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划分的学习
定长子网划分(Fixed-length Subnetting)
也叫做固定长度子网划分,是指在一个IP网络中,把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子网,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长度是一样的。
一、定长子网划分的背景
在早期的IP地址分配中,一个组织如果申请一个A、B、C类地址块,可能地址数量远大于实际需求,造成浪费。为了更合理地使用IP地址资源,就出现了子网划分的概念。
二、定长子网划分的基本特点
特点 | 说明 |
---|---|
子网数量固定 | 所有子网大小一致 |
子网掩码相同 | 每个子网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 |
主机数一致 | 每个子网可分配的主机数一样 |
网络划分整齐 | 便于网络管理 |
三、定长子网划分的实现方法
-
选择一个IP地址段(如:192.168.1.0/24)
-
决定要划分成多少个子网(如:划分为4个子网)
-
计算需要借用的主机位数:
使用公式:
2^n≥所需子网数其中 n是需要借用的主机位数。
-
确定新的子网掩码:
原来的掩码 + 借用的位数,例如原来是 /24,借用2位后就是 /26
-
划分子网地址段:
每个子网的步长(地址间隔)为:
2^剩余主机位数比如 /26 剩6位,步长为 2^6=64,即每个子网有64个地址(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子网地址:
-
192.168.1.0/26
-
192.168.1.64/26
-
192.168.1.128/26
-
192.168.1.192/26
-
四、应用场景
-
一个部门有多个相同规模的小组,各小组需要独立的子网
-
路由器之间配置多个等规模的子网连接
-
网络管理员希望统一管理,简化规划
变长子网划分(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ing, VLSM)
它是定长子网划分的“进阶版”,在实际网络设计中非常常用。
一、什么是变长子网划分?
变长子网划分(VLSM) 是指根据实际需求,将一个IP地址段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多个子网,每个子网根据所需主机数量使用不同长度的子网掩码,从而更灵活、高效地利用IP地址。
二、与定长子网划分的对比
项目 | 定长子网划分 | 变长子网划分 |
---|---|---|
子网大小 | 相同 | 不同 |
子网掩码 | 一样 | 不一样 |
地址利用率 | 可能浪费 | 更高效 |
配置复杂度 | 较低 | 较高 |
应用场景 | 主机数一致 | 主机数不一致 |
三、VLSM 的使用步骤
-
知道你拥有的网络地址段
-
例如:192.168.1.0/24
-
-
列出所有需要划分的子网以及各自需要的主机数量
-
比如:
-
子网A:50台主机
-
子网B:20台主机
-
子网C:10台主机
-
子网D:5台主机
-
-
-
按主机数从大到小排序
-
逐个分配子网,从大往小划分
-
为50台主机保留的地址数至少需要 2^6=64(实际可用主机数是62),所以掩码为 /26
-
接下来的空闲地址块中再继续为剩下的子网分配
-
-
重复直到全部子网分配完成
四、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要从 192.168.1.0/24 中划分出以下子网:
子网 | 主机数 | 掩码 | 分配地址段 |
---|---|---|---|
A | 50 | /26 | 192.168.1.0 – 192.168.1.63 |
B | 20 | /27 | 192.168.1.64 – 192.168.1.95 |
C | 10 | /28 | 192.168.1.96 – 192.168.1.111 |
D | 5 | /29 | 192.168.1.112 – 192.168.1.119 |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IP地址,而不像定长划分那样为每个子网分配统一大小造成浪费。
五、VLSM的优点
-
更加节省IP地址资源
-
适用于主机需求差异大的网络环境
-
能满足复杂路由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