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ocket介绍
在网页聊天项目中,为了实现消息的发送和及时接收,我们使用了WebSocket,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WebSocket。
了解消息的转发逻辑
当两个不同客户端在不同的局域网中互相发送消息时,假如这两个客户端分别是a和b,因为a和b在不同的局域网中,a发出的消息是不能直接转发给b,因为a没有b的ip地址,这时候就要通过服务器来转发a的消息给b。
为什么服务器就能将a的消息成功转发给b呢?
因为消息在发送到服务器时,会经过NAT(网络地址转换)设备,NAT设备会将客户端a和客户端b私网IP地址一起映射到服务器上同一个公网的IP地址上,并且通过不同的端口号来区别不同的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公网的IP地址实现客户端之间消息的转发
简单来说,不同局域网之间的用户是不能直接转发消息的,需要通过服务器进行转发消息。
1.什么是WebSocket
WebSocket其实也是一个应用层协议,WebSocket是一种全双工通信协议,它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在一次TCP连接中进行双向实时数据传输,也允许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转发消息。
为什么不用HTTP协议来实现消息的转发功能呢?
在上面消息转发逻辑的分析中,知道消息的转发功能主要通过服务器转发来实现消息的发送与转发,而HTTP协议是一种一问一答的形式,一问一答是HTTP协议的主要模式,一问一答就是只有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服务器才会给客户端返回一个HTTP响应,而不是服务器主动去发送一个消息给客户端,且在HTTP协议中实现服务器向客户端转发消息是比较麻烦的。
在HTTP协议中,可以采用轮询的方式实现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转发消息,比如客户端每个500ms就像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询问服务器有没有发给我的消息,如果有就获取到,如果没有,就先sleep。
但是,这种轮询的方式是由很大的问题的,如果这个服务器的客户端很多,轮询的方式就会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也就是消息接收方会频繁的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但是这些请求中大部分是空转的请求(没有得到服务器响应的请求)
其次就是获取消息不够及时,需要等待下一个周期才能获取到消息。
此时,如果我们提高轮询的频率,此时获取消息就及时了,但是消耗的系统资源就越多了,如果我们降低轮询的频率,此时消耗系统资源就少了,但是获取消息就不及时了。
所以,我们采用更加简单高效的WebSocket协议来实现。
2.WebSocket协议格式
在WebSocket中,有3比较关键的信息。
第一个关键信息:opcode
opcode操作码描述了wensocket数据帧是起到啥作用的,如果opcode取值0x1表示传送的是文本数据,如果opcode取值0x2表示传送的是二进制数据。
第二个关键信息:payload lenth
payload lenth就是数据报上要携带的具体数据,能够表示7个bit的范围,也就是0~127,单位是字节。为了能够携带足够大的数据,payload lenth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就是7个bit,表示范围较小,第二种模式就是16bit模式,能表示的范围就更大了,第三种模式就是64bit模式,能表示的方位就非常非常大了。
当最初的7个bit的payload lenth小于126时,payload lenth就是模式1,如果7个bit的payload lenth等于126,payload lenth就是模式2,如果7个bit的值等于127,payload lenth就是模式3
第三个关键信息:payload data
payload data就是真正要传输的数据载荷。
3.WebSocket的握手过程
首先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这个HTTP请求中会带有一些特殊的header,例如Connection:upgrade和Upgrade:WebSocket,这两个header信息客户端询问服务器是否愿意升级为WebSocket,而服务器给客户端返回的响应也带有这两个特殊的header,表示服务器愿意升级。在这个过程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就相当于建立好websocket连接了,接下来也可以使用websocket来传输信息了。
4.WebSocket代码示例
首先,要引入依赖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socket</artifactId></dependency>
服务端代码:
创建一个类并继承TextWebSocketHandler ,重写TextWebSocketHandler 类中的4个方法,如一下代码
@Slf4j
@Component
public class TextWebSocketController extends TextWebSocketHandler {@Overridepublic void afterConnectionEstablished(WebSocket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这个方法会在webSocket建立连接之后,spring会自动调用这个方法log.info("webSocket建立连接成功");}@Overrideprotected void handleTextMessage(WebSocketSession session, TextMessage 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这个方法会在webSocket收到消息之后,被自动调用log.info("webSocket成功接收消息:"+message.toString());//将信息返回//session里面就已经记录了通信双方是谁了(及通信双方)session.sendMessage(message);}@Overridepublic void handleTransportError(WebSocketSession session, Throwable exception) throws Exception {//连接出现异常,被自动调用log.info("webSocket建立连接出现异常");}@Overridepublic void afterConnectionClosed(WebSocketSession session, CloseStatus status) throws Exception {//连接正常关闭之后,自动调用log.info("webSocket连接关闭成功");}
}
接着将上述类的实例注册到spring中,并配置路由,也是创建一个类并implements WebSocketConfigurer ,重写方法,注意要加上@Configuration和@EnableWebSocket注解
@Configuration
@EnableWebSocket
public class WebSocketConfig implements WebSocketConfigurer {@Autowiredprivate TextWebSocketController textWebSocketController;@Overridepublic void registerWebSocketHandlers(WebSocketHandlerRegistry registry) {registry.addHandler(textWebSocketController,"/test");//通过这个拦截器,可以将HttpSession中存的键值对复制一份到WebSocketSession中去.addInterceptors(new HttpSessionHandshakeInterceptor());}
}
客户端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测试webSocket的使用</title>
</head>
<body><input type="text" id="message"><button id="send-button">发送</button><script>//创建一个webSocket实例let websocket=new WebSocket("ws://127.0.0.1:8080/test");websocket.onopen = function(){console.log("websocket连接成功");}websocket.onclose = function(){console.log("websocket连接断开");}websocket.onerror = function(){console.log("websocket连接异常");}websocket.onmessage = function(e){console.log("websocket收到消息:"+e.data);}let messageInput = document.querySelector("#message");let sendButton = document.querySelector("#send-button");sendButton.onclick = function() {console.log("websocket发送消息:"+messageInput.value);websocket.send(messageInput.value);}</script>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