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verlight发展历程(微软2021年已经停止支持Silverlight 5)
Microsoft Silverlight 发展历程
引言
Microsoft Silverlight 是微软在 Web 多媒体和富互联网应用 (RIA) 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它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折射出了 Web 技术发展的变迁和行业格局的演变。本文将详细回顾 Silverlight 的完整发展历程,探讨其技术特点、应用场景、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及它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起源与背景(2006-2007)
互联网技术格局与微软的挑战
2000 年代中期,随着宽带互联网的普及,Web 应用开始向更加丰富的媒体体验和交互模式发展。当时的 Web 技术生态主要由几个关键技术主导:
- Adobe Flash:主导着 Web 动画、游戏和富媒体内容市场
- Java Applet:在企业应用领域有一定市场
- AJAX:刚刚兴起,代表了基于标准的 Web 技术发展方向
微软在这一领域面临严峻挑战。Internet Explorer 虽然是主流浏览器,但在富媒体和交互体验上完全依赖第三方插件,尤其是 Adobe Flash。这一情况不符合微软的战略利益,因为它:
- 使微软在 Web 平台的核心体验上依赖竞争对手的技术
- 无法充分利用微软在桌面软件和开发工具上的技术优势
- 使 .NET 平台无法延伸到 Web 富媒体领域
WPF/E 项目的启动
面对这一挑战,微软在 2006 年启动了代号为 “WPF/E”(WPF Everywhere)的项目,旨在将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技术扩展到跨平台的浏览器环境。这一项目的目标是:
- 创建一个基于 .NET 的跨平台 Web 富客户端技术
- 提供比 Flash 更强大的媒体和图形处理能力
- 与现有的微软技术栈(如 Visual Studio、Expression Studio、.NET Framework)无缝集成
- 支持 XAML(可扩展应用程序标记语言)作为声明式 UI 描述语言
2006 年 9 月,微软在 MIX 06 大会上首次展示了 WPF/E 的原型,并计划在 2007 年正式发布。
Silverlight 1.0 的诞生(2007)
正式命名与首次发布
2007 年 4 月,微软正式将 WPF/E 更名为 “Silverlight”,这一名称反映了其作为 Web "银光"的定位,并于 2007 年 9 月正式发布 Silverlight 1.0 版本。
Silverlight 1.0 的核心特性包括:
- 基于 JavaScript 的编程模型
- 支持播放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
- 支持 XAML 进行用户界面描述
- 提供基础的 2D 矢量图形和动画支持
- 支持 Windows 和 Mac OS 平台
这一版本的 Silverlight 功能相对有限,主要聚焦于媒体播放,尚未包含完整的 .NET 运行时支持,因此开发者需要使用 JavaScript 进行编程。
初步的市场定位
Silverlight 1.0 的市场定位主要针对媒体播放和基础的富互联网应用,直接挑战 Adobe Flash 在媒体播放和简单交互应用方面的主导地位。微软通过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特别是在流媒体领域,试图快速建立 Silverlight 的市场份额。
Silverlight 2.0:真正的突破(2008)
技术飞跃
Silverlight 2.0(原计划命名为 1.1)于 2008 年 10 月发布,代表了 Silverlight 技术的真正成熟。这一版本的核心创新是集成了精简版的 .NET Framework,称为 “.NET Framework for Silverlight”,这使得开发者可以使用 C# 或 VB.NET 进行 Silverlight 应用开发。
Silverlight 2.0 的主要技术特性包括:
- 集成 .NET 运行时环境,支持 C# 和 VB.NET 开发
- 引入控件框架,提供约 20 种内置 UI 控件
- 数据绑定支持
- 强化的网络栈,支持 REST、SOAP、RSS 等服务
- 引入了线性布局系统,支持复杂界面设计
- 增强的媒体支持,包括改进的流媒体能力
- Deep Zoom 技术,支持高分辨率图像的平滑缩放
开发工具的成熟
伴随 Silverlight 2.0 的发布,微软推出了完整的开发工具链:
- Visual Studio 2008 对 Silverlight 开发的全面支持
