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架构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流程架构,以及如何构建流程结构?
本文从:流程架构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流程架构?如何构建流程结构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流程架构是什么?
流程架构是人体的骨架,是大楼的砌筑,是课本的目录,是流程管理的全景图。企业中任何一部门,从流程框架中,都可以看出本部门在企业中的定位,本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流程架构有三个特点:
1、流程架构反映企业商业模式
流程架构适配公司业务模式,描述企业的管理活动。下图为长租公寓的商业模式,也是自如流程框架的上层指导。
2、流程架构横向分类
企业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为投资人、员工、供应商、其他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根据客户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流程分为三类:价值类、使能类、支持类,对应不同的管理方式。
① 价值类流程是公司的管理主线,直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流程,是公司存在的基础,并向其他流程提出需求。
例如:产品研发、销售回款、客户服务等。
② 使能类流程响应价值类流程的需求,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不断增强自己应对竞争环境,取得长期成功的核心竞争力,会影响价值类流程产出结果的特性。
例如: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库存管理等。
③ 持类流程是公司基础性流程,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价值创造过程的实施和企业日常运作起支撑、保障作用。
例如:人力资源、财务、基础设计等。
从企业到个人,管理是共通的,个人也可以总结出类似的流程管理框架。
3、流程架构纵向分层
流程架构的每一类向下逐层分解可形成各层次的架构。1级架构的流程是跨职能部门端到端的流程,2级架构是职能部门内的流程,3级架构是职能部门内流程的分解,4级架构是单个人可以完成的流程步骤,5级架构是流程步骤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流程架构分几级没有固定的标准,根据企业需求制定。管理成熟度高的模块、重点关注的模块、对执行人作业标准要求精细的模块,都可以分得更细一些。
一般来说:一级看企业战略、二三级看企业模式,四五级看核心能力;一级问题找总经理、二三级问题找总监、四五级问题找经理;一级可以直接搬来用,二三级简单做改动,四五级精细化设计、本土化使用。
二、其次,我们来了解为什么要构建流程架构?
流程是做事的过程,流程管理的本质是把事情做好,构建流程框架是流程管理的方式之一。所以,构建流程框架的目的也是把事情做好。想要把事情做好,需要保证两方面:正确的人,正确地做事。
流程框架怎么去影响这两方面呢?
1、流程框架定位正确的人
2、流程框架指导正确的做事
三、最后,如何构建流程框架?
构建流程框架,要将“工程学”与“系统学”的思维相结合,化整为零,链接成网,达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效果。下文会自上而下分别介绍如何构建流程框架?
1、一级架构:发掘本质
一级流程架构=企业商业模式,即企业是怎么赚钱的?
不同企业赚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背后的模式都很相近。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是连接分散的买家和卖家;贝壳、链家、自如等都从事业主和客户之间的房屋的中介服务。任何类型的企业,构建流程架构,都是用一些基础的方法描述出商业模式,所以,咨询公司可以快速为多家企业搭建出流程架构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发掘本质,那什么是本质?本质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是世界的通则。本质与表现是一对多的关系,表象千千万,本质却唯一。
解决问题如果能从本质入手,不仅可以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可以解决一类问题;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还能解决未来的问题。
比如说:穿衣不好看。衣服是表现,身材是本质。
可以说,解决本质会对解决表象形成降维打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那么,如何发掘企业经营的本质呢?我们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双管齐下发掘本质。
①【内容】
抓住主谓宾,识别价值链
主语:相关方;
谓语:利益关系;
宾语:利益对象;
②【形式】
a.写出来
b.画出来
c.讲出来
比如:长租公寓自如
a.写出来
(主语)相关方:自如、业主、租客
(谓语)利益关系:业主给自如房,自如给业主钱;自如给租客房,租客给自如钱;
(宾语)利益对象:房、钱
b.画出来
c.讲出来
讲出来既流程架构设计好后,要讲给管理层,取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这是后续流程架构使用的必要条件。
2、二级架构:以终为始
流程工作者常常听到这样的概念:端到端、流程型组织vs职能型组织、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
这些概念都指向一点:以终为始。在这里,流程管理又一次与个人管理趋于一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二个习惯即为:以终为始。
流程由客户驱动,流程输出的接收者也是客户。所以,以终为始需要连续反问:①我的客户是谁?②他需要什么?③我需要做什么?④我可以问谁要?⑤我需要拿到什么?
