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it远程操作与标签管理

目录

1.理解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2.远程仓库

3.新建远程仓库

4.克隆远程仓库

5.向远程仓库推送 

6.拉取远程仓库

7.配置Git

7.1.忽略特殊文件

7.2.给命令配置别名

8.标签管理

8.1.理解标签

8.2.创建标签

8.3.操作标签  


1.理解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Gi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没有之一)。那什么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我们看看Git与SVN的主要区别就明白了

  • SVN是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版本库是集中放在中央服务器的,而干活的时候,用的都是自己的电脑,所以首先要从中央服务器哪里得到最新的版本,然后干活,干完后,需要把自己做完的活推送到中央服务器。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是必须联网才能工作,如果在局域网还可以,带宽够大,速度够快,如果在互联网下,如果网速慢的话,就纳闷了。
  • 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那么它就没有中央服务器的,每个人的电脑就是一个完整的版本库,这样,工作的时候就不需要联网了,因为版本都是在自己的电脑上。既然每个人的电脑都有一个完整的版本库,那多个人如何协作呢?比如说自己在电脑上改了文件A,其他人也在电脑上改了文件A,这时,你们两之间只需把各自的修改推送给对方,就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修改了。

分布式相比于集中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开发者可以提交到本地,每个开发者通过克隆(git clone),在本地机器上拷贝一个完整的Git仓库


我们⽬前所说的所有内容(⼯作区,暂存区,版本库等等),都是在本地!也就是在你的笔记本或者 计算机上。⽽我们的Git其实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什么意思呢? 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每个⼈的电脑上都是⼀个完整的版本库,这样你⼯作的时候,就不需要联⽹ 了,因为版本库就在你⾃⼰的电脑上。

既然每个⼈电脑上都有⼀个完整的版本库,那多个⼈如何协作 呢?⽐⽅说你在⾃⼰电脑上改了⽂件A,你的同事也在他的电脑上改了⽂件A,这时,你们俩之间只需 把各⾃的修改推送给对⽅,就可以互相看到对⽅的修改了。

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要⾼很多,因为每个⼈电脑⾥都有完整的版本库,某⼀个⼈的电脑坏掉 了不要紧,随便从其他⼈那⾥复制⼀个就可以了。

在实际使⽤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时候,其实很少在两⼈之间的电脑上推送版本库的修改,因为可能 你们俩不在⼀个局域⽹内,两台电脑互相访问不了。也可能今天你的同事病了,他的电脑压根没有开机。

因此,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通常也有⼀台充当“中央服务器”的电脑,但这个服务器的作⽤仅仅 是⽤来⽅便“交换”⼤家的修改,没有它⼤家也⼀样⼲活,只是交换修改不⽅便⽽已。

有了这个“中央服务器”的电脑,这样就不怕本地出现什么故障了(⽐如运⽓差,硬盘坏了,上⾯的所有东西全部 丢失,包括git的所有内容)

2.远程仓库

Git 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同⼀个Git仓库,可以分布到不同的机器上。怎么分布呢?

最早,肯定只有⼀台机器有⼀个原始版本库,此后,别的机器可以“克隆”这个原始版本库,⽽且每台机器的版本库其实都是⼀样的,并没有主次之分。

你肯定会想,⾄少需要两台机器才能玩远程库不是?但是我只有⼀台电脑,怎么玩?

其实⼀台电脑上也是可以克隆多个版本库的,只要不在同⼀个⽬录下。不过,现实⽣活中是不会有⼈ 这么傻的在⼀台电脑上搞⼏个远程库玩,因为⼀台电脑上搞⼏个远程库完全没有意义,⽽且硬盘挂了会导致所有库都挂掉,所以我也不告诉你在⼀台电脑上怎么克隆多个仓库。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找⼀台电脑充当服务器的⻆⾊,每天24⼩时开机,其他每个⼈都从这个“服务 器”仓库克隆⼀份到⾃⼰的电脑上,并且各⾃把各⾃的提交推送到服务器仓库⾥,也从服务器仓库中 拉取别⼈的提交。 完全可以⾃⼰搭建⼀台运⾏Git的服务器,不过现阶段,为了学Git先搭个服务器绝对是⼩题⼤作。

好在这个世界上有个叫GitHub的神奇的⽹站,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站就是提供Git仓库托管服务 的,所以,只要注册⼀个GitHub账号,就可以免费获得Git远程仓库。 github 是国外的⽹站,速度⽐较慢,我们课堂上同统⼀采⽤码云(也就是gitee)来托管代码。