- Expression Blend 2 SP1,提供专业的界面设计工具
- 丰富的 SDK 和示例代码
这套完整的工具链是 Silverlight 相对于 Flash 的重要优势,尤其对于已熟悉 .NET 开发的企业开发者来说,显著降低了学习曲线。
市场扩展与战略合作
Silverlight 2.0 的发布使微软能够拓展其在 RIA 市场的目标:
- 与 NBC 合作转播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成为 Silverlight 的首个重要应用案例
- 与 Netflix 合作,为其流媒体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 积极推进在企业应用领域的应用
Silverlight 在 2008 年获得了显著增长,到年底已有约 1 亿台设备安装了 Silverlight 运行时。
年份 | Silverlight 版本 | 主要新特性 | 安装基数估计 | 重要事件 |
---|---|---|---|---|
2007 | 1.0 | JavaScript 编程模型,XAML 支持 | <5000万 | 首次发布 |
2008 | 2.0 | .NET Framework 集成,控件框架 | >1亿 | 北京奥运会,Netflix 采用 |
扩展与成熟期(2009-2010)
Silverlight 3.0(2009)
Silverlight 3.0 于 2009 年 7 月发布,进一步增强了其功能集,主要改进包括:
- 引入离线应用支持和 Out-of-Browser 功能
- 新增 GPU 硬件加速支持
- 加入 3D 变换能力
- 增强了媒体功能,包括 H.264 视频支持和平滑流技术
- 引入元素绑定数据模型
- 新增 40 多种控件和组件
- 增强了业务应用开发能力,包括验证和数据表单支持
Out-of-Browser 功能是 Silverlight 3.0 的重要创新,它允许 Silverlight 应用在浏览器外运行,具有更接近本地应用的体验,同时保持 Web 应用的部署和更新便利性。这一功能反映了微软将 Silverlight 定位为连接 Web 和桌面的桥梁的战略。
Silverlight 4.0(2010)
2010 年 4 月,微软发布了 Silverlight 4.0,这被认为是 Silverlight 技术最成熟的版本,主要特性包括:
- 增强的 Out-of-Browser 体验,支持更多本地系统集成
- 打印支持
- 网络摄像头和麦克风支持
- 增强的企业功能,包括更好的数据绑定和富文本编辑
- Google Chrome 浏览器支持
- 支持鼠标右键和滚轮事件
- COM 自动化支持,允许与 Office 应用集成
- 通知窗口支持
Silverlight 4.0 明显加强了企业应用和 LOB(Line of Business)应用的支持,表明微软认识到 Silverlight 在企业市场比消费市场更有竞争力。
市场渗透与竞争态势
到 2010 年底,Silverlight 已安装在约 6 亿台设备上,安装率在北美地区达到了约 60-70%。然而,这一数字仍远低于 Flash 的 97% 以上的渗透率。
在市场竞争方面,Silverlight 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 Adobe Flash 拥有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和更广泛的开发者生态
- HTML5 标准的快速发展,开始提供原生媒体播放和高级图形支持
- Apple 设备(特别是 iPhone 和 iPad)不支持 Silverlight,而 iOS 市场快速增长
- Google 通过推进 HTML5 和开源技术,间接与 Silverlight 竞争
转折点:战略调整与移动化挑战(2010-2011)
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2010 年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关键年,带来了几个对 Silverlight 战略性的挑战:
- Apple 公开拒绝在 iOS 设备上支持 Flash,并发表了著名的《关于 Flash 的思考》文章,为整个插件技术敲响警钟
- HTML5 标准快速成熟,开始提供原生视频播放和高级动画支持
-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迅速扩张,而 Silverlight 在这些平台上的支持有限
微软最初尝试通过 Windows Phone 7 平台推动 Silverlight 移动化。Windows Phone 7 采用 Silverlight 作为应用开发框架,试图利用现有 Silverlight 开发者生态系统快速建立移动应用市场。然而,Windows Phone 平台市场份额有限,未能为 Silverlight 提供足够的移动生态支持。
战略调整的信号
