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过程模型:v模型、w模型、x模型、H模型
软件测试流程
- 获取测试需求
- 编写测试计划
- 制定测试方案
- 开发和设计测试用例
- 执行测试
- 提交缺陷报告
- 测试分析与评审
- 提交测试报告
- 准备下一版本测试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v模型
【V模型是线性的操作方式】
优点:
验收测试的标准是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对应指导验收测试的效果,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阶段。
缺点和不足:
- 软件测试没有尽早介入项目
- 需求的满足情况一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被验证
- 忽略了测试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验证
w模型
两个V模型组成,一个V是软件测试全过程,一个V是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表示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行关系。
优点:
- 测试的活动与软件开发同步进行
- 测试对象不仅仅是程序,包括需求和设计
- 尽早发现软件缺陷可降低开发的成本
缺点:
在W模型中、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行的,这样无法支持灵活的迭代。
H模型
h模型只针对测试的流程,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
h模型指出软件测试要尽早准备,尽早执行;只要某个测试达到准备就绪点,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开展,并且不同的测试活动就可按照某个次序先后进行,也可以反复进行。
x模型
X模型中定位了探索性测试,这是不进行事先计划的特殊类型测试,可以帮助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在测试计划之外发现更多的软件错误。
测试过程(独立性)
A.研发团队内部的测试岗位
B.企业内部的独立于研发部门的测试岗位
C.专门的测试外包公司岗位
D.开发人员自己测试
由高到低:C>B>A>D
软件测试过程理念
尽早测试
- 测试人员尽早参与软件项目
- 尽早的开展测试执行工作
全面测试
- 对软件的所有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
- 软件开发及测试人员(有时包括用户)全面的参与到测试工作中
全过程测试
- 测试人员要充分关注开发过程
- 测试人员要对测试的全过程进行全程的跟踪
独立的、迭代的测试
- 测试活动是独立的
- 测试活动应该是循环往复、不断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