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优选算法-二分查找】二分查找算法解析:如何通过二段性优化搜索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相关知识点可以通过点击以下链接进行学习一起加油!
双指针滑动窗口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解析二分查找算法的核心原理。从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带你了解如何利用二分查找高效定位元素,提升搜索效率。无论你是刚接触算法的新手,还是想优化代码性能的老手,二分查找都是你不可忽视的强大工具!

请添加图片描述

Alt

🌈个人主页:是店小二呀
🌈C/C++专栏:C语言\ C++
🌈初/高阶数据结构专栏: 初阶数据结构\ 高阶数据结构
🌈Linux专栏: Linux
🌈算法专栏:算法
🌈Mysql专栏:Mysql

🌈你可知:无人扶我青云志 我自踏雪至山巅 请添加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重要)
    • 二段性(重要/必备知识)
      • 1.查找左端点
      • 2.循环判断条件
      • 3. left和right移动方式
      • 3.求中点操作
      • 4.总结二分模板
    • 69.x 的平方根
    • 35.搜索插入位置
    • 69.山脉数组的峰顶索引
    • 162. 寻找峰值
    • 153. 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
    • LCR 173. 点名

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重要)

题目】: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题目为"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很自然可以想到朴素二分查找,根据中间数值讨论,但是"朴素二分"不适合更有层度题目,比如说这道题目。

首先如果使用朴素二分单凭一个中间值,很难得知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如果出现全部是相同元素的情况,会导致时间复杂度降成同暴力解法般,对此我们应该借助"二段性"优化二分查找策略

算法思路

二段性(重要/必备知识)

在二分查找算法中,“二段性”通常指的是数组被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查找,每次都根据某种条件进行判断、决定在哪一部分继续搜索。简单来说,二分查找通过将问题逐步缩小到两个子问题中的一个,从而高效地找到目标元素。

1.查找左端点

通过绘图分析数组中的元素与目标值(target)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数组划分为两部分:左侧部分包含所有小于目标值的元素,右侧部分则包含所有大于或等于目标值的元素。这一划分是基于二分性质进行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细节处理】

关于这部分细节,属于二分查找容易导致死循环的问题所在。

2.循环判断条件

这里有两种循环判断条件,必须要选择第一种,而不是第二种。如果选择第二种会导致死循环。

第一种:while(left < right)

第二种:while(left <= right)

选择第一种理由

理由一】:

这里只能选择第一种while(left < right),否则就会死循环。比如left = mid 或者 right = mid,当你判断条件为left <= rightleft == right 一直为真,导致死循环

理由二】:

left ==right的时候,就是最终结构,无需判断。图中有三种情况佐证:有结果,全大于t,全小于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left和right移动方式

通过二分法将数组划分为两部分。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值与当前划分区域的关系来判断leftright的移动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绘图分析,如果目标值位于左侧且mid落在左侧,则left应设置为mid,而不是mid + 1,以避免错过目标值;如果mid落在右侧,则由于目标值不在右侧,right应设置为mid - 1

同理可得,当目标位于右侧,如果mid落在右侧,则right应设置为mid,而不是mid - 1,以避免错过目标值;如果mid落在左侧,则left应设置为mid + 1,因为目标值不在左侧。

3.求中点操作

首先考虑到 right 可能会超过Max值,所以会先采用 left + (right - left) / 2。在二分查找中,求中点操作有两个方式,在不同场景选择适合的方式,否则容易导致死循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种方式】: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会导致mid落在左侧

第二种方式】:mid = left + (right - left + 1) / 2,会导致mid落在右侧

例如,求左端点时,如果left = midright = mid - 1,根据这两个变量的移动规律,若使用第一种方式(left = mid + 1),会导致死循环,因此应使用第二种方式(left = mid)。同理,求右端点时,若left = mid + 1right = mid,应根据相应的规则调整边界,避免死循环并确保正确找到右端点,选择第一种方式。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int> searchRange(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left = 0, right = nums.size() - 1;int begin = 0;if(nums.size() == 0) return {-1,-1};//求解左端点while(left < right){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2;if(nums[mid] < target) left = mid + 1;else right = mid;}if(target != nums[left]) return {-1,-1};else begin = left;left = 0,right = nums.size() - 1;//求解右端点while(left < right){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1)/2;if(nums[mid] > target) right = mid - 1;else left = mid;}return {begin,left};}
};

