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实现希尔排序算法

 

 

1. 希尔排序原理图解

 

希尔排序是插入排序的一种高效改进版本,通过比较和交换间隔较远的元素来减少数据的移动次数。以下是希尔排序的步骤:

 

1. 选择初始间隔:通常选择数组长度的一半作为初始间隔。

2. 分组和插入排序:将数组分成若干个间隔为 `gap` 的子序列,并对每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

3. 逐步缩小间隔:每次将间隔减半,重复分组和插入排序,直到间隔为 1。

4. 最终排序:当间隔为 1 时,进行一次完整的插入排序。

 

图解示例:

 

假设数组为 `[12, 34, 54, 2, 3]`,初始间隔为 `2`。

 

1. **初始状态**:`[12, 34, 54, 2, 3]`

2. **间隔为 2 的排序**:

   - 子序列1:`[12, 2]` → 排序后 `[2, 12]`

   - 子序列2:`[34, 3]` → 排序后 `[3, 34]`

   - 更新后的数组:`[2, 34, 54, 12, 3]`

3. **间隔为 1 的排序**:

   - 对整个数组进行插入排序,得到 `[2, 3, 12, 34, 54]`

 

2. Java代码实现及注释

 

```java

public class Shell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12, 34, 54, 2, 3};

        shellSort(array);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的数组:");

        for (int num : array) {

            System.out.print(num + " ");

        }

    }

 

    // 希尔排序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 初始间隔为数组长度的一半,逐步减小间隔

        for (int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

            // 对每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

            for (int i = gap; i < n; i++) {

                int temp = arr[i];

                int j = i;

 

                // 将元素插入到正确的位置

                while (j >= gap && arr[j - gap] > temp) {

                    arr[j] = arr[j - gap];

                    j -= gap;

                }

                arr[j] = temp;

            }

        }

    }

}

```

 

3. 代码说明

 

1. 间隔的选择:

   - 初始间隔为数组长度的一半,每次循环将间隔减半,直到间隔为 1。

 

2. 插入排序:

   - 对每个间隔为 `gap` 的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逐步将元素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3.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情况**:`O(n²)`(依赖于间隔序列的选择)。

   - **平均情况**:`O(n^(3/2))`(希尔原始增量)。

   - **最好情况**:`O(n log n)`。

 

4. 空间复杂度:

   - `O(1)`,因为只需要少量的额外空间。

 

5. 稳定性:

   - 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因为交换操作可能改变相同值元素的相对顺序。

 

4. 应用场景

 

1. 中等规模数据排序:

   - 希尔排序适合对中等规模的数据进行排序,因为其时间复杂度通常优于简单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和插入排序)。

 

2. 部分有序的数据:

   - 对于部分有序的数据,希尔排序可以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3. 内存限制的场景:

   - 由于空间复杂度为 `O(1)`,希尔排序在内存有限的情况下表现良好。

 

4. 教学和演示:

   - 希尔排序的实现相对简单,适合用于教学和算法演示。

 

 5. 总结

 

希尔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插入排序变体,通过分组和逐步缩小间隔来减少数据的移动次数。虽然其时间复杂度依赖于间隔序列的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对于中等规模的数据集,希尔排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

  • 前端Javascript模块化 CommonJS与ES Module区别
  • TS中的泛型
  • 适配器模式:化解接口不兼容的桥梁设计
  • Timm 加载本地 huggingface 模型
  • PostgreSQL 用户资源管理
  • 【软考】论NoSQL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示例
  • Session与Cookie的核心机制、用法及区别
  • 二叉树操作与遍历实现
  • Batch Size
  • Spark-SQL4
  • Unity接入安卓SDK(2)接入方式
  • RESTful学习笔记(一)
  • DeepSeek+Cursor+Devbox+Sealos项目实战
  • unity动态骨骼架设+常用参数分享(包含部分穿模解决方案)
  • VR制作攻略:如何制作VR
  • AI Agent开发第35课-揭秘RAG系统的致命漏洞与防御策略
  • 管理杂谈——采石矶大捷的传奇与启示
  • [PTA]2025CCCC-GPLT天梯赛 现代战争
  • 哈希表的学习
  • Sentinel源码—7.参数限流和注解的实现二
  • 清华成立教育学院: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教育学科建设
  • 日本乒乓名将丹羽孝希因赌博被禁赛6个月,曾获奥运男团银牌
  • 大理杨徐邱再审后上诉案将于下周开庭:案发已逾32年,故意杀人罪去年被撤销
  • 经济日报:“关税讹诈”拦不住中国制造升级
  • “特朗普的欧洲耳语者”:梅洛尼白宫之行真能打破美欧关税僵局?
  • 云南:近两千亩拍得土地因规划变更不得开发,政府要求转型、企业无力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