2010 年 10 月,在 PDC(专业开发者大会)上,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 Bob Muglia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 Silverlight 策略已经调整”,并指出 HTML5 将成为跨平台解决方案,而 Silverlight 将更专注于 Windows 平台。这一表态被广泛解读为微软降低了对 Silverlight 的战略重视,引发了开发者社区的广泛担忧。
虽然微软随后通过博客文章澄清了对 Silverlight 的持续承诺,但这一事件被视为 Silverlight 命运的转折点,表明微软内部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其插件技术策略。
最后的辉煌:Silverlight 5(2011-2012)
Silverlight 5.0 的发布
2011 年 12 月,微软发布了 Silverlight 5.0,这是 Silverlight 的最后一个主要版本。Silverlight 5.0 的主要特性包括:
- 改进的媒体播放能力,包括硬件解码和 GPU 加速
- 低延迟实时音频流支持
- 3D 图形支持,基于 XNA 框架
- 增强的文本渲染,支持 OpenType 字体
- 改进的数据绑定调试
- 远程控制支持
- P/Invoke 支持,允许调用本地 C/C++ 代码
- 改进的打印支持
Silverlight 5.0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版本,特别是在企业应用和媒体应用领域提供了丰富的能力。然而,与此同时,HTML5 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与 Silverlight 的功能差距不断缩小。
Windows 8 与战略转向
2011-2012 年,随着 Windows 8 开发的推进,微软的平台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
- Windows 8 引入了 WinRT (Windows Runtime) 作为新的应用平台
- WinRT 应用可以使用 HTML/JavaScript 或 XAML/C# 开发
- Windows 应用商店被定位为新的应用分发渠道
- 微软开始明确向 HTML5 标准靠拢
虽然 WinRT 的 XAML/C# 编程模型借鉴了 Silverlight 的许多概念,但它是一个全新的平台,与 Silverlight 不兼容。这一战略调整表明,微软已经开始为"后 Silverlight 时代"布局。
企业领域的深耕
在公众关注度下降的同时,Silverlight 在 2011-2012 年在企业应用领域仍然保持了相对强势的地位:
- 微软 SharePoint 2010 使用 Silverlight 增强用户体验
- 多家企业软件供应商推出基于 Silverlight 的 LOB 应用
- Silverlight 在内部网应用中获得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需要丰富交互和媒体能力的场景
年份 | Silverlight 版本 | 主要新特性 | 市场状况 | 重要事件 |
---|---|---|---|---|
2009 | 3.0 | Out-of-Browser 支持,GPU 加速 | 快速增长 | 安装基数突破 3 亿 |
2010 | 4.0 | 增强的企业功能,更多本地集成 | 增长放缓 | 战略调整争议 |
2011 | 5.0 | 3D 支持,媒体播放增强 | 企业市场稳定 | Windows 8 战略公布 |
衰落期:HTML5 时代的到来(2012-2015)
市场环境的变化
2012-2015 年期间,Web 技术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 Silverlight 形成了多重挑战:
- HTML5 成为 W3C 推荐标准,主流浏览器提供了完善支持
- WebGL 技术成熟,提供了强大的 3D 图形能力
- CSS3 动画和过渡效果被广泛支持
- JavaScript 性能大幅提升,ECMAScript 标准持续演进
- 响应式设计成为主流,适应多种屏幕尺寸成为必要
- 移动设备上网流量超过桌面设备
这些变化使得基于标准的 Web 技术能够提供与插件技术相当的功能,同时避免了插件的兼容性和安全性问题。
浏览器支持的削减
随着 Web 标准的发展,主要浏览器厂商开始减少对插件技术的支持:
- 2013 年,Google Chrome 开始逐步淘汰 NPAPI 插件支持
- 2014 年,Mozilla Firefox 宣布计划终止 NPAPI 插件支持
- 2015 年,Microsoft Edge 浏览器发布,不支持 ActiveX 和 Silverlight
- 2015 年,Google Chrome 完全移除 NPAPI 支持,使 Silverlight 无法在 Chrome 中运行