下来,我们从零开始, 使⽤⼀下码云远程仓库。

gitee官网:工作台 - Gitee.com

3.新建远程仓库

进去之后我们看左上角,点击加号,选择新建仓库

按照下图填写信息 

然后就创建成功了

创建成功后,我们可以对远程仓库进⾏⼀个基本的设置:开源or私有

 我们在右边往下滑,就能看到

我们选择开源

从创建好的远程仓库中我们便能看到,之前在本地学习过的分⽀,也存在于远程仓库中并被管理起来 了。刚创建的仓库有且只有⼀个默认的master分⽀。

4.克隆远程仓库

克隆/下载远端仓库到本地,需要使⽤ git clone 命令,后⾯跟上我们的远端仓库的链接,远端仓库 的链接可以从仓库中找到:选择“克隆/下载”获取远程仓库链接:

SSH协议和HTTPS协议是Git最常使⽤的两种数据传输协议。SSH协议使⽤了公钥加密和公钥登陆机制,体现了其实⽤性和安全性,使⽤此协议需要将我们的公钥放上服务器,由Git服务器进⾏管理。使⽤HTTPS⽅式时,没有要求,可以直接克隆下来。

使⽤HTTPS⽅式大概就是下面这样子:

hyb@139-159-150-152:~$ git clone https://gitee.com/hyb91/git_teaching.gitCloning into 'git_teaching'...Username for 'https://gitee.com': hyb91Password for 'https://hyb91@gitee.com': 
remote: Enumerating objects: 4, done.remote: Counting objects: 100% (4/4), done.remote: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4/4), done.remote: Total 4 (delta 0), reused 0 (delta 0), pack-reused 0Unpacking objects: 100% (4/4), 1.80 KiB | 1.80 MiB/s, done.hyb@139-159-150-152:~$ lsgitcode  git_teaching hyb@139-159-150-152:~$ ls git_teaching/README.en.md  README.md
  • 使⽤SSH⽅式: 

我们还是看克隆/下载

但是我们这次选择SSH里面的 

 

使⽤SSH⽅式克隆仓库,由于我们没有添加公钥到远端库中,服务器拒绝了我们的clone链接。需要 我们设置⼀下: 第⼀步:创建SSHKey。

在⽤⼾主⽬录下,看看有没有.ssh⽬录,

如果有,再看看这个⽬录下有没有 id_rsa 和 id_rsa.pub 这两个⽂件,如果已经有了,可直接跳到下⼀步。

如果没有,需要创建 SSH Key:

# 注意要输⼊⾃⼰的邮箱,然后⼀路回⻋,使⽤默认值即可
ssh-keygen -t rsa -C "自己的邮箱"   

我们一直按回车 

 顺利的话,可以在⽤⼾主⽬录⾥找到 .ssh ⽬录,⾥⾯有 id_rsa 和 id_rsa.pub 两个⽂件,这两个就是SSH Key的秘钥对, id_rsa 是私钥,不能泄露出去, id_rsa.pub 是公钥,可以放⼼地告 诉任何⼈。

我们输入下面这个

cat ~/.ssh/id_rsa.pub

获取公钥,复制下来 


第⼆步:添加⾃⼰的公钥到远端仓库。

点击 ssh 公钥 选项,进⾏设置:

随便取一个公钥名字,然后把公钥复制下来

 点击确认后,需要对你进⾏认证,输⼊你的账号密码即可。

⾄此,我们的准备⼯作全部做完,欢快的 clone吧。

done, 成功!如果有多个⼈协作开发,GitHub/Gitee允许添加多个公钥,只要把每个⼈的电脑上的 Key都添加到GitHub/Gitee,就可以在每台电脑上往GitHub/Gitee上提交推送了。

        当我们从远程仓库克隆后,实际上Git会⾃动把本地的master分⽀和远程的master分⽀对应起来, 并且,远程仓库的默认名称是 origin 。在本地我们可以使⽤ git remote 命令,来查看远程库的信息,如: 

或者,⽤git remote -v 显⽰更详细的信息:

上⾯显⽰了可以抓取和推送的origin的地址。如果没有推送权限,就看不到push的地址。推送是什么 意思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5.向远程仓库推送 

