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参数调优(TCP BBR算法实践)
Linux 内核参数调优中 TCP BBR 算法的深度实践指南,包含原理说明、操作步骤、性能验证及生产环境注意事项:
一、BBR 算法原理
核心思想
基于拥塞状态而非丢包:传统 CUBIC 算法依赖丢包判断拥塞,BBR 通过测量带宽 (Bandwidth) 和 RTT (Round-Trip Time) 动态调整发送速率。
主动探测瓶颈:周期性探测最大带宽和最小 RTT,构建网络路径的「双状态模型」。
技术优势
高带宽利用率(尤其长肥管道场景)
低延迟(减少缓冲区膨胀 Bufferbloat)
公平性(与其它 BBR 流共存时带宽分配合理)
二、内核启用 BBR
1. 环境要求
内核版本 ≥ 4.9(推荐 ≥ 5.10 以获得完整功能)
检查当前拥塞控制算法:
sysctl net.ipv4.tcp_congestion_control
2. 启用步骤
# 加载 TCP BBR 模块
sudo modprobe tcp_bbr
# 设置默认拥塞控制算法
echo "net.core.default_qdisc=fq" | sudo tee -a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congestion_c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