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第七届能源系统与电气电力国际学术会议(ICESEP 2025)

重要信息

时间:2025年6月20-22日                

地点:中国-武汉               

官网:www.icesep.net                

 主题

能源系统

节能技术、能源存储技术、可再生能源、热能与动力工程 、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系统、风力发电、太阳能相关技术、替代燃料、核电技术、热工程与热力学、能源设备与能源管理、热能工程与风能工程、氢能资源 、能源安全与能源系统、能源转换与能源效率、能源化学工程 、水力发电,地热和潮汐、混合能源系统等

电气和电力工程

电气自动化和电力工程、智能电网/电源IC、动力机械和工程、电能加工、电力系统和自动化、高电压和绝缘技术、电机和电气、电气工程理论与新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电气工程技术、电气工程中的计算智能 、分布式发电、燃料电池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微波和毫米波电路和天线、电力电子设备、电力机械和电气设备、电气材料和工艺、电力牵引系统和控制、电磁和应用超导技术、电磁兼容性、电磁瞬态项目、电力电子和电力驱动、电力优化、电能质量和电磁兼容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分析、电力系统规划与调度、电力系统保护、运行和控制、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能源系统与电气电力(Energy Systems and Electrical Power Engineering) 是一个涵盖传统与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智能电网及其自动化控制的综合性工程技术领域,属于构建现代绿色能源社会和低碳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撑力量。


一、领域简介

能源系统关注能源的生产、传输、存储与利用,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接入和管理;
电气电力工程则专注于电力的生成、输配、电力设备、电网运行与控制等,是能源系统中“电能通道”的关键部分。


二、核心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简要说明
传统电力系统与电网运行涉及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及负载管理,是国家电力基础设施的核心
新能源发电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原理、并网与控制
电力电子与能量变换各类变流器(整流、逆变、变频器等),以及高频高效能量变换技术
智能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调度控制系统(如AMI、SCADA、EMS等)
储能系统与能源管理包括锂电池、超级电容、氢能等储能装置及其管理系统(BMS),优化能源的时空分布利用
能源互联网与微电网能源多网融合(电-热-气)的小型智能供能系统,自主运行并与大电网协同
电力系统稳定性与保护针对电网运行中故障的快速检测与保护装置设计、同步稳定性控制
电动汽车与电能调度研究充电桩、V2G技术、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接入电网的策略

三、关键技术模块

1. 发电系统

  • 传统发电:燃煤、燃气、水电、核电;

  • 可再生能源:光伏(PV)、风电(风力发电)、集中式/分布式发电系统;

  • 联合发电系统:冷热电联供、风光储联供系统。

2. 输配电与变电系统

  • 高压输电技术:HVAC、HVDC(高压直流);

  •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继电保护设备、智能组件集成;

  • 配电自动化:配网故障检测、分布式馈线调度、负荷预测;

3. 电力电子与电力控制

  • 逆变器、整流器、DC-DC变换器、PWM控制;

  • 功率器件:IGBT、MOSFET、SiC/GaN宽禁带半导体;

  • 并网控制与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4. 储能与能量管理

  • 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CAES);

  • EMS(能源管理系统):对能流进行实时分析、预测与优化调度;

  • 分布式能量管理平台:基于边缘计算/云平台的集群式储能调控系统。


四、智能化发展方向

智能方向应用说明
智能电网(Smart Grid)电网自感知、自控制、自修复,集成AI、大数据与通信技术
能源物联网(Energy IoT)电网各节点互联互通,实现能源数据互联互享
虚拟电厂(VPP)分布式能源统一调度与协同运营,如家庭光伏+储能+电动汽车
AI辅助能量调度利用机器学习预测负荷、优化配电计划
数字孪生电力系统将真实电网虚拟映射至数字空间,实现仿真、预警与运维

五、典型应用场景

场景实施系统
城市智能电网实时能耗监测 + 分布式光伏接入 + 配电自动化 + 智慧计量系统(AMI)
工业能源管理高效电机 + 能量回馈 + 工业能耗监控平台 + 变频调速控制
智慧校园/园区微电网系统 + 光储充一体站 + 负荷分级控制 + 节能调度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快充站设计 + 电池管理系统(BMS)+ 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 V2G技术
远程供能与农村电气化太阳能离网系统 + 小型风电 + 储能逆变一体系统 + 远程监控平台

六、主要开发工具与平台

  • 电网仿真:MATLAB/Simulink、DIgSILENT PowerFactory、PSCAD、ETAP

  • 控制算法设计:MATLAB控制工具箱、Python+SciPy/NumPy;

  • 嵌入式平台:STM32、Raspberry Pi、DSP控制器;

  • 能源管理平台:OpenEMS、Home Assistant、物联网云平台(如阿里云、华为云);

  • 通信协议:Modbus、CAN、DL/T645、IEC 61850、OPC-UA。


七、前沿研究与热点

热点问题内容说明
电网碳中和与清洁能源占比提升多源融合、电网调峰、弃风弃光问题解决
多能流协同与综合能源系统(IES)电、热、气、水、冷的统筹调度,提升能效
新能源并网稳定性与适应性提高并网电源的鲁棒性、抗扰动能力
面向家庭/建筑的能源智能化控制光储空调联动控制、动态用电价格响应系统
高比例可再生接入下的电网结构转型从集中式→分布式、电网扁平化、灵活性增强

八、学习与发展路径建议

  1. 基础课程推荐

    • 电路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控制理论基础、电子技术;

    • 能源系统概论、可再生能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

  2. 实践项目建议

    • 光伏MPPT控制器设计;

    • 分布式储能微电网仿真;

    • 智能家居能耗监测与控制系统;

    • 电动汽车双向充放电控制系统(V2G);

    • 能源调度AI算法(负荷预测、风功率预测);


九、总结

能源系统与电气电力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工程”。

它连接了物理世界的能量传输与信息世界的智能调度,通过清洁能源、智能控制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了:

  • 电力从“集中供给”向“分布灵活”演化;

  • 能源系统从“人工调度”向“智能自治”进化;

  • 社会从“高碳依赖”迈向“绿色低碳”未来。


 

相关文章:

  • 深入探索RAG(检索增强生成)模型的优化技巧
  • 考研系列-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 【UML建模】starUML工具
  • 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实现
  • 第二篇:Django配置及ORM操作
  • 金融软件测试有哪些注意事项?专业第三方软件测试服务机构分享
  • 【leetcode100】组合总和Ⅳ
  • AIP代码生成器——标准化接口开发智能工具
  • 算法之分支定界
  • 多语言虚拟币海外游戏娱乐平台源码详解(整合篇)
  • 架构-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 复杂性决策-思维训练
  • JAVA设计模式——(五)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 缓存与数据库数据一致性:旁路缓存、读写穿透和异步写入模式解析
  • ArrayList与顺序表详解
  • C# 综合示例 库存管理系统4 classMod类
  • 力扣面试150题--基本计算器
  • 移动零--LeetCode
  • 切割PDF使用python,库PyPDF2
  • 区块链技术:深入共识算法、智能合约与DApps的架构奥秘
  • 安徽铁塔回应“指挥调度中心大屏现不雅视频”:将严肃处理
  • 84%白化!全球珊瑚正经历最严重最大范围白化现象
  • 俄外长拉夫罗夫将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
  •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名城镇江的优势和机遇何在
  • 这场宣介会,重庆市委书记和中联部部长同台为外宾答疑解惑
  • 最高法:家长以监督为名虚构事实诋毁学校的,应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