()来判断类型。

print(isinstance(bool, int))  # False
print(True + 1)               # 2
print(False + 1)              # 1
print(1 is True)              # False
print(0 is False)             # False

使用print(1 is True) 、print(0 is False) 程序出现了一个警告,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会出现SyntaxWarning
  Python检测到你在用is比较一个整型数值,就给你报了一个语法警告,这通常也就是代码错误(因为is比较的是身份,而不是值),而Python也给出了一个建议,Python建议你使用==来代替is,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 1、Python可以同时为多个变量赋值,如a,b = 1,2
  • 2、一个变量可以通过赋值指向不同类型的对象;
  • 3、数值的除法包含来个运算符:/返回一个浮点数,//返回一个整数;
  • 4、在混合计算时,Python会把整型转换成为浮点数。

    数值类型实例
intfloatcomplex
100.03.14j
10015.2045.j
-786-21.99.322e-36j
08032.3e+18.876j
-0490-90.-.6545+0J
-0x260-32.54e1003e+26J
0x6970.2E-124.53e-7j

1.4 String(字符串)

  Python中的字符串用单引号'或者使用"括起来,同时使用反斜杠\转义特殊字符。
  字符串截取的语法格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加号 + 是字符串的连接,星号 * 表示复制当前字符串,与之结合的数字为复制的次数。

strings = '小明你是猪吗?'
print(f"打印字符串:{strings}。")
print(f"打印第一个到倒数第二个字符(不包含倒数第一个字符):{strings[0: -1]}")
print(f"打印第一个字符:{strings[0]}")
print(f"打印第三个到第五个字符(不包含第五个字符):{strings[2:5]}")
print(f"打印字符串从第三个开始到最后一个字符:{strings[2:]}")
print(f"打印三次字符串:{strings * 3}")
print(strings + "不,你是蠢猪!!")

  运行结果

打印字符串:小明你是猪吗?。
打印第一个到倒数第二个字符(不包含倒数第一个字符):小明你是猪吗
打印第一个字符:小
打印第三个到第五个字符(不包含第五个字符):你是猪
打印字符串从第三个开始到最后一个字符:你是猪吗?
打印三次字符串:小明你是猪吗?小明你是猪吗?小明你是猪吗?
小明你是猪吗?不,你是蠢猪!!


  Python使用反斜杠\n转义特殊字符,如果你不想让反斜杠发生转义,可以在字符串前面加一个r,表示原始字符串,如下:

print("你是\n猪")    
print(r'你是\n猪')

  输出结果:

你是

你是\n猪

  特别注意:Python字符串不能被改变,向一个索引位置赋值,会报错误,报错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1. 反斜杠可以用来转义,使用r可以让反斜杠不发生转义。
  2. 字符串可以用+运算符连接在一起,用*运算符重复。
  3. Python中的字符串有两种索引方式,从左往右以0开始,从右往左以-1开始。
  4. Python中的字符串不能改变。

1.5 bool(布尔类型)

  布尔类型即 TrueFalse
  在 Python 中,TrueFalse 都是关键字,表示布尔值。
  布尔类型可以用来控制程序的流程,比如判断某个条件是否成立,或者在某个条件满足时执行某段代码。
  布尔类型特点

  • 布尔类型只有两个值:TrueFalse
  • bool 是 int 的子类,因此布尔值可以被看作整数来使用,其中 True 等价于 1
  • 布尔类型可以和其他数据类型进行比较,比如数字、字符串等。在比较时,Python 会将 True 视为 1False 视为 0
  • 布尔类型可以和逻辑运算符一起使用,包括 andornot。这些运算符可以用来组合多个布尔表达式,生成一个新的布尔值。
  • 布尔类型也可以被转换成其他数据类型,比如整数、浮点数和字符串。在转换时,True会被转换成 1False 会被转换成 0
  • 可以使用 bool() 函数将其他类型的值转换为布尔值。以下值在转换为布尔值时为 False:NoneFalse零 (0、0.0、0j)、空序列(如 ''、()、[])和空映射(如 {})。其他所有值转换为布尔值时均为 True

