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Web3.0的认知补充(去中心化)

涉及开发技术:

        Vue+ Web3.js+ Solidity

基本认知

Web3.0含义:

        新一代互联网思想:去中心化及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
        数据:可读可写可授权
        核心技术:区块链、NFT
        应用:互联网上应用

        NFT ( Non-fungible token)

                非同质化货币

        区块链

                是最核心的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区块和链组成,

                分类:公链  私链  联盟链  混合链

                 特征

                去中心化        对等网络每个节点即使服务器又是客户端

                共识机制        PoW和PoS

                不可篡改        修改数据会影响整个链的其他数据   

                一条链上区块链接

                通过Hash进行链接区块

                第n块的Hash值=Hash(第n-1块的Hash值+第n块的账本数据)

                P2P网络

                        一条链上的区块之间,或者不同链上的区块之间关系平等

                记账和挖矿

                        记账有奖励机制,以谁记录的账本为准?比特币记账采取的是工作量证明法,也就是让记账的人去解一道运算量很大数学题,谁能够最先解出来,就用谁的账本,同时谁也就获得了比特币的奖励,这个解数学题的过程就叫做挖矿,所以挖矿比拼的就是矿机CPU的运算能力。

        比特币

比特币的诞生

  • 白皮书发布:2008年,一个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或团队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白皮书,详细阐述了比特币的运作机制。

  • 网络启动:2009年1月,中本聪在开源网站SourceForge上发布了比特币软件的第一个版本,并成功挖出了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标志着比特币网络的正式运行。

  • 首次交易:比特币网络的首次交易发生在2009年1月,中本聪向密码学家Hal Finney发送了10个比特币。

匿名性与理念

  • 中本聪的神秘身份:中本聪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这种匿名性可能是比特币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避免了因个人身份而可能引发的法律、社会和监管问题。

  • 去中心化理念:比特币的核心理念是去中心化,它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双花问题”(即防止同一笔钱被重复使用),并且不依赖于任何中央机构来验证交易。

        以太坊

                背景认识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功能,以下是其主要用途:

金融领域

  • 去中心化金融(DeFi):以太坊是DeFi应用的主要平台,支持去中心化借贷、交易和资产管理。例如,用户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进行交易,使用借贷平台获取资金,或通过稳定币实现更稳定的资产存储。

  • 支付和汇款:以太坊提供了一种无需中间人的快速、安全的支付方式,尤其适用于跨境支付。

数字资产与收藏

  • 非同质化代币(NFT):以太坊是NFT的主要发行平台,用于数字艺术品、游戏道具等领域。NFT使数字资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为创作者和收藏家提供了新的价值存储和交易方式。

物联网(IoT)

  • 设备连接与管理:以太坊可以连接和管理各种物理设备,实现设备的远程自动化和控制。

  •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和分析来自联网设备的数据,为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提供支持。

社交网络

  • 去中心化社交媒体:以太坊支持构建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拥有自己的数据,免受审查。

  • 内容创作与社区治理:鼓励用户创建和分享内容,并通过投票和决策机制实现社区治理。

身份和访问管理

  • 数字身份:以太坊可以创建和管理安全的数字身份,用户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份数据。

  • 授权和安全验证:控制对资源和服务的访问,并通过区块链技术验证身份和交易。

作为以太坊网络的燃料

以太币(ETH)是以太坊网络的原生加密货币,用于支付交易手续费(Gas)和智能合约的执行成本

                 以太币

1. 支付交易手续费(Gas Fee)

以太币用于支付以太坊网络上的交易手续费和智能合约的执行费用。这些费用被称为“Gas费”,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交易的验证。

2. 去中心化金融(DeFi)

以太币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核心资产之一,用于支持各种金融应用,如借贷、交易、稳定币发行等。用户可以通过质押ETH获得收益,或参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

3. 非同质化代币(NFT)

以太币用于购买和交易NFT,这些数字资产代表独特的艺术品、收藏品、游戏道具等。以太坊是NFT的主要发行和交易平台。

4. 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

以太币是运行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的“燃料”。开发者需要支付ETH来部署和执行智能合约,用户也需要使用ETH与这些应用交互。

5. 质押和权益证明(PoS)

以太坊采用权益证明(PoS)机制,用户可以通过质押ETH成为验证者,帮助维护网络安全并获得奖励。

                以太网有什么

以太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局域网(LAN)通信技术,主要用于有线网络连接。它具有以下特点和用途:

  • 工作原理:以太网使用载波侦听多址/冲突检测(CSMA/CD)协议来避免数据冲突。每个设备在发送数据前会检查网络是否空闲,若检测到冲突,则会重新尝试发送。

  • 应用领域:以太网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园区网、数据中心等场景,是目前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之一。

  • 优势:技术成熟、高度标准化、带宽高、成本低,适合大规模部署。

OpenSea

OpenSea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NFT(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平台,基于以太坊区块链构建。以下是 OpenSea 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 支持多条区块链:除了以太坊主网,OpenSea 还支持 Polygon、Klaytn、Solana 等多条区块链。

