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

重要信息

官网:点击了解详情

时间地点:2025年5月16-18日丨广西桂林

 

 

征文主题

新能源技术与材料

能源技术

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

新型燃料电池及其材料

半导体材料技术

薄膜技术及其应用

光电材料与器件

电子材料与器件

高性能芳香族聚合物材料

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系统及并网技术

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

储能技术与材料

(锂、钠、锌)离子电池原理

储能技术、设备和材料

储能系统开发

能源系统集成与节能技术

能源系统与设计

LED照明

高效电机

智能电网

物理与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性原理计算

固体物理学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是当今应对能源危机与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学科方向。它融合了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与环境科学,旨在开发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与材料解决方案,以支撑未来绿色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


一、能源工程概述

能源工程 是以能源的获取、转换、传输、存储与利用为核心的工程学科,覆盖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的全过程。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 能源转换技术:如热电转换、光电转换、风能转电等。

  • 能源系统优化:包括电力系统调度、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等。

  • 能源储存技术:如电化学储能(电池)、热能储存、氢能储存等。

  • 能效与节能技术: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开发节能装置与工艺。


二、新能源材料研究方向

新能源材料 是实现清洁能源高效获取与利用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能源器件的效率、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2.1 光伏材料

  • 有机/无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如钙钛矿材料、CdTe、CIGS、硅基太阳能材料等;

  • 新型薄膜材料:具有轻质、柔性、低成本等优势;

  • 高效率光吸收与载流子传输材料

2.2 储能材料

  • 锂离子电池材料:正极(如LiFePO₄)、负极(石墨、硅碳)、电解质、隔膜等;

  • 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储能系统的潜力材料;

  • 超级电容器材料:如石墨烯、多孔碳、金属氧化物。

2.3 催化与燃料电池材料

  • 电催化剂:用于电解水制氢、氧还原反应(ORR)等过程;

  • 质子交换膜材料:提升燃料电池效率;

  • 氢储存与转换材料:如氢化物、金属有机骨架(MOFs)等。

2.4 热能与热电材料

  • 热电转换材料:如Bi₂Te₃、PbTe等,可将热能直接转为电能;

  • 相变储热材料(PCM):用于太阳能建筑、工业余热回收等场景;

  • 热管理材料:如高导热复合材料、热界面材料等。


三、能源器件开发与集成

能源器件 是将新能源材料工程化并具备实际功能的系统组件,其研究目标是实现高效率、长寿命、低成本、易规模化。主要类型包括:

3.1 太阳能器件

  • 晶硅太阳能电池模块:效率高,技术成熟;

  • 钙钛矿太阳能器件:具备高光电转化率和柔性特性,发展迅速;

  • 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实现太阳能捕获、转化与存储的协同优化。

3.2 储能器件

  • 动力电池系统(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模组设计、电池管理系统(BMS)等;

  • 固态电池与柔性电池:用于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 大型储能系统:如风光储一体化、电网侧储能、家庭能源站等。

3.3 燃料电池系统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适合高温环境下运行,能效高;

  • 燃料电池-储氢系统耦合:推进氢能社会建设。


四、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

4.1 双碳目标驱动的绿色能源转型

  • 碳达峰与碳中和 战略目标推动传统能源向清洁低碳能源转型;

  • 各类可再生能源及其配套材料、器件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 多能源融合与智慧能源系统(如“源-网-荷-储”协同)成为研究重点。

4.2 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

  • 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热稳定性与机械柔韧性的复合材料;

  • 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如能量收集-存储-利用一体化器件。

4.3 数字能源与智能制造融合

  •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实现能源系统建模与优化;

  • 开展新能源器件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设计与虚拟测试

4.4 氢能经济与储能体系建设

  • 发展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制氢、储氢、用氢材料与设备;

  • 建设多层次储能体系,支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


五、应用领域广泛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

  • 新能源汽车:如动力电池、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

  •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光伏、风电与储能联动;

  • 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光伏一体化建筑、热能调控材料;

  • 航空航天与军事装备:轻质高能储能装置与供能系统;

  • 移动电子与可穿戴设备:柔性电池、微型能源器件。


六、总结

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是推动清洁能源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与碳排放控制,还影响未来工业、交通、通信、建筑等多个关键行业的技术走向。随着材料科学、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的持续融合创新,该领域将在实现绿色低碳社会的道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使用VHD虚拟磁盘安装双系统,避免磁盘分区
  • 每天学一个 Linux 命令(23):file
  • 电能质量治理解决方案:构建高效、安全的电力系统
  • 前端:uniapp中uni.pageScrollTo方法与元素的overflow-y:auto之间的关联
  • 《软件设计师》复习笔记(11.2)——开发方法、产品线、软件复用、逆向
  • docker部署springboot(eureka server)项目
  • 网安加·百家讲坛 | 刘志诚:AI安全风险与未来展望
  • 8.观察者模式:思考与解读
  • 3D机器视觉激光器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主要应用
  • 【LeetCode】大厂面试算法真题回忆(61)--组装新的数组
  • 电子电器架构 --- OEM企标中规定ECU启动时间的目的
  • 基于C++(MFC)的细胞识别程序
  • 焊接机器人的设计
  • CVE-2023-46604漏洞复现与深度分析
  • jQuery — DOM与CSS操作
  • 【MySQL】MySQL表的增删改查(CRUD) —— 上篇
  • 轻松实现文字转语音 - Coqui TTS部署实践
  • 鸿蒙NEXT开发键值型数据工具类(ArkTs)
  • 直线轴承在自动化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 PHP连接MYSQL数据库
  • 对话上海外贸企业:关税战虽起,中国供应商却难以被取代
  • 世界读书日丨人均一年超10本!你达到上海平均阅读水平了吗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3%下调至2.8%
  • 成都两宗宅地成功出让,民企四川联投溢价33%竞得郫都区宅地
  • 江西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戴晓慧主动交代问题,接受审查调查
  • 普京呼吁乌方响应和平倡议,称将分析民用设施停火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