这些变化极大地减少了 Silverlight 的可访问市场,迫使开发者考虑替代方案。
微软战略的明确转向
这一时期,微软的战略转向变得更加明确:
- 2012 年,微软发布 TypeScript,为大型 JavaScript 应用提供更好的工具支持
- 2013 年,微软对 Office 365 进行改版,减少 Silverlight 依赖,增加 HTML5 支持
- 2014 年,微软新任 CEO Satya Nadella 推动"移动为先,云为先"战略,强调跨平台
- 2015 年,微软宣布 Windows 10 将支持托管的 Web 应用
最终,微软于 2015 年 7 月正式宣布 Silverlight 5 将是最终版本,并公布了产品支持的最终时间表,确认将在 2021 年 10 月完全终止支持。
遗产与影响(2015 年后)
技术遗产的转移
尽管 Silverlight 作为产品走向终结,但其许多技术概念和设计理念被转移到了微软的其他技术中:
- WinRT/UWP:继承了 Silverlight 的 XAML 编程模型和许多控件设计
- Xamarin:采用类似的 XAML 布局系统,允许 C# 开发跨平台移动应用
- .NET MAUI:进一步整合了 XAML 和 C# 的跨平台应用开发模型
- Blazor:重新实现了在 Web 平台上使用 C# 开发的能力,但基于 WebAssembly 而非插件
影响与教训
Silverlight 的兴衰为软件行业提供了一些重要教训:
- 标准的重要性:专有技术即使技术先进,也难以抵抗开放标准的长期发展
- 移动优先的必要性:未能及时适应移动浪潮是 Silverlight 衰落的关键因素
- 开发者生态的价值:尽管 Silverlight 拥有出色的开发工具,但其生态系统规模从未超过 Flash
- 平台战略的复杂性:微软多次调整的平台战略给开发者带来了困惑和不确定性
企业应用中的长尾效应
虽然 Silverlight 在公共互联网上的应用在 2015 年后急剧减少,但在企业内部网应用中,Silverlight 应用的淘汰和迁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许多企业应用继续使用 Silverlight 直到支持期结束
- 大型组织投入大量资源将 Silverlight 应用迁移到 HTML5 或其他技术
- 金融、医疗和政府部门是最后淘汰 Silverlight 的行业
技术特点回顾
Silverlight 的主要技术特点
Silverlight 作为一项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技术方面 | 强项 | 弱项 |
---|---|---|
开发模型 | 强类型语言,完整 IDE 支持 | 插件部署,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图形渲染 | 高质量矢量图形,硬件加速 | 复杂场景性能不如 Flash |
媒体播放 | 高品质视频播放,平滑流 | 编解码器支持有限 |
应用架构 | MVVM 模式,良好的代码组织 | 复杂应用初始加载较慢 |
跨平台性 | Windows 和 Mac 支持 | 移动设备支持有限,Linux 支持缺失 |
安全模型 | 沙盒执行,代码访问安全性 | 需要提升权限才能访问本地资源 |
与竞争技术的比较
Silverlight 与其主要竞争技术相比:
- vs. Flash:开发工具更现代,媒体播放优越,但市场渗透率低,游戏开发能力弱
- vs. HTML5:应用架构更成熟,性能更一致,但部署复杂,需要插件安装
- vs. Java Applet:用户体验更佳,启动更快,但企业功能不如 Java 丰富
结论:Silverlight 的历史意义
Silverlight 虽然最终未能取得商业上的持久成功,但它在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技术创新:Silverlight 推动了 Web 富应用开发模型的创新,影响了后续标准的发展
- 开发范式:XAML 声明式 UI 和数据绑定模型对现代前端开发有深远影响
- 微软转型:从专有技术向开放标准的转变,反映了微软战略的重大变革
- 行业教训:为科技行业提供了关于技术选择和平台战略的宝贵教训
Silverlight 的故事告诉我们,技术选择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市场、生态和战略的问题。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适应变化的能力往往比技术本身的先进性更加重要。
虽然 Silverlight 作为产品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许多理念和创新已经融入到了更广泛的软件开发生态中,继续以不同的形式影响着软件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