本地已经clone 成功远程仓库后,我们便可以向仓库中提交内容,例如新增⼀个 file.txt ⽂件:

        提交时要注意,如果我们之前设置过全局的name和e-mail,这两项配置需要和gitee上配置的⽤⼾ 名和邮箱⼀致,否则会出错。或者从来没有设置过全局的name和e-mail,那么我们第⼀次提交时也会报错。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配置下了,同样要注意需要和gitee上配置的⽤⼾名和邮箱⼀致。如何配置 已讲过,在这⾥就不再赘述。 到这⾥我们已经将内容提交⾄本地仓库中,如何将本地仓库的内容推送⾄远程仓库呢,需要使⽤ git push 命令, 该命令⽤于将本地的分⽀版本上传到远程并合并,命令格式如下: 

  • git push < 远程主机名 > < 本地分⽀名 >:< 远程分⽀名 >
  • #如果本地分⽀名与远程分⽀名相同,则可以省略冒号: git push < 远程主机名 > < 本地分⽀名 >

此时我们要将本地的master分⽀推送到origin主机的master分⽀,则可以:

推送成功!这⾥由于我们使⽤的是SSH协议,是不⽤每⼀次推送都输⼊密码的,⽅便了我们的推送操 作。如果你使⽤的是HTTPS协议,有个⿇烦地⽅就是每次推送都必须输⼊⼝令。

接下来,看看码云远端:

代码已经被推送⾄远端了:

6.拉取远程仓库

在gitee上点击README.md⽂件并在线修改它:

此时,远程仓库是要领先于本地仓库⼀个版本,为了使本地仓库保持最新的版本,我们需要拉取下远 端代码,并合并到本地。Git提供了 git pull 命令,该命令⽤于从远程获取代码并合并本地的版 本。格式如下:

  • git pull < 远程主机名 > < 远 程分⽀名 >:< 本地分⽀名 >
  • # 如果远程分⽀是与当前分⽀合并,则冒号后⾯的部分可以省略。
  • git pull < 远程主机名 > < 远 程分⽀名 >

使⽤⼀下:

 

现在就没问题了

7.配置Git

7.1.忽略特殊文件

在⽇常开发中,我们有些⽂件不想或者不应该提交到远端,⽐如保存了数据库密码的配置⽂件,那怎 么让Git知道呢?

在Git⼯作区的根⽬录下创建⼀个特殊的.gitignore ⽂件,然后把要忽略的⽂件名填进去,Git就会⾃动忽略这些⽂件了。

不需要从头写 .gitignore ⽂件,gitee在创建仓库时就可以为我们⽣成,不过需要我们主动勾选⼀ 下:

 如果当时没有选择这个选择,在⼯作区创建⼀个也是可以的。⽆论哪种⽅式,最终都可以得到⼀个完 整的 .gitignore ⽂件,例如我们想忽略以 .so 和 .ini 结尾所有⽂件,.gitignore ⽂件的内容 如下:

# 省略选择模本的内容...# My configurations:*.ini*.so

 在 .gitignore ⽂件中也可以指定某个确定的⽂件。

最后⼀步就是把 .gitignore 也提交到远端,就完成了:

接着我们就来验证⼀下.gitignore⽂件的能⼒,在⼯作区新增两个⽂件 a.so b.ini :

检验.gitignore 的标准就是 git status 命令是不是说 working tree clean 。我们发现Git 并没有提示在工作区中有文件新增,果然.gitignore生效了!

但有些时候,你就是想添加一个文件到 Git,但由于这个文件被.gitignore 忽略了,根本添加不了,那么可以用-f强制添加:

 git add -f [filename]

或者你发现,可能是.gitignore写得有问题,需要找出来到底哪个规则写错了,比如说 a.so 文件是要被添加的,可以用 git check-ignore命令检查:


Git 会告诉我们,.gitignore 的第2行规则忽略了该文件,于是我们就可以知道应该修订哪个规则
还有些时候,当我们编写了规则排除了部分文件时,例如:

# 排除所有.开头的隐藏文件:
.*

但是我们发现.*这个规则把.gitignore 也排除了。

虽然可以用 git add -f 强制添加进去但有强迫症的童鞋还是希望不要破坏.gitignore 规则,这个时候,可以添加一条例外规则:

#排除所有.开头的隐藏文件:
# 不排除.gitignore
!.gitignore

把指定文件排除在.gitignore规则外的写法就是!+文件名,所以,只需把例外文件添加进去即可

7.2.给命令配置别名

在我们使用 Git期间,有些命令敲的时候着实让人头疼(太长了。。),幸运的是,git支持对命令进行简化!
举个例子,将 git status简化为 git st,对应的命令为:

git config --global alias.st status

--global 参数是全局参数,也就是这些命令在这台电脑的所有Git仓库下都有用。如果不加,那只针对当前的仓库起作用。

好了,现在敲 git st 看看效果:

再来配置⼀个 git last ,让其显⽰最后⼀次提交信息:

git config --global alias.last 'log -1'

不过,我个⼈还是不推荐⼤家现在去使⽤他,等⼤家⼯作了,再去简化⾃⼰的⼯作吧,⽬前所有的命 令都要⼿动完成,尽快适应Git。 

8.标签管理

8.1.理解标签

标签 tag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对某次 commit 的一个标识,相当于起了一个别名。

例如,在项目发布某个版本的时候,针对最后一次commit 起一个 v1.0 这样的标签来标识里程碑的意义。

这有什么用呢?

相较于难以记住的 commit id, tag 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 tag 一定要给-个让人容易记住,且有意义的名字。当我们需要回退到某个重要版本时,直接使用标签就能很快定位到。

8.2.创建标签

在Git中打标签非常简单,首先,切换到需要打标签的分支上

然后,敲命令  git tag [name] 就可以打⼀个新标签:

可以⽤命令 git tag 查看所有标签:

默认标签是打在最新提交的 commit 上的。那如何在指定的commit上打标签呢?

⽅法是找到历史提交的commit  id,然后打上就可以了,⽰例如下:

注意,标签不是按时间顺序列出,而是按字母排序的。

可以用 git show [tag name]查看标签信息。 

Git 还提供可以创建带有说明的标签,⽤-a指定标签名,-m指定说明⽂字,格式为:

git tag -a [name] -m "XXX" [commit_id]

 另外,打完标签之后,使⽤ tree .git 命令查看⼀下你的本地库有什么变化,肯定能帮助你理解!

 我们发现refs里面多了tags这个目录

8.3.操作标签  

如果标签打错了,也可以删除:

因为创建的标签都只存储在本地,不会⾃动推送到远程。所以,打错的标签可以在本地安全删除。

如果要推送某个标签到远程,使⽤命令 git push origin <tagname>

我们回gitee上面看看 

我们点进去看看

 很好!

当然,如果你本地有很多标签,也可以⼀次性的全部推送到远端:

git push origin --tags

这个我们就不演示了

如果标签已经推送到远程,要删除远程标签就⿇烦⼀点,先从本地删除:

然后,从远程删除。删除命令也是push,但是格式如下:

注意v1.0是在.git/refs/tags/目录里的

 我们在gitee上面看也确实是删除了 

相关文章:

  • SpringCloud组件——Eureka
  • C语言对n进制的处理
  • Vue指令详解:从入门到精通
  • [创业之路-381]:企业法务 - 企业经营者,有哪些生产安全风险,哪些人承担责任?承担哪些责任?如何防范?
  • MySQL基本查询与数据操作全面解析
  • C++抽象基类定义与使用
  • 第四届商师校赛 web 1
  • Varjo-XR3在UE5中,头显中间有一个方块一直显示
  • 深度学习 从入门到精通 day_05
  • 学 Python 需要安装哪些软件?全面工具指南
  • C语言教程(十二):C 语言数组详解
  • Linux mmp文件映射补充(自用)
  • AlmaLinux 9.5 调整home和根分区大小
  • CSS在线格式化 - 加菲工具
  • 推公式——耍杂技的牛
  • CH585的不升级蓝牙协议栈的备份OTA升级的几个文件解析
  • 《AI大模型应知应会100篇》 第33篇:大模型在法律文档处理中的应用
  • 图片转base64 - 加菲工具 - 在线转换
  • 华为存储5300V5升级补丁
  • 二、Python编程基础02
  • 小鹏机器人IRON亮相上海车展,何小鹏:相信更多人形机器人会现身车展
  • 乌克兰关切有中国人在俄军中服务,外交部:坚决反对无端指责
  • 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外交部: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 马上评丨超常设置战略急需专业,意味着什么
  • 瞭望:高校大门要向公众打开,不能让“一关了之”成为常态
  • 世界读书日丨阅读与行走,都是理解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