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 容器查找效率

C++ 容器查找效率

只要选对容器,多写几行代码就能让程序“飞”起来。下面用生活化的比喻 + 足够多的带注释示例,帮你弄懂常用 STL 容器的查找特性。
读完你应该能快速判断:“我的场景该用哪一个?”


0. 先把“查找复杂度”聊明白

记号含义举个🌰
O(1)常数时间像从冰箱门口拿饮料——一下就到手
O(log n)对数时间折半查电话簿——越找越快
O(n)线性时间排队买奶茶——要挨个等

只要记住:数字越小越快,O(1) 最爽,O(n) 最慢。


1. std::vector —— “排排坐”的长桌子

  • 特点:元素一字排开,内存连续,跟操场跑道一样直。
  • 查找
    • 没排序:只能一个个比——O(n)
    • 排好序:可折半查——O(log n)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 std::sort, std::binary_search
#include <iostream>int main() {std::vector<int> nums{5, 1, 4, 3, 2};   // 连续摆放的「长桌子」std::sort(nums.begin(), nums.end());    // ① 排序一次,之后查找快//    nums 变成 {1,2,3,4,5}bool has3 = std::binary_search(         // ② 折半查找 3nums.begin(), nums.end(), 3);       //    O(log n)std::cout << (has3 ? "找到了" : "没找到") << '\n';
}

什么时候用

  • 数据量可控、想要下标随机访问。
  • 插入删除不多(尤其不是在中间插)。

2. std::list —— “珍珠项链”

  • 特点:每颗珠子(节点)用线(指针)串起来,插拔容易。
  • 查找:得一颗颗摸——O(n),而且分散指针不利于 CPU 缓存。
#include <list>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iostream>int main() {std::list<int> lst{1, 2, 3, 4, 5};          // 一串节点auto it = std::find(lst.begin(), lst.end(), 3); // ① 线性查找std::cout << (it != lst.end() ? "找到了" : "没找到") << '\n';
}

什么时候用
插入 / 删除动作特别频繁、但不太在意查找速度,比如任务队列需要随时插入或移走元素。


3. std::set —— 自动排序的“有序字典”

  • 底层:红黑树,像一个能自动平衡的家谱图。
  • 查找 / 增删:都 O(log n)
#include <set>
#include <iostream>int main() {std::set<int> s{4, 1, 3, 2};      // 元素自动有序:{1,2,3,4}bool has2 = s.contains(2);        // C++20 起可直接 containsstd::cout << (has2 ? "有 2" : "没 2") << '\n';
}

什么时候用
既想要“去重”又想要“元素排好序”,而且单个元素查找要快。


4. std::unordered_set —— “散列表”小黑屋

  • 底层:哈希表,把元素按哈希值分到不同“桶”里。
  • 平均查找O(1),最坏冲突多时 O(n)
  • 元素无序:放进去啥顺序不管。
#include <unordered_set>
#include <iostream>int main() {std::unordered_set<std::string> words; // 小黑屋摞桶words.insert("hello");words.insert("world");if (words.contains("hello")) {         // 平均 O(1)std::cout << "嘿~ 找到了 hello\n";}
}

什么时候用
不需要顺序,只想“秒查秒存”,典型如去重、统计次数。


5. std::map vs std::unordered_map —— 键值对“双子星”

容器底层查找是否有序
map红黑树O(log n)
unordered_map哈希表O(1) 平均
#include <map>
#include <unordered_map>
#include <iostream>int main() {std::map<int, std::string> ordered;          // 有序ordered[2] = "B"; ordered[1] = "A";std::unordered_map<int, std::string> hash;   // 无序hash[2] = "B"; hash[1] = "A";std::cout << ordered[1] << ' ' << hash[1] << '\n';
}

什么时候用

  • 需要按键遍历且保持有序:map
  • 只关心查、增、删速度:unordered_map

6. std::deque —— 可以从两头装菜的“长盘子”

  • 特点:首尾插入 / 删除都是 O(1);中间操作比 vector 慢点。
  • 查找:线性 O(n);随机访问语法与 vector 一样。
#include <deque>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iostream>int main() {std::deque<int> q{1, 2, 3};q.push_front(0);        // 头部 O(1)q.push_back(4);         // 尾部 O(1)bool has3 = std::find(q.begin(), q.end(), 3) != q.end();std::cout << (has3 ? "有 3" : "没 3") << '\n';
}

什么时候用
既想要随机访问,又要在首尾频繁加减元素,比如滑动窗口算法。


7. “多索引”技巧 —— 一份数据,多把钥匙

如果你既想按 ID 查,又想按 名字 查,可以:

#include <vector>
#include <unordered_map>struct User { int id; std::string name; };std::vector<User> users;                      // 主数组
std::unordered_map<int, User*> id_index;      // id → 指针
std::unordered_map<std::string, User*> name_index; // name → 指针
  • 插入一个用户时,三处都要更新
  • 查找时,从对应索引直接拿到指针,速度飞快。

8. 记忆卡片(纯中文朗朗上口)

小而随机选 vector
插删中间选 list
要有序就 set/map
求极致快 unordered_*
两头忙活用 deque
多条件查 自建索引

最后一句话

先写代码,测一次性能——复杂度只给方向,真快还是得跑数据。祝你写得顺、跑得飞!

相关文章:

  • 20250423修改和查看荣品的PRO-RK3566开发板的buildroot linux系统的cpu频率
  • Linux命令-sar
  • Python内置函数---bytearray()
  • 【Java设计模式及实践学习-第4章节-结构型模式】
  • 一对多的数据结构(树)的基本概念
  • spring-session-data-redis使用
  • 困局与破局:当传统校园能源管理遭遇“散沙式“能耗困局
  • opencv--图像滤波
  • 【ASR学习笔记】常见VAD模型识别语音活动的方式对比
  • Spring Boot 中处理 JSON 数值溢出问题:从报错到优雅解决
  • rk3588 驱动开发(二)第四章嵌入式 Linux LED 驱动开发实验
  • 图像预处理-模板匹配
  • Linux:42线程控制lesson30
  • org.springframework.core.env.PropertiesPropertySource 类详解
  • LISN的使用
  • 日语学习-日语知识点小记-构建基础-JLPT-N4阶段(9): 意向形
  • 强化学习算法笔记【AMP】
  • 进程(Process)详解
  • c++ 互斥锁
  • c++学习流程
  • “雷公”起诉人贩子王浩文案开庭:庭审前手写道歉信,庭审中不承认拐走川川
  • 导演汪俊:与孙俪默契合作,还原“蛮好的人生”
  • 裁员15%、撤销132个机构,美国务院将全面重组
  • 上海34年“老外贸”张斌:穿越风暴,必须靠过硬的核心竞争力
  • 亚振家居半年内第二次筹划变更控制权:控股股东正与收购方商谈交易核心条款
  • 上海银行换帅,顾建忠已任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