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FLUENT-笔记1
记录下在完成 地下市政供热管道泄漏模拟 案例过程中,涉及到的部分知识。
文章目录
- 网格
- 优化
- 共享拓扑
- 边界条件
- 边界层数量
- 标准大气压
- 粘性模型
网格
在 ANSYS 中,网格(Mesh) 是有限元分析(FEA)或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关键步骤,它将连续的几何模型离散化为由 单元(Elements) 和 节点(Nodes) 组成的离散结构,以便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以下是详细解释:
- 网格的基本概念
- 单元(Element):网格的基本组成单元,如三角形、四边形(2D)、四面体、六面体(3D)等,用于近似描述几何形状。
- 节点(Node):单元的连接点,是计算求解的基本位置(如位移、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求解点)。
- 网格密度:单位体积或面积内的单元数量,影响计算精度和速度(越密越精确,但计算量越大)。
- 网格的作用
- 离散化几何模型:将连续的物理问题转化为离散的数学问题,便于数值求解(如微分方程的近似解)。
- 传递物理量:节点存储计算结果(如应力、温度、流速),单元用于插值计算区域内的物理量分布。
- 适应复杂形状:通过不同单元类型组合,可模拟任意复杂的几何结构。
- 网格类型(ANSYS中常见)
- 网格质量指标
ANSYS会评估网格质量,直接影响计算收敛性和精度:
- 纵横比(Aspect Ratio):单元长宽比,越接近1越好(如>10可能报错)。
- 雅可比矩阵(Jacobian):衡量单元扭曲程度,需>0.7。
- 偏斜度(Skewness):单元偏离理想形状的程度,一般要求<0.9。
- 节点匹配性:相邻单元间节点是否对齐(影响结果连续性)。
- ANSYS中的网格划分方法
- 自动划分(Automatic):ANSYS Meshing根据几何自动选择四面体或扫掠网格。
- 映射网格(Mapped Meshing):手动指定规则划分(如六面体网格)。
- 扫掠网格(Sweep Meshing):沿路径拉伸面网格生成体网格(适用于管道、轴类零件)。
- 膨胀层(Inflation):在边界附近生成密集层网格(用于流体边界层或应力集中区)。
- 网格划分流程(以ANSYS Workbench为例)
1.几何导入:CAD模型(如STEP、IGES格式)。
2.定义尺寸控制:
- 全局尺寸(Element Size)
- 局部加密(Face/Edge Sizing)
3.选择划分方法: - Tetrahedrons(Patch Conforming/Independent)
- Hex Dominant(六面体主导)
4.生成网格:点击 Generate Mesh。
5.检查质量:使用 Mesh Metric 工具(如Skewness统计)。
- 常见问题与解决
- 网格失败:几何存在微小缝隙或重叠 → 修复CAD模型。
- 计算不收敛:网格质量差 → 优化局部加密或改用六面体网格。
- 计算资源不足:网格过密 → 使用自适应网格或远程求解。
总结
网格是连接几何模型与数值求解的桥梁,ANSYS中需权衡 精度 与 计算效率。掌握网格划分技巧(如边界层处理、混合网格)是提高仿真可靠性的关键。如果是初学者,建议从自动网格开始,逐步学习手动控制方法。
优化
在 ANSYS 中,优化计算(Optimization) 是指通过数值方法自动调整设计参数,以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找到使目标函数(如重量、应力、成本等)最优(最小化或最大化)的设计方案。ANSYS 提供了多种优化工具,适用于结构、流体、电磁等多物理场仿真。
- 优化计算的核心要素
- ANSYS 中的优化方法
(1) 参数优化(Parametric Optimization)
- 适用场景:已知明确的设计变量和数学关系(如尺寸、位置等参数化模型)。
- 方法:
- DOE(实验设计):通过采样(如拉丁超立方)探索设计空间。
- 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构建近似模型(如多项式、Kri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