  

"""bool(布尔类型)实例"""
a = True
b = False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 进行判断,让程序不因为报错而终止运行,在这里添加了一段异常处理方式,进而让程序继续往下执行
try:print(a / b)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print("你是怎么想的,竟然用(零)做除数!!!")
# 看一下变量a、b的数据类型
print(type(a))
print(type(b))
# bool()函数转换
print(bool(a))
print(bool(b))
print(bool(54))
print(bool([]))
print(bool({}))
print(bool('王'))
print(bool(3*5))
# bool判断数值运算
print(4 > 5)
print(4 > -30)
# bool在if- else中的作用
if True:print("你是对的,我相信你!!")
if not False:print("我依然相信你,不用怕!!")
x = 100
if x < 50:print(f"这是{x}。")
else:print("哇哦,还行!")

  运行结果:

1
1
0
你是怎么想的,竟然用(零)做除数!!!
<class ‘bool’>
<class ‘bool’>
True
False
True
False
False
True
True
False
True
你是对的,我相信你!!
我依然相信你,不用怕!!
哇哦,还行!


  注意: 在 Python 中,所有非零的数字和非空的字符串、列表、元组等数据类型都被视为 True,只有 0空字符串空列表空元组等被视为 False。因此,在进行布尔类型转换时,需要注意数据类型的真假性。

1.6 List(列表)

  List(列表)是Python中使用最频繁的数据类型。
  列表可以完成大多数集合类的数据结构,列表中元素的类型可以不相同,它支持数字、字符串甚至可以包含列表(也就是所谓的嵌套)。列表是写在方括号[]之间,用逗号,隔开的元素列表。和字符串一样,列表同样可以被索引和截取,列表被截取后返回一个包含所需元素的新列表。
  列表截取的语法格式如下:

变量[头下标 : 尾下标]

  索引值以0为开始值,-1为末尾的开始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样的,加号+是列表连接运算符,星号*是重复操作

  小试牛刀:将一个色子掷7000次,统计每种点数出现的次数;

import randoma1 = 0
a2 = 0
a3 = 0
a4 = 0
a5 = 0
a6 = 0
for i in range(7000):face = random.randrange(1, 7)if face == 1:a1 += 1elif face == 2:a2 += 1elif face == 3:a3 += 1elif face == 4:a4 += 1elif face == 5:a5 += 1elif face == 6:a6 += 1else:print("你越界了!!")pass
# 打印出现的次数
print(f"点数1出现的次数:{a1}。")
print(f"点数2出现的次数:{a2}。")
print(f"点数3出现的次数:{a3}。")
print(f"点数4出现的次数:{a4}。")
print(f"点数5出现的次数:{a5}。")
print(f"点数6出现的次数:{a6}。")

  运行结果

点数1出现的次数:1151。
点数2出现的次数:1152。
点数3出现的次数:1169。
点数4出现的次数:1183。
点数5出现的次数:1140。
点数6出现的次数:1205。

  上面的代码,看起来,最后的结果也确实实现出来了,但是分支用的太多,麻烦、冗余。我们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优化上面的代码,也就是用这里的列表来实现。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容器型变量来保存和操作多个数据,也就是这里的列表(List):

  Python中的列表,它的长度和列表元素都是可以改变的。


  注意:

  • 访问列表中的值:它与字符串的索引是一样的,即从0开始,第二个索引是1,依此类推;而列表中的最后一个字符串的索引为-1,往前一个是-2,也是依此类推的,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使用索引进行截取列表[],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更新列表:我们可以对列表中的数据项进行修改或者更新,也可以使用append()来添加列表项,如下所示:
"""更新列表"""
lists = ['Google', 'Alice', 'cn.bing.com', 'www.baidu.com', 'www.bilibili.com', 'Stock', '小明']
# 打印这个列表
print(f"这个列表数据项为:{lists}。")
# 打印最后一个列表数据项
print(f"列表lists中,最后一个数据项为{lists[-1]}。")
# 替换列表中,最后一个元素 '小明' 将其替换为 'Yuer'
lists[-1] = 'Yuer'
# 打印替换后的最后一个元素
print(f"列表lists替换后的,最后一个数据项为{lists[-1]}。")
# 截取列表 listss = list[2 : 5]
strList = lists[2:len(lists) - 3]
# 打印出截取到的列表
print(f"截取到的列表数据项为:{strList}。")
# 向列表中添加一个元素 '大明'
lists.append('大明')
# 输出添加的列表数据项
print(f"添加的列表数据项为:{lists[-1]}")
print(f"经过更新后,这个列表中的数据项为{lists}")

  运行结果:

这个列表数据项为:[‘Google’, ‘Alice’, ‘cn.bing.com’, ‘www.baidu.com’, ‘www.bilibili.com’, ‘Stock’, ‘小明’]。
列表lists中,最后一个数据项为小明。
列表lists替换后的,最后一个数据项为Yuer。
截取到的列表数据项为:[‘cn.bing.com’, ‘www.baidu.com’]。
添加的列表数据项为:大明
经过更新后,这个列表中的数据项为[‘Google’, ‘Alice’, ‘cn.bing.com’, ‘www.baidu.com’, ‘www.bilibili.com’, ‘Stock’, ‘Yuer’, ‘大明’]

  • 列表的运算:我们可以使用+运算符来实现两个列表的拼接,拼接运算会将两个列表中的元素连接在一起,放到一个列表中,同理,使用*号也是同样的效果,如下:
"""列表的运算 —— +号"""
aa = [1, 11, 12, 13, 14, 15]
bb = [3, 11, 45, 67, 98, 12]
cc = ['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 拼接运算
dd = aa + bb + cc
print(f"拼接后的列表为:{dd}。")"""使用 * 号代码重复运算"""
ee = cc * 2
print(f"使用*号的运算结果:{ee}")

  运算结果:

拼接后的列表为:[1, 11, 12, 13, 14, 15, 3, 11, 45, 67, 98, 12, ‘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使用*号的运算结果:[‘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 使用列表切片来提取子列表数据项:列表切片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功能,它运行你从一个列表中提取一部分元素进而新成新的子列表。切片操作使用方括号[]和冒号:来指定起始索引、结束索引以及步长。
"""列表的运算 —— +号"""
aa = [1, 11, 12, 13, 14, 15]
bb = [3, 11, 45, 67, 98, 12]
cc = ['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 拼接运算
dd = aa + bb + cc
print(f"拼接后的列表为:{dd}。")"""使用 * 号代码重复运算"""
ee = cc * 2
print(f"使用*号的运算结果:{ee}")"""切片提取列表数据项形成新的子列表"""
# 提取列表dd中的数据项
dd1 = dd[0: len(dd)-3: 3]
# 输出使用切片后得到的子列表
print(f"使用切片后获取到的列表为:{dd1}。")

  输出结果:

拼接后的列表为:[1, 11, 12, 13, 14, 15, 3, 11, 45, 67, 98, 12, ‘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使用*号的运算结果:[‘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使用切片后获取到的列表为:[1, 13, 3, 67, ‘Python’]。

  语法:

  切片运算是形如[start:end:stride]的运算符,其中start代表访问列表元素的起始位置,end代表访问列表元素的终止位置(终止位置的元素无法访问),而stride则代表了跨度,简单的说就是位置的增量,比如我们访问的第一个元素在start位置,那么第二个元素就在start + stride位置,当然start + stride要小于end

  如果start值等于0,那么在使用切片运算符时可以将其省略;如果end值等于NN代表列表元素的个数,那么在使用切片运算符时可以将其省略;如果stride值等于1,那么在使用切片运算符时也可以将其省略。