  • 交易功能:用户可以在 OpenSea 上购买、出售和交易各种 NFT,包括数字艺术品、游戏物品、收藏品等。

  • 创建 NFT:用户可以通过 OpenSea 的创建功能,将自己的数字作品铸造成 NFT 并上架出售。

  • 低费用交易:OpenSea 采用新的 Seaport 协议,显著降低了交易的 Gas 费用。

                钱包的概念

                        钱在区块上而不在钱包里,钱包只能查看作用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合约,它通过代码实现合约条款的自动执行和验证。以下是关于智能合约的详细介绍:

1. 定义

智能合约是一种数字协议,其条款以代码形式编写并部署在区块链上。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合约会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无需第三方介入。

2. 工作原理

  • 编写代码:开发者使用编程语言(如Solidity,以太坊的智能合约编程语言)编写合约代码,定义合约的条款和逻辑。

  • 部署到区块链:将智能合约代码部署到区块链上,一旦部署,合约的代码和条款就无法更改,确保了不可篡改性。

  • 自动执行:当满足合约中预设的条件时,合约会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如转账、更新状态等。

3. 主要特点

  • 去中心化:智能合约运行在区块链上,不受任何单一机构控制,确保了去中心化和透明性。

  • 不可篡改:一旦部署,合约的代码无法更改,确保了合约条款的不可篡改性。

  • 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执行是自动化的,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人为错误和欺诈的可能性。

  • 透明性:合约的代码和执行结果对所有参与者透明,增强了信任。

4. 应用场景

  • 金融领域: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包括借贷、交易、保险等。

  • 供应链管理:用于跟踪和验证商品的来源和运输过程,确保供应链的透明性和效率。

  • 物联网(IoT):用于设备之间的自动化交互和数据管理。

5. 优势

  • 效率提升:自动化执行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效率。

  • 降低成本:无需中间机构,降低了交易成本。

  • 增强信任:不可篡改和透明性增强了参与者之间的信任。

  • 安全性高:区块链技术提供了高度的安全性,减少了欺诈和错误的可能性。

6. 案例

  • 以太坊上的借贷平台:如Compound Finance,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存入资产赚取利息或借入资产。

  • NFT交易平台:如OpenSea,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创建、购买和出售NFT。

  • 供应链管理:如IBM和沃尔玛合作的区块链项目,用于跟踪食品来源和运输过程。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它通过代码实现了合约条款的自动化执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全面扫盲

        以太坊和Web3的关系

                -概念起源:Web3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提出
                -技术基础:以太坊为Web3提供去中心化、智能合约等基础
                -生态推动:以太坊开发者社区创造众多Web3应用
                -行业引领:以太坊在Web3领域有重要引领地位

        智能合约开发的决定技术


                -编程语言:Solidity、Vyper、Rust等
                -区块链平台:以太坊、波卡、EOS等
                -开发工具:Truffle、Remix等
                -加密技术:哈希算法、数字签名等
                -数据库技术:键值对数据库、更复杂数据库等

        dAPP是否都有独立智能合约


                -不是,一些有独立智能合约,如DeFi、游戏类dAPP;一些没有,如简单身份验证应用、仅作展示的dAPP


        dAPP的开发技术


                -前端:Vue.js、React、HTML/CSS等
                -区块链:智能合约语言、区块链平台、开发框架工具等
                -后端:Node.js、数据库等

        区块链上的内容


                -数据、 智能合约、节点、共识机制、加密技术、时间戳


        区块链上dapp数量情况


                -数量较多,不同平台数量不同,类别集中在DeFi和游戏领域,且数量持续增加

        以太坊是否为实体公司


                -不是,是开源去中心化区块链平台,由以太坊基金会等共同构建维护

        以太坊是否为众多区块链之一


                -是,且是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有自身特点


        以太坊是否为第一个区块链


                -不是,比特币是第一个区块链,以太坊是第一个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

        不同区块链之间交易货币是否为以太币


                -不一定,以太币是以太坊原生货币,不同区块链间交易需跨链技术,涉及各区块链原生货币或代市


        以太坊属性


                -以太坊是公链,是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


        区块链间交易


                -不同区块链之间可以通过跨链技术(侧链、中继链、哈希时间锁合约等)进行交易,但技术仍在发展完善,面临挑战

        区块链大环境


                -区块链相互独立,并非都在一个大链环境里,跨链技术实现一定交互但不改变独立本质

        

        同一条链上只能专注一个领域吗

不一定。同一条区块链可以服务于多个领域,但这取决于区块链的设计和应用场景。区块链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其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应用需求。以下是一些关键点,解释为什么同一条链可以服务于多个领域,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点:

1. 区块链的通用性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技术,它记录交易和数据,确保这些信息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这种通用性使得区块链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领域,只要这些领域需要安全、透明和去中心化的数据记录。

