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前端开发核心知识详解:Vue2、JavaScript 与 CSS

一、Vue2 核心知识点

1. Vue2 的双向绑定原理

Vue2 实现双向绑定主要依赖数据劫持与发布 - 订阅者模式。

利用Object.defineProperty方法对数据对象的属性进行劫持,为每个属性定义gettersettergetter用于收集依赖,当视图中使用到该属性时,对应的Watcher会被添加到Dep(依赖)中;setter则在属性值发生变化时,触发Dep通知所有依赖该属性的Watcher,进而更新视图。

例如,在一个简单的数据对象上实现数据劫持: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ue) {const dep = new Dep();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get() {Dep.target && dep.addSub(Dep.target);return value;},set(newVal) {if (value!== newVal) {value = newVal;dep.notify();}}});
}

v-model指令实现的双向绑定,本质上是:value@input的语法糖,在数据和视图之间建立起双向的联系。

2. Vue2 开发注意事项

在 Vue2 开发中,要特别关注响应式数据的问题。由于Object.defineProperty的局限性,对于对象新增属性,Vue 无法自动检测到变化。此时需要使用Vue.set()this.$set()方法来添加属性,确保数据变化能被正确监听。

对于数组,直接通过索引修改元素或修改数组长度,Vue 也无法检测到变化。应使用push()pop()splice()等被 Vue 重写的数组方法,或者使用Vue.set()splice()方法来更新数组元素。

3. Vue2 数据监听不到的处理

当出现数据监听不到的情况,除了上述提到的使用Vue.set()this.$set()处理对象新增属性和数组元素修改外,对于批量更新数据,可以利用Vue.nextTick()方法。

它能在下次 DOM 更新循环结束之后执行延迟回调,确保在数据更新后,基于更新后的数据进行操作。

4. v-if 和 v-show 的区别与应用场景

v-ifv-show都能控制元素的显示与隐藏,但原理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v-if是根据条件动态地创建或销毁 DOM 元素,当条件为假时,元素会从 DOM 树中彻底移除,初始渲染时若条件为假则不渲染。因此它适合用于低频切换的场景,比如根据用户权限控制某些功能模块的显示。

v-show则是通过 CSS 的display属性来控制元素的显示与隐藏,无论初始条件如何,元素都会被渲染到 DOM 中,只是通过样式来决定是否显示。这种方式切换开销较小,适用于高频切换的场景,例如选项卡的显示状态切换。

5. 计算属性 computed 和监听属性 watch 的区别

计算属性computed基于依赖缓存结果,只有当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它适合用于将多个数据进行复杂逻辑处理后映射到视图的场景,例如根据firstNamelastName计算出fullName

监听属性watch则专注于监听特定数据的变化,当监听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会执行对应的回调函数。它支持异步操作和深度监听,常用于处理数据变化后的副作用,比如在用户 ID 变化时,发起获取用户详情的请求。

6. Vue2 的生命周期

Vue2 的生命周期包括创建阶段、挂载阶段、更新阶段和卸载阶段。

  • 创建阶段beforeCreate阶段,实例刚被创建,此时还未进行数据观测和事件初始化;created阶段,数据初始化完成,可以在这个阶段发起无 DOM 依赖的接口请求。
  • 挂载阶段beforeMount阶段,模板编译完成,但尚未挂载到 DOM;mounted阶段,DOM 挂载完成,这是发起需要 DOM 的接口请求的最佳时机。
  • 更新阶段beforeUpdate阶段,数据更新前,此时 DOM 尚未更新;updated阶段,DOM 更新完成。
  • 卸载阶段beforeDestroy阶段,实例销毁前,可在此清理定时器等资源;destroyed阶段,实例销毁完成。

二、CSS 核心知识点

1. CSS3 新属性

CSS3 引入了众多强大的新属性。在选择器方面,新增了结构性伪类如nth-child(n)first-of-typenot(),以及属性选择器如[data-type^="app"](开头匹配)、[class*="box"](包含匹配)。

视觉效果上,box-shadow用于添加盒阴影,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fff, #000)可创建渐变背景,border-radius实现圆角边框。

2D/3D 转换属性中,transform用于位移、旋转等操作,perspective则提供 3D 透视效果。动画与过渡方面,transition实现过渡效果,@keyframes定义关键帧动画。

2. flex 布局

flex布局是一种一维布局模型,通过display: flex在容器上启用。容器属性包括justify-content控制主轴对齐方式,align-items控制交叉轴对齐方式,flex-wrap决定是否换行。子元素通过flex-growflex-shrinkflex-basis属性,来控制在容器中的尺寸分配。

3. CSS 基本布局和定位

CSS 基本布局包括标准流布局、浮动布局、定位布局和 Grid 布局。

标准流布局中,块级元素垂直排列,行内元素水平排列;

浮动布局通过float: left/right使元素脱离标准流,常用于多列布局;

定位布局利用position: static/relative/absolute/fixed实现元素的精确定位,适用于模态框、固定导航栏等场景;

