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端到端流程通俗演义,什么是端到端流程?

这是指企业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核心价值的过程——从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开始,直到成功交付令他们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为止,形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这一过程直接关联着企业的核心业务活动,确保从需求识别到价值实现的每一步都能有效地服务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通俗一点就是:

  端到端流程是从客户需求出发到满足客户需求的流程。

  这里的客户虽不等于利益相关者,但他是利益相关者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个端到端流程在企业内部是怎么运转的呢?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它和部门是什么关系?

  首先,请看下面这张图:

图片

  什么意思?

  端到端流程始于客户的明确需求,随后经过一系列步骤的处理与转换,最终以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形式交付给客户。这一流程确保了从需求收集到成果交付的全过程得以顺畅进行。

  它的特点是闭环,从提出需求到需求满意的完整闭环。

  没错,它是虚拟的。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流程管理的思想,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

  它与我们日常遇到的诸如“费用报销流程”或“招聘流程”等有所不同,后者我们通常称之为“职能流程”。这些职能流程通常是支持性的,专注于特定部门内部的操作。

  什么区别呢?是不是端到端流可以完全替代职能流程呢?并不是的。

  他们区别是:局部与整体区别。

  再通俗一点:

  端到端流程是由职能流程组合而成。

  一个端到端流程,可能包含2个、3个,甚至N个职能流程。

  为什么需要组合

  1、单个流程不能太臭太长,需要突出重点,分级管理。

  2、一个职能流程可以被多个流程重复调用。

  "职能流程"是为了规范和指导特定的内部事务,例如,“费用审批流程”用于指导费用的审批程序,“费用支付流程”则用于规范款项的支付过程。这类流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的需求,它们本质上并不直接解决客户的最终需求。

  因此,单独的职能流程如果没有被整合到更广泛的端到端流程中,其价值有限。简而言之,职能流程的组合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某个特定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端到端流程也可以由单个职能流程组成,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职能流程也可以被称为端到端流程。

  下面通过举例来更形象地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图片

  上图是一个关于物料采购的流程,左侧的<物流采购流程>是一个端到端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当员工提出采购需求时,其真正的目的是获取所需的合格材料,而不仅仅是完成“需求审批流程”并获得批准。换句话说,员工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需材料到位,而非仅仅走完内部审批流程。

  左侧的端到端流程,包含了四条职能流程,如右侧所示的,即:

  <需求审批流程>

  <采购执行流程>

  <检验流程>

  <出入库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求审批流程”和“采购执行流程”属于“采购管理”流程域下的子流程;“检验流程”则属于“质量管理”流程域下的子流程;而“出入库流程”则归类于“库房管理”流程域下的子流程。

  所以,这四条职能流程是跨职能流程域的,或者说是跨部门。

  大家现在理解两者的区别了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人们会说:“我们公司的流程很完善,有‘需求审批流程’、‘采购执行流程’,也有‘检验流程’、‘出入库流程’,但是当员工提出采购需求时,他们仍然不清楚该如何操作。” 这表明虽然公司内部有许多详细的职能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员工可能并不清楚如何将这些分散的职能流程整合起来,以满足他们的最终需求。

  端到端流程是由一个人执行完成的吗?

  不是。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端到端流程中,不同的职能流程是由不同的人负责的。例如,“需求审批流程”通常由需求提出者负责执行;“采购执行流程”则由采购人员负责;“检验流程”由质量品控人员负责;而“出入库流程”则由库管人员负责。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在端到端流程中,上一个职能流程执行完毕,都会自动触发下一个流程吗?

  不是。还是以采购流程为例。

  那上图左侧所示<物料采购流程>中的<检验流程>和<出入库流程>是直接触发关系吗?

  是的。<检验流程>中的最后一步<通知入库>直接启动了<出入库流程>。<通知入库>就是触发条件,只要收到入库通知,<出入库流程>就需要立即执行。

  但实际中,有些公司由于每日清点、盘货、发货等工作量比较大,规定出入库办理在次日上午10点统一处理,这种情况下,这个流程就需要修改一下。

  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左侧<检验流程>和<出入库流程>中间出现了中断,<检验流程>执行完毕并没有直接触发<出入库流程>,而是直接中断了。

  <出入库流程>的触发条件变成了<次日上午10时>,这不是说流程出现了错误,而是由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这里为什么需要强调这个中断呢?因为不管是<动作触发>,还是<时间触发>,甚至是<事件触发>,对于每一个流程来说,触发条件必不可少。这也是设计者在设计流程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相关文章:

  • 3D高斯个人笔记
  • 如何实现客户端热部署能力方案
  • 写一个esp开发SPI的链接吗,
  • 机器人新革命:Pi 0.5如何让智能走进千家万户
  • 【踩坑记录】stm32 jlink程序烧录不进去
  • 电力作业安全工器具全解析:分类、配置与检查要点
  • 解决高德地图AMapUtilCoreApi、NetProxy类冲突
  • 最小生成树-prim、kruskal算法
  • 配置 C/C++ 语言智能感知(IntelliSense)的 c_cpp_properties.json 文件内容
  • Redis Cluster 使用 CRC16 算法实现 Slot 槽位分片的核心细节
  • git Http改用户下载
  • 直接偏好优化(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DPO):论文与源码解析
  • 3. pandas笔记之:创建
  • 如何在Spring Boot中配置自定义端口运行应用程序
  • Linux GPIO驱动开发实战:Poll与异步通知双机制详解
  • 方案研读:106页华为企业架构设计方法及实例【附全文阅读】
  • 在深度学习中FLOPs和GFLOPs的含义及区别
  • C语言编程--16.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
  • C# 结构(Struct)
  • 【“星睿O6”AI PC开发套件评测】开箱+刷机+基础环境配置
  • 鸿蒙智行八大车型亮相上海车展,余承东拉上三家车企老总“直播推销”
  • 云南洱源县4.8级地震:房屋受损442户,无人员伤亡报告
  • 漫游者秦龙,一生为经典画插图
  • 主动权益基金一季度重仓股出炉:腾讯跃升至第一,阿里、比亚迪、中芯国际新进前十
  •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哈马斯必须移交武器
  • 世界读书日丨阅读与行走,都是理解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