4.总结二分模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不断刷题,我们会发现很多题目都是相似的。如果忘记了某些常用模板,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重新推导。关键在于如何识别题目中的二分性质,从而将问题划分为两个区间。


69.x 的平方根

题目】:69. x 的平方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思路

1.暴力查找

通过枚举从 0 到 x 之间的每个整数 i,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这里不需要考虑是否枚举到 x / 2x / 2 + 1,因为一旦找到结果就直接返回,后续的情况不再进行判断。过多的区间研究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出错。

  • 如果 i * i == x,直接返回 i
  • 如果 i * i > x,说明前一个数 i-1 的平方已经超过了 x,因此返回 i - 1

由于 i * i 可能会超过 int 的最大值,所以应使用 long long 类型来存储变量。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ySqrt(int x) {// 使用 long long 来避免溢出long long i = 0;for (i = 0; i <= x; i++) {// 如果平方等于 x,返回 iif (i * i == x) return i;// 如果平方大于 x,返回 i - 1if (i * i > x) return i - 1;}// 为了确保所有路径有返回值return -1;}
};

2.二分查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x的平分根的最终结果为ret。分析ret左右两侧数据的特点,从而发现二段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ySqrt(int x){int left = 1, right = x;if(x < 1) return 0;//处理下边界情况while(left < right){long long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1)/2;if(mid * mid <= x) left = mid;else right = mid - 1;}return left;}
};

35.搜索插入位置

题目】:35. 搜索插入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入位置是第一个大于目标值的数,或者是最后一个数据。如果当前的数大于或等于目标值,那么这里就是我们所需的二分区间。如果没有元素,在最后一个位置,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searchInsert(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left = 0, right = nums.size() - 1;while(left < right){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2;if(nums[mid] < target) left = mid +1 ;else right = mid;}if(nums[left] < target) return right + 1;else return right;}
};

这里需要判断下,如果达到最后一个位置情况(nums[left] < target


69.山脉数组的峰顶索引

题目】:69. 山脉数组的峰顶索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思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绘图分析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二分法的划分区间。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peakIndexInMountainArray(vector<int>& arr) {int left = 0, right = arr.size()-1;while(left < right){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1) / 2;if(arr[mid - 1] <= arr[mid]) left = mid;else right = mid - 1;}return left;}
};

【细节分析】

1.arr[mid - 1] <= arr[mid] 是否会越界?

arr[mid - 1] 中,mid 的最小值是 1,因为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1) / 2,而 left 从 0 开始,mid 永远不会是 0。arr[mid - 1] 访问的是 mid 左边的元素,因此不会越界。

2.如果采用arr[mid + 1]后果

如果是 arr[mid + 1],那会导致在 mid 达到数组最后一个元素时越界,但是这种情况在这个算法中并没有发生,因为我们始终是在 leftright 的范围内进行查找,确保 mid + 1 不会超出界限。


162. 寻找峰值

题目】:162. 寻找峰值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解法一:暴力解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法二:滑动窗口

通过两个点的分析,如果arr[i]>arr[i+1],呈现下降趋势,可以判断左边一定有峰值,但是右边不一定有峰值,可能是直接到负无穷或者另起一峰。同理arr[i]<arr[i+1],呈现上升趋势,可以判断右边一定有峰值,但是左边不一定有峰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根据1,2种情况去分出二段性,就可以使用二分查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arr[mid] > arr[mid+1],则左侧一定有我们的结果,只需right等于mid,而arr[mid] < arr[mid+1],则右侧一定有我们的结果,left等于mid +1去查找。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PeakElement(vector<int>& nums){int left = 0,rigth = nums.size() - 1;while(left < rigth){int mid = left + (rigth - left + 1)/2;if(nums[mid - 1] < nums[mid]) left = mid;else rigth = mid - 1;}return left;}
};

个人思考

关于left和right移动规律,需要通过绘图去分析走向。这里很好通过表示了目标值是否存在作为突破口,发现二段性。所以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具体分析的。