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二级架构:①我的客户是公司和员工②公司需要能干活的人,员工需要收入和发展③我需要预算和招聘要求④我可以问财务和用人部门的领导要⑤我需要拿到预算和JD
按照时间顺序整合上述问题的答案:人力资源的二级流程框架:
3、三级架构:前驱后继上管控下支持
把业务描述清楚,可以使用流程设计:三段九点法
三段:“前驱后继上管控下支持“。
九点:”上三点:目标-规则-监控;中三点:前驱-自身-后继;下三点:人-财-物(信息)”
例如:【售后服务流程】
4、四级架构:前驱后继上管控下支持
将三级架构的分解为单个步骤管理,就是四级架构。
分解原则:一刻一人一事。
【一刻】同一时间内的步骤不分解,有时间间隔的步骤要分解。
【一人】同一个人执行的步骤不分解,两人及以上执行的步骤要分解,即同一个步骤不能由两个人完成。
【一事】一个步骤是一个独立的事,输出一个结果,若输出两个不同的结果,则属于两个步骤。
一刻一人一事取交集,即为一个流程步骤。
5、五级架构:5W1H
五级架构,作为流程框架中的精细化层级,强调对每一个具体步骤的深度剖析与明确界定。5W1H,即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o(谁来做)、When(何时做)、Where(何地做)以及How(如何做),为流程步骤的详细设计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
①【What(做什么)】
在五级架构中,首先要明确每个步骤的具体任务或活动。这要求我们对业务过程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识别出每一个关键步骤及其所承载的功能。例如,在【售后服务流程】中,一个具体的步骤可能是“记录客户反馈”。
②【Why(为什么做)】
接下来,需要解释每个步骤存在的意义或目的。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步骤在整个流程中的价值,以及它如何为实现流程目标做出贡献。继续以上述例子为例,记录客户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客户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后续改进。
③【Who(谁来做)】
明确每个步骤的执行者或责任人。这有助于确保流程的顺畅执行,并便于在出现问题时进行追溯和纠正。在【售后服务流程】中,记录客户反馈的步骤可能由客服人员负责。
④【When(何时做)】
确定每个步骤的执行时间或时机。这要求我们对业务流程的时间线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合理安排每个步骤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例如,记录客户反馈的步骤应在客户提出反馈后立即进行。
⑤【Where(何地做)】
指定每个步骤的执行地点或环境。这有助于确保流程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同时也便于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在【售后服务流程】中,记录客户反馈的步骤可以在客服中心或线上平台进行。
⑥【How(如何做)】
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或流程。这包括使用的工具、遵循的规范、遵循的步骤等。例如,在记录客户反馈时,客服人员需要使用特定的记录表格或系统,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记录。
通过5W1H的方法,我们可以对流程框架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精细化设计,确保流程的清晰性、准确性和可执行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流程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助于降低流程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结语:
如果你正在寻求流程架构方案或流程自定义工具,这里建议可以先了解一下低代码平台。
合理且有效地运用低代码平台,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在众多低代码平台中,我推荐织信Informat。该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工具,如:
-
工作流引擎(国际规范BPMN2.0可自定义的流程审批工具)
-
表单设计器(自定义表单样式)
-
组件设计器(一种前端网页配置式工具)
-
自动化(一种图形化编程工具)
-
脚本(编写JS代码拓展更复杂的功能)
-
自定义API(自由对接各类业务系统、第三方平台、硬件设备)
-
数字大屏(数据图表和数据分析工具)
-
AI助手(深度集成deepseek、chatgpt等主流模型)
-
......
能帮助企业开发高度复杂的核心业务系统,如ERP、MES、CRM、PLM、SRM、WMS、项目、企业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