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结构的分类(classifications of computer architecture)

目录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冯·诺依曼结构)

Harvard Architecture(哈佛结构) 

Modified Harvard Architecture(改进哈佛结构) 

三种结构对比总结表


💡 从“内存访问结构”角度分类,最经典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

✅ 冯·诺依曼结构(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 非冯·诺依曼结构(Non-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 包括:Harvard 架构、Modified Harvard 架构等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冯·诺依曼结构)

它的核心思想是:

程序和数据共用一块内存,通过同一条总线读写。

📦 特点总结:

特性描述
✅ 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同一内存没有“代码区”和“数据区”之分
✅ 共用总线传输数据和指令通过同一通道来回搬
⚠️ 容易出现“瓶颈”CPU 想读数据,程序也要读,会排队,叫“冯·诺依曼瓶颈”
📍 应用广泛普通 PC、服务器、单片机等都大量使用

 举个例子:

CPU --> Memory↗     ↖指令    数据

CPU 要先从内存拿一条“指令”(比如加法),然后再去内存拿“操作数”(数据),两步都走同一条路,所以容易“堵车”。 

 

Harvard Architecture(哈佛结构) 

哈佛结构把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在不同的内存中,而且有两条独立的总线。 

📦 特点总结:

特性描述
✅ 指令和数据分开放各有自己的内存区域
✅ 双通道传输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效率更高
📍 常用于嵌入式系统微控制器(比如 AVR)、DSP 使用较多

 举个例子:

CPU↑    ↑
指令  数据
内存  内存

这样,CPU 可以一边从指令内存读取指令,一边从数据内存拿数据 —— 互不干扰! 

Modified Harvard Architecture(改进哈佛结构) 

为了兼顾灵活性 + 高性能,出现了这种“混合型结构”。 

📦 特点总结:

特性描述
✅ 数据/指令分离但可交互程序也可以像数据一样修改(比如写入内存)
✅ 实际上使用“共享存储器 + 分离缓存”一般有统一的物理存储器,但用不同的缓存处理指令和数据
📍 用在现代高级 CPU、ARM Cortex 系列等

三种结构对比总结表

特性Von NeumannHarvardModified Harvard
内存是否分离❌ 否✅ 是✅ 是(逻辑上)
总线是否分离❌ 否✅ 是✅ 是(部分)
是否易堵塞⚠️ 容易堵🚀 不堵🚀 不堵(缓存优化)
编程灵活性✅ 灵活❌ 程序不易修改✅ 灵活
应用领域通用计算机嵌入式系统、DSPARM、现代 CPU、MCU

 

相关文章:

  • 数据通信学习笔记之OSPF其他内容3
  • TDengine 整体构架
  • Linux中服务器时间同步
  • 精益数据分析(8/126):从Airbnb案例看精益创业与数据驱动增长
  • 学习笔记十九——Rust多态
  • 不确定与非单调推理的模糊推理
  • Kotlin delay方法解析
  • 【C++】多态 - 从虚函数到动态绑定的核心原理
  • 精通 Spring Cache + Redis:避坑指南与最佳实践
  • Spring Boot 集成 Kafka 及实战技巧总结
  • Spring Boot自动装配原理(源码详细剖析!)
  • XSS学习1之http回顾
  • ASP.NET Core 最小 API:极简开发,高效构建(下)
  • Navicat、DataGrip、DBeaver在渲染 BOOLEAN 类型字段时的一种特殊“视觉风格”
  • XSS学习2
  • QT6 源(37):界面组件的总基类 QWidget 的源码阅读(下,c++ 代码部分)
  • 微服务与 SOA:架构异同全解析与应用指南
  • 【leetcode刷题日记】lc.300-最长递增子序列
  • 【WTYOLO】使用GPU训练YOLO模型教程记录
  • javaSE.队列
  • 从6家试点扩展至全行业,券商并表监管有何看点?
  • 老总们带着产品直奔对接会,外贸拓内销找到更多“新路子”
  • 人民日报读者点题·共同关注: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
  • 夜读丨“看看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 新消费观察 | 重点深耕,外资科技企业继续看好中国发展
  • 女外交官杨扬出任中国驻圭亚那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