2. 智能合约的作用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上的自动化脚本,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自动执行操作。通过智能合约,区块链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业务逻辑,从而服务于多个领域。

例子

  • 金融领域:智能合约可以用于自动执行金融交易,如贷款发放、证券交易等。

  • 娱乐领域:智能合约可以用于管理版权和收益分配,确保创作者的权益。

3. 多用途区块链平台

一些区块链平台(如以太坊)被设计为通用平台,支持多种应用。这些平台通过提供智能合约功能,允许开发者构建各种去中心化应用(DApps),从而服务于多个领域。

例子

  • 以太坊:以太坊是一个通用的区块链平台,支持多种应用,包括金融应用(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娱乐应用(如NFT市场)和供应链管理等。

4. 跨领域应用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实际的跨领域应用例子,展示了同一条区块链如何服务于多个领域:

以太坊(Ethereum)
  • 金融领域:以太坊上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如Compound、Uniswap,提供借贷、交易等金融服务。

  • 娱乐领域:以太坊上的NFT(非同质化代币)市场,如OpenSea、Rarible,用于数字艺术品、游戏道具等的交易。

  • 供应链管理:以太坊上的供应链管理应用,如VeChain,用于跟踪商品的来源和流向。

5. 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通过分片(Sharding)和侧链(Sidechains)等技术,区块链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功能,支持更多的应用和领域。

例子

  • 分片技术:以太坊2.0计划通过分片技术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支持更多的应用。

  • 侧链技术:如Polygon(Matic Network),通过侧链技术扩展以太坊的功能,支持更多的应用。

6. 实际案例:GalaChain

GalaChain是一个为Web3游戏和娱乐而生的创新区块链,但它也支持金融应用。GalaChain不仅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还支持NFT市场和数字资产交易,这些功能在金融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总结

同一条区块链可以服务于多个领域,这取决于区块链的设计和应用场景。通过智能合约和区块链的通用性,同一条链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实际案例如以太坊和波卡已经展示了这种跨领域的应用能力。通过分片和侧链等技术,区块链的可扩展性进一步增强了其支持多领域应用的能力。

面试问题

1、什么是web3?web2和web3的区别?
2、PoW(工作量证明)和PoS(权益证明)有什么区别?
3、比特币和以太坊有什么区别?
4、什么是智能合约?
5、公钥和私钥?
6、简要说一下什么是dapp,dao,gamefi,defi ?
7、什么是Gas?
8、你用一句话讲一下amm机制?
9、你玩过一些什么应用?
10、opensea和looksrare的区别?

Web3.0的招聘岗位

        技术类

        - 前端开发工程师:负责Web3应用的前端界面设计与开发,使用Next.js、React等框架,构建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
        - 后端开发工程师:涉及API、数据库以及与区块链的交互,常用Python,JS,Node.js、Golang等语言,负责处理业务逻辑、数据存储和区块链节点通信等工作。
        - 智能合约开发工程师:主要使用Solidity语言,编写和部署智能合约,实现去中心化应用的业务逻辑和规则,对安全性要求极高。


        产品与运营类

        - 产品经理:负责Web3产品的规划、设计与管理,需熟悉区块链技术和Web3行业趋势,了解用户需求,制定产品策略和发展路线。

        安全类

        - 安全工程师:负责Web3系统的安全防护,包括智能合约安全审计、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加密等,防范各种安全漏洞和攻击,保障系统和用户资产的安全。
        - 渗透测试工程师:对Web3应用和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并提供修复建议和解决方案,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相关文章:

  • 从Kafka读取数据
  • “广州丰田汽车.网址”中文域名仲裁案:“网络门牌”保护战
  • Nginx 通过 Let‘s Encrypt 实现 HTTPS 访问全流程指南
  • 大模型是如何生成内容的?
  • Linux基础使用-笔记
  • 第三篇:Django创建表关系及生命周期流程图
  • Macbook M系列Arm设置任何来源安装第三方软件,安装Notepad--
  • 点云配准算法之NDT算法原理详解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分论文:论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智慧城管平台项目)
  • 树莓派的系统烧录
  • 私钥连接服务器(已经有服务器私钥
  • 【前端】ES6 引入的异步编程解决方案Promise 详解
  • 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LeetCode
  • 基于Matlab的车牌识别系统
  • 2025年3月电子学会青少年机器人技术(六级)等级考试试卷-理论综合
  • wait_event 类接口详解
  • vue3创建项目
  • 重构智能场景:艾博连携手智谱,共拓智能座舱AI应用新范式
  • STM32移植最新版FATFS
  • React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useReducer
  • 山西10岁男孩遭生母和继父殴打遇害,案件庭审延期
  • 神二十成功对接空间站
  • 新《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即将施行,火灾死亡统计时限延长
  • 上海天文馆加持,书友可在徐家汇书院“飞越银河系”!
  • 首映|国家自博馆4D电影《海洋深深》:潜入深海向地球发问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3%下调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