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100%提升信号完整性:阻抗匹配在高速SerDes中的实践与影响

一个高速信号SerDes通道(例如PCIe、112G/224G-PAM4)包含了这些片段:

  • 传输线
  • 连通孔(PTH or B/B via)
  • 连接器
  • 高速Cable
  • 锡球(Ball and Bump)

我们会希望所有的片段都可以有一致的阻抗,以求讯号不会有太多的反射。 可是事实是这些片段有着自己本身结构的问题,要完全达到相同的阻抗设计难度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去减少阻抗的跳动。 例如下面这张TDR图,设计阻抗在95Ohm,扣除test fixture外,我们控制阻抗在95上下10%,这样通道的SI特性才会好!

 

PCB阻抗匹配

通道的每个片段都有其阻抗,这些阻抗都应该要接近芯片IP的内部阻抗,比如PCIe=85Ohm、112G SerDes=100Ohm,我们将其称作阻抗匹配。 一个阻抗匹配的通道(或者说是Transparent Channel),通道的反射是很低的,反射系数会趋近于0,系统SI工程师理应寻求管道将通道阻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我们每天在做的就是找到方法降低反射系数,反射系数越低,则return loss越好,整体SI性能也会提升!

 

每个高速讯号通道都会有自己的阻抗要求,例如PCIe为85Ohm,网络讯号SerDes为100Ohm(现在大多设计在90~95Ohm)。

 

传输线与连通孔的阻抗匹配

对于PCB设计者而言,主要关注以下两者:

1. 传输线的阻抗控制

a. 根据不同介质厚度,计算差动对的线宽、线距以满足阻抗条件。 (我们在这里介绍过如何分析)

b. 考量PCB制程误差,例如材料DK、PCB蚀刻条件。 以往要在设计端分析制程误差是很费力费时的,假设有7个变量,每个变数有10个点要分析,排列组合下,就会有7^{10}个组合,一个模拟假设1小时,我想应该不用算需要多少时间了吧? AI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许多EDA供应商都有推出其AI的版本,例如Cadence有一套Optimality,软件会边跑模拟边判断参数是否收敛,是否需要跑完所有case,整个模拟跑完一轮,花不到半天,时间变得超级省!

 

极力建议大家要做这些分析,设计端先将这些误差考虑进去,可以大大减少后续Debug的时间,产品在量产时的可靠度也才会提高!

c. 仔细注意设计细节,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会影响一锅粥。 例如差动对的PN长度差异,现在224G的要求已经低到0.5~1mil,难免会有许多所谓的tune线,这些tune线使得线距变宽,阻抗随之会有变化,透过EM solver我们可以知道tune线区域的阻抗为何,并且针对这个区域给些solution,阻抗就可以很好地被控制!

 

2. 连通孔Via的阻抗控制

a. 使用3D EM Solver (例如Cadence Clarity)萃取阻抗,并控制阻抗在可被允许的范围内(5~10%)。

 

b. 与传输线类似,模拟PCB制程变异对于Via阻抗的影响,尝试找出Worst case。 我们也可以利用Cadence Optimality找出在这么多的工艺变量中,哪几个变量对于Via阻抗比较敏感。 像下面这个分析,就是Dss(PN两个Via的间距)对于阻抗最为敏感,换句话说,这个参数的变动很容易造成阻抗的剧烈变化,这是因为这个Via设计在强耦合的条件,如果我们将其改为弱耦合(增加间距),敏感性就会降低,对于阻抗的控制上也会较好!

 

ERL – 将反射损耗数值化

我们在比对两个通道的Return loss时,常常会发生一个问题,像下图,蓝色线的低频RL比较好,但是10-45GHz变的比较差,再往高频又变得相反,由于高速讯号SI看的带宽是从0到相当高频(视data rate而定),所以我们很难判定哪个通道有较好的反射。

 

而ERL(Effective Return Loss)解决了这个问题!

透过将具有带宽的return loss转换成一个数值,我们就可以很轻易地判断哪个通道的反射比较好。

 

具体实现是通过将整个无源通道(Passive Channel)的Transfer function算出来之后,乘上讯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功率密度,再利用傅立叶转换成时域Impulse response,再转换成dB数值。 也就是说,我们不用再去担心到底return loss的低频与高带,哪个好才是好,ERL已经将讯号的带宽考量进去,并针对带宽做权重比例分配,完整呈现通道的反射状况。

 

 

简单的阻抗匹配 Design Guideline

要做好阻抗匹配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控制传输线阻抗与高速信号的阻抗要求一致。
  2. 讯号线的参考平面需要保持完整。 (我们在这里有相关分析)
  3. 注意蛇形走线造成的阻抗不匹配。
  4. 运用3D电磁仿真软件求得Via的阻抗,并执行制程稳定度分析。
  5. 妥善处理不连续结构(例如Pad、Solderball)。

 

相关文章:

  • 论文阅读_Citrus_在医学语言模型中利用专家认知路径以支持高级医疗决策
  • 【Vue.js】组件数据通信——基于Props 实现父组件--> 子组件传递数据(最基础案例)
  • 【网络入侵检测】基于源码分析Suricata的统计模块
  • conda和bash主环境的清理
  • C#进阶学习(十六)C#中的迭代器
  • 昆明理工大学2025年891计算机专业核心考研真题解析
  • 【函数解析】腐蚀与膨胀操作 skimage.morphology.dilation / erosion
  • Python pip下载包及依赖到指定文件夹
  • MAC如何安装多版本jdk(以8,11,17为例)
  • SplitReason:在复杂步骤借助更大尺寸模型推理,1.5B+32B,实现准确率28%提升+8倍速度提升
  •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全解析
  • vue跨域问题总结笔记
  • Flinkcdc 实现 MySQL 写入 Doris
  • GoLand包的爆红问题解决
  • laravel中layui的table翻页不起作用问题的解决
  • Qt/C++面试【速通笔记五】—子线程与GUI线程安全交互
  • day004-习题
  • WPF之Label控件详解
  • 从零开始的二三维CAD软件开发: 系列经验分享-写在开头
  • Android Studio 安装 Continue插件
  • 湖南华容县通报“大垱湖水质受污染”,爆料者:现场已在灌清水
  • 古籍新书·2025年春季|中国土司制度史料集成
  • 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五个中心”蹄疾步稳谱新篇
  • 五粮液一季度净利增长5.8%,今年营收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 邮轮、无人机、水上运动……上海多区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
  • 获公示拟任省辖市委副书记的胡军,已赴南阳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