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别让算力掉队:AI架构里被忽视的关键一环

在生成式AI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词的当下,算力正在成为关键竞争力。而在构建AI基础设施时,多数企业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GPU。但现实是,即使你配齐了顶级GPU集群,性能瓶颈也可能出现在数据流通的“下游”环节:存储系统。
近日,ScaleFlux在一档技术播客中分享了他们在AI存储领域的观察与思考:AI模型的性能,早已不只是“核芯”的事。

存储,正在成为新瓶颈

AI芯片的处理能力正在以指数级加速,然而数据从存储到内存再到GPU的传输效率,却难以匹配这一增速。当数据到达不了GPU时,算力就白白浪费了。

这种差距在行业中被称为 “内存墙” 或“存储瓶颈”。过去几年,随着AI模型参数量和数据体量的激增,这堵“墙”正变得越来越高。

随着大模型应用加速落地,一些企业在部署AI基础设施时出现“算力优先”的倾向,忽略了数据流动路径与存储系统的设计优化,导致高性能硬件未能发挥应有效能。

计算型存储:不仅仅是“存东西”

传统SSD更像是一个“静态仓库”,主要承担数据存储的功能。而ScaleFlux提出的 “计算型存储(Computational Storage)” 理念,则打破了这一单一定位,让存储从“被动存取”升级为“主动计算”。

通过在SSD控制器中集成硬件级无损压缩模块,部分数据处理任务可在写入阶段提前完成,大幅减轻主机CPU负担,显著提升吞吐能力与单位能耗下的处理效率。这一架构优化,尤其适用于AI训练与推理过程中对带宽和延迟高度敏感的海量数据流处理。

最终实现的,是——更快的数据流、更低的延迟、更少的能耗。

AI不是“拉满配置”,而是“结构协同”

在与多个行业客户的合作中,ScaleFlux观察到一个普遍现象:高算力部署未必带来高性能,真正的关键往往在于数据如何高效流动。很多企业在搭建AI平台时,将预算集中在GPU等核心算力上,却未同步优化数据流通路径(存储、内存、网络等),导致整体系统效率大打折扣。

而AI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对存储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 AI不是传统的“读数据、算完就结束”,而是“读大量数据 + 生成更多数据”;
  • 模型调用和生成过程会产生远大于输入量的输出数据,对容量、带宽、效率提出新要求;

因此,存储不仅决定“是否可用”,更决定“是否高效”。

可持续性:AI的“隐性成本”也在存储端爆发

除了性能瓶颈,能耗问题也正成为企业在部署AI基础设施时无法回避的焦点。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已占全球总用电量的约2%,并正以每年12%至16%的速度持续增长,远超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

在这一背景下,“能效比”正逐步取代“单点性能”成为AI基础设施的核心竞争力。多项行业研究指出,未来AI系统的演进将更加依赖于底层架构的能效优化能力。包括ScaleFlux在内的技术企业,正在通过控制器设计、数据流路径优化等方式,探索高性能与低功耗之间的平衡。

为应对算力带来的热量与能耗挑战,业界也在加速采用新一代散热与节能技术:如液冷、浸没式冷却正逐步取代传统风冷系统;而在存储层,近数据计算与压缩算法加速,则成为提升效率、降低能耗的关键抓手。

“一体化架构”是未来的主战场

AI基础设施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从“堆叠能力”转向“协同优化”的阶段。未来,像ScaleFlux这样的存储厂商,将不再只是供应“配件”,而是深度参与到从芯片、内存、存储到网络的全链路设计中。

同时,企业也需要更前置地思考:我的AI目标是什么?使用场景是什么?模型部署在什么位置?数据流向如何?

只有回归场景,理清目标,才能实现“配置合理而非堆料,系统协同而非浪费”。

写在最后:别让基础架构成为你的AI短板

本期播客内容深入探讨了存储技术在AI基础设施中的核心作用,并从可持续性与架构的角度,分析了如何优化AI系统的整体效能。

在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过程中,AI基础设施的优化不仅仅是对算力的追求,更是对数据流动效率和能效比的持续改进。每一步的架构升级,都在为AI系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如需了解更多ScaleFlux在AI存储方面的解决方案,可点击公司官网 获取技术白皮书和产品支持。

相关文章:

  • 测试基础笔记第十二天
  • 安全性测试常规测试点全解析:从基础到高级的实战指南
  • 代理ip和实际ip的区别和联系
  • 一款好用的桌面待办工具,轻松掌控时间沙漏!
  • AiFlutter 低代码平台介绍
  • Linux软硬链接和动静态库(20)
  • 一文带你掌握java的stream流
  • ADVB协议同步
  • 【c++11】c++11新特性(下)(可变参数模板、default和delete、容器新设定、包装器)
  • 学习AI必知的20大概念
  • Gemini 2.5 Pro代码实测:它能抢程序员饭碗了吗?
  • c++11 :智能指针
  • 软考【网络工程师】2023年11月上午题答案解析
  • 图像预处理-图像亮度变换
  • VRRP与防火墙双机热备实验
  • 如何优化字符串替换:四种实现方案对比与性能分析
  • Web 服务架构与技术组件概述
  • 一个非常快速的 Latex 入门教程【Part 1】
  • 你怎么通过postman或者fidder或者JMeter来获取到token,然后后面的请求怎么使用token
  • 【金仓数据库征文】金仓数据库:国产化浪潮下的技术突破与行业实践
  • 餐饮店直播顾客用餐,律师:公共场所并非无隐私,需对方同意
  • 格力电器去年净利增长一成:消费电器营收下滑4%,一季度净利增长26%
  • 我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发电量持续增长
  • 人民日报:广东全力推动外贸稳量提质
  • 伊朗外长: 美伊谈判进展良好,讨论了很多技术细节
  • 我驻阿巴斯总领馆:将持续跟踪港口爆炸事件进展,全力确保中方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