153. 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

题目】:153. 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1:

输入:nums = [3,4,5,1,2]
输出:1
解释:原数组为 [1,2,3,4,5] ,旋转 3 次得到输入数组。

示例 2:

输入:nums = [4,5,6,7,0,1,2]
输出:0
解释:原数组为 [0,1,2,4,5,6,7] ,旋转 4 次得到输入数组。

解法一:暴力解法

暴力查找最小值,时间复杂度O(N)。暴力解法慢,是没有利用这个数组的特性,经过旋转的有序数组。

解法二:二分查看

画张曲线图,寻找二段性,以D点nums[n-1]为参照物,AB区域是严格大于D点,CD区域是小于等于D点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mid在某个区间如何移动,去推到两个变量的移动方式。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Min(vector<int>& nums) {int left = 0,right = nums.size() - 1;int x =nums[right];while(left < right){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2;if(nums[mid] > x) left = mid + 1;else right = mid;}return nums[left];}
};

【疑问:选择A点的值作为参照物】

那么x = nums[0],通过绘图和mid落点去推导left和right移动方式即可。


LCR 173. 点名

【题目】:LCR 173. 点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常见解法

  1. 哈希表法
    创建一个大小为 n+1 的哈希表,遍历原始数组并将元素填入哈希表,然后检查哪个位置没有被填充,这就是缺失的数字。
  2. 直接遍历法
    直接遍历原数组,找到缺失的元素。
  3. 位运算法 (XOR)
    使用位运算(XOR)来抵消重复出现的数字,最终剩下的就是缺失的数字。
  4. 数学法 (高斯求和公式)
    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从 0 到 n 的总和与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和之间的差值,得出缺失的数字。

这些方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n),因此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

2.二分查找

【思考:0 到 n-1,为什么长度是 n-1?这个问题常见于面试中,面试官可能会与你探讨是否还有其他解法。】

这里可以根据图下,发现二段性使用二分查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比较数值与对应下标的关系,作为二分法的判定标准,从而划分搜索区间。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takeAttendance(vector<int>& records) {int left = 0,rigth = records.size() - 1;while(left < rigth){int mid = left + (rigth - left) / 2;if(records[mid] == mid) left = mid + 1;else rigth = mid;}if(records[left] == left) return left + 1;else return left;}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快和小二一起踏上精彩的算法之旅!关注我,我们将一起破解算法奥秘,探索更多实用且有趣的知识,开启属于你的编程冒险!

相关文章:

  • 论文速报《Enhancing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s...:LLM-MPC混合架构增强自动驾驶》
  • 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机械臂抓取操作学习
  • 【C++ Qt】快速上手 显⽰类控件(Label、LCDNumber、ProcessBar、CalendarWidget)
  • Hadoop和Spark大数据挖掘与实战
  • 联合体union的特殊之处
  • jetson nano上Ubuntu系统调用摄像头bug
  • 老电脑优化全知道(包括软件和硬件优化)
  • RASP技术是应用程序安全的“保护伞”
  • ​​HTTP vs HTTPS:传输协议的安全演进与核心差异​
  • 论文分享 | 基于区块链和签名的去中心化跨域认证方案
  • 【dify+docker安装教程】
  • Android 应用层卡顿优化全解析
  • gradle-tasks.register(‘classesJar‘, Jar)解析
  • 【Linux C/C++开发】向量检索库annoy开发
  • ai环境conda带torch整体迁移。
  • 实用的java技术架构组件汇总
  • 软考-软件设计师中级备考 7、算法设计与分析
  • STM32 HAL库实现USB虚拟串口
  • springboot项目文件上传到服务器本机,返回访问地址
  • 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论证活页)模版框架参考
  • 文天祥与“不直人间一唾轻”的元将唆都
  • 演员刘美含二手集市被曝售假,本人道歉
  • 药明康德一季度净利增长89%,在手订单增超四成至523亿元
  • 连演三场,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西岸大剧院上演
  • 一场与纪录并行的伦敦马拉松,超40项新世界纪录诞生
  • 影子调查丨危房之下,百余住户搬离梦嘉商贸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