  • 通过切片来更改列表数据项:如下
# 操作切片来修改列表中的数据项
# 操作切片来修改列表中的数据项
dd1 = [1, 13, 3, 67, 'Python']
dd1[1: 3: 1] = ['C#', 'C++']
print(f"输出经过使用切片修改后的列表数据项:{dd1}。")

  输出结果:
输出经过使用切片修改后的列表数据项:[1, ‘C#’, ‘C++’, 67, ‘Python’]。

  • 列表之间还可以做关系运算:我们可以比较两个列表是否相等,也可以给两个列表比较大小,如下:
"""列表做关系运算"""
a = [1, 3, 7, 89]
b = [4, 9, 20]
print(a == b)   #False
print(a != b)   #True
print(a > b)    #False

  上面的ab对应的元素完全不相等,索引进行==运算的结果为False;进行!=运算后的结果为True;而进行>运算的结果为False。大小关系通常比较的是第一个元素,所以才会出现,进行a > b的运算后,结果为False

  • 元素的遍历:在Python中,for循环是一种常见的遍历列表的方式,通过for循环,我们可以一次访问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并对其进行操作。
c = ['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for i in c:print(i)

  代码解析:
  1、c = ['Python', 'Java', 'C++', 'JavaScript']:定义了一个包含三个元素的列表c
  2、for i in c::使用for循环遍历列表c,每次循环将列表中的一个数据项赋值给变量i
  3、print(i),在每次循环中,打印当前i的值;

  输出结果

Python
Java
C++
JavaScript

  上面的掷色子就可以优化了,优化如下:

import randomcount = [0] * 6
print(count)
# 循环7000次
for a in range(7000):# face用来记录,出现1到7出现的点数face = random.randrange(1, 7)# 利用索引每次循环就对对应的点数加一,即将循环后的索引对应的列表数据项进行更新count[face - 1] += 1
# 再对1到7生成的点数进行循环,即获取列表count中的列表数据项
for face in range(1, 7):print(f"点数{face}出现的次数为{count[face - 1]}。")

  运行结果

点数1出现的次数为1210。
点数2出现的次数为1175。
点数3出现的次数为1160。
点数4出现的次数为1161。
点数5出现的次数为1179。
点数6出现的次数为1115。

相关文章:

  • python_level1.2
  • Android模块编译无法找到依赖(shared_libs)
  • 【Vue3代理机制详解:从原理到实践】
  • LeadeRobot具身智能应用标杆:无人机X柔韧具身智能,空中精准作业游刃有余
  • 6. 实战(二):用Spring AI+OpenAI构建企业级智能客服
  • STM32学习2
  • 自学新标日第十九课复习版本
  • 驱动移植【简略版】
  • Vue3中provide和inject的用法示例
  • 第 4 期:DDPM中的损失函数——为什么只预测噪声?
  • 守护进程及gdb调试(新手简略版)
  • 数控铣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控制装置设计
  • python豆包语音合成并播放
  • keil5软件配置以及使用技巧
  • Aladdin显卡多任务运行教程
  • 大模型应用_AutoGPT
  • 软件测试之接口测试详解
  • Linux CentOS 更改MySQL数据库目录位置
  • 生态篇|多总线融合与网关设计
  • 函数与数组---------C语言经典题目(1)
  • 《蛮好的人生》上海特色鲜明,聚焦荧屏甚少出现的保险业
  • 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夺冠,这是吴阿顺与上海的十年之约
  • 沈辛成评《主动出击》丨科学普及,究竟需要靠谁主动出击
  • 马上评丨敦煌网美国爆火,“市场之腿”总能跨越关税壁垒
  • 杭州一地铁口建筑被吐槽像棺材,官方回应:暂无拆除计划
  • 特朗普叫停已许可的海上风电,机构将美国风电前景下调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