Grid 布局是二维网格系统,适合复杂的响应式布局。

4. 实现左中右三部分布局

要实现一个页面分成左中右 3 部分,中间 400px 固定,左右两边自适应平分,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 Flex 弹性布局
<div style="display: flex; height: 100vh;"><div style="flex: 1; background: #f0f0f0;"></div><div style="width: 400px; background: #e0e0e0;"></div><div style="flex: 1; background: #f0f0f0;"></div>
</div>
  • Grid 网格布局
.container {display: grid;grid-template-columns: 1fr 400px 1fr;
}
  • 绝对定位 + margin(兼容性方案)
.left,
.right {position: absolute;width: 50%;height: 100%;
}
.left {left: 0;
}
.right {right: 0;
}
.center {margin: 0 50%;width: 400px;margin-left: calc(-200px);
}

三、JavaScript 核心知识点

1. JavaScript 基本数据类型

JavaScript 有 7 种基本数据类型

包括 ES5 中的stringnumberbooleannullundefined,以及 ES6 新增的Symbol(用于创建唯一标识符)和BigInt(处理大整数精度问题)

这些数据类型具有不可变性,存储在栈内存中

2. JavaScript 数组常用方法

JavaScript 数组提供了丰富的常用方法,可分为迭代方法、修改原数组方法和搜索判断方法。

迭代方法如map()用于映射转换,filter()用于过滤元素,slice()用于截取子数组;

修改原数组方法包括push()pop()shift()unshift()splice()等;

搜索判断方法有indexOf()查找元素索引,includes()判断数组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3. 删除数组中间某一项

删除数组中间某一项,可以根据是否已知索引选择不同方法。

已知索引时,使用splice(index, 1)方法,它会修改原数组并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若不知道索引,可先通过indexOf()找到索引再使用splice(),或者使用filter()方法过滤掉要删除的元素,返回一个新数组。

4. JavaScript 精度丢失问题解决

对于 JavaScript 精度丢失问题,处理大整数(>2^53)时可使用BigInt类型。

处理小数运算时,可将小数转换为整数进行运算,再将结果转换回小数;

也可以使用专业库如decimal.js,它能精确处理小数运算,避免精度丢失问题。

5. JavaScript 的作用域与作用域链

JavaScript 采用词法作用域,变量的作用域在定义时就确定下来。作用域链是当查找变量时,从当前作用域逐级向上级作用域查找,直到全局作用域的过程。闭包则是函数内部访问外部作用域变量,形成持久化引用的一种机制。

6. 实现自适应布局

实现自适应布局可通过多种方式。媒体查询@media能根据视口宽度切换样式;使用百分比单位设置元素宽度和内边距;借助 Flexbox 和 Grid 布局实现响应式分配;对于图片,使用srcsetpicture标签适配不同设备。

7. 对同步和异步的理解

同步代码按顺序执行,前一个任务未完成时,后续任务会被阻塞;而异步代码不会阻塞后续任务执行,通过回调、Promise 或async/await等机制,在任务完成后处理结果。同步适合简单计算、函数调用等场景,异步适用于网络请求、定时器、文件操作等耗时任务,以避免阻塞主线程,提升用户体验。

相关文章:

  • Centos7安装Jenkins(图文教程)
  • Linux进程6-alarm闹钟定时终止、raise发送信号、abort终止、pause挂起进程验证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多元化运营模式助力低碳出行
  • List findIntersection getUnion
  • 【Python进阶】数据可视化:Matplotlib从入门到实战
  • springboot项目配置springMVC
  • MATLAB Coder 应用:转换 MATLAB 代码至 C/C++ | 实践步骤与问题解决
  • mockMvc构建web单元测试学习笔记
  • C++学习:六个月从基础到就业——C++学习之旅:STL容器详解
  • [特殊字符]【Qt自定义控件】创意开关按钮 - 丝滑动画+自定义样式+信号交互 | 附完整源码
  • OpenLDAP 管理 ELK 用户
  • PHP通讯录网站源码无需sql数据库
  • 【中级软件设计师】程序设计语言基础成分
  • 从零开始创建MCP Server实战指南
  • STM32外部中断与外设中断区别
  • Element Plus表格组件深度解析:构建高性能企业级数据视图
  • Vue2-指令语法
  • C++静态与动态联编区别解析
  • Windows安装Hadoop(图文解说版)
  • 【华为HCIP | 华为数通工程师】821—多选解析—第十二页
  • 2025年一季度上海市生产总值
  • 人民日报首推“大地书单”,10本好书上榜!
  • 宫崎骏电影《幽灵公主》4K修复版定档五一
  • 我国将组织实施梦舟飞船零高度逃逸、揽月着陆器综合着陆起飞验证等试验
  • 体坛联播|曼城击败维拉迎英超三连胜,巴萨遭遇魔鬼赛程
  • 当代读书人的暗号:不是拆快递,是拆出版社样书!|世界读书日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