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蓝桥杯篇---IAP15F2K61S2串口


文章目录

  • 前言
  • 简介
  • 串口通信的基本参数
    • 1.波特率
    • 2.数据位
    • 3.停止位
    • 4.校验位
  • 串口相关寄存器
    • 1.SCON
    • 2.SBUF
    • 3.PCON
    • 4.TMOD
    • 5.TH1/TL1
  • 串口使用步骤
    • 1.配置波特率
    • 2.配置串口模式
    • 3.使能串口中断
    • 4.发送数据
    • 5.接收数据
    • 6.处理中断
  • 示例代码:串口发送与接收
  • 示例代码:串口接收数据并回显
  • 注意事项
    • 1.波特率设置
    • 2.中断优先级
    • 3.数据缓冲区
    • 4.错误处理
  • 总结


前言

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IAP15F2K61S2的串口的使用。


简介

IAP15F2K61S2 是一款基于8051内核的单片机,内置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UART),支持异步串行通信。串口通信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如PC、传感器、其他单片机等)进行数据交换的常用方式。

串口通信的基本参数

1.波特率

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常见值有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等。

2.数据位

数据位:每帧数据的位数,通常为8位

3.停止位

停止位:每帧数据结束的标志位,通常为1位

4.校验位

校验位:用于错误检测,可以是无校验、奇校验或偶校验

串口相关寄存器

1.SCON

SCON(串口控制寄存器):配置串口的工作模式和状态

2.SBUF

SBUF(串口数据缓冲器):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3.PCON

PCON(电源控制寄存器):包含波特率加倍控制位(SMOD)。

4.TMOD

TMOD(定时器模式寄存器):用于配置定时器以生成波特率

5.TH1/TL1

TH1/TL1:定时器1的初值寄存器,用于波特率生成

串口使用步骤

1.配置波特率

配置波特率:通过定时器1设置波特率。

2.配置串口模式

配置串口模式:设置 SCON 寄存器

3.使能串口中断

使能串口中断:如果需要中断方式接收数据,需配置 IE 寄存器。

4.发送数据

发送数据:将数据写入 SBUF

5.接收数据

接收数据:从 SBUF 读取数据

6.处理中断

处理中断:在中断服务函数中处理接收或发送完成事件

示例代码:串口发送与接收

以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串口在 IAP15F2K61S2 上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include <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UART_Init() {
    SCON = 0x50;  // 串口模式1,8位数据,1位停止位
    TMOD |= 0x20; // 定时器1,模式2(8位自动重装)
    TH1 = 0xFD;   // 波特率9600
    TL1 = 0xFD;
    ES = 1;       // 使能串口中断
    EA = 1;       // 使能总中断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

void UART_SendByte(uchar dat) {
    SBUF = dat;   // 将数据写入SBUF
    while (!TI);  // 等待发送完成
    TI = 0;       // 清除发送中断标志
}

void UART_SendString(char *str) {
    while (*str) {
        UART_SendByte(*str++);  // 逐个发送字符
    }
}

void UART_ISR() interrupt 4 {
    if (RI) {     // 如果接收中断标志置位
        RI = 0;   // 清除接收中断标志
        P1 = SBUF; // 将接收到的数据输出到P1口
    }
}

void main() {
    UART_Init();  // 初始化串口
    UART_SendString("Hello, World!\n");  // 发送字符串

    while (1);    // 主循环,等待中断
}
代码说明
UART_Init:
设置串口为模式18位数据,1位停止位)。
配置定时器1为模式28位自动重装),设置波特率为9600。
使能串口中断和总中断。
启动定时器1。

UART_SendByte:
将数据写入 SBUF,启动发送。
等待发送完成(TI = 1),并清除发送中断标志。

UART_SendString:
逐个发送字符串中的字符。

UART_ISR:
串口中断服务函数,接收数据并将其输出到P1口。

main:
初始化串口,发送字符串 "Hello, World!",进入主循环等待中断。

示例代码:串口接收数据并回显

以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串口在 IAP15F2K61S2 上实现数据接收并回显。

#include <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UART_Init() {
    SCON = 0x50;  // 串口模式1,8位数据,1位停止位
    TMOD |= 0x20; // 定时器1,模式2(8位自动重装)
    TH1 = 0xFD;   // 波特率9600
    TL1 = 0xFD;
    ES = 1;       // 使能串口中断
    EA = 1;       // 使能总中断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

void UART_SendByte(uchar dat) {
    SBUF = dat;   // 将数据写入SBUF
    while (!TI);  // 等待发送完成
    TI = 0;       // 清除发送中断标志
}

void UART_ISR() interrupt 4 {
    if (RI) {     // 如果接收中断标志置位
        RI = 0;   // 清除接收中断标志
        UART_SendByte(SBUF);  // 将接收到的数据回显
    }
}

void main() {
    UART_Init();  // 初始化串口
    while (1);    // 主循环,等待中断
}
代码说明
UART_Init:
初始化串口,设置波特率为9600。

UART_SendByte:
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

UART_ISR:
串口中断服务函数,接收数据并回显。

main:
初始化串口,进入主循环等待中断。

注意事项

1.波特率设置

波特率设置:波特率需要与通信设备一致,否则会导致通信失败。

2.中断优先级

中断优先级:如果有多个中断,需合理设置中断优先级

3.数据缓冲区

数据缓冲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使用缓冲区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

4.错误处理

错误处理:在实际应用中,需考虑**通信错误(如帧错误、溢出错误)**的处理。


总结

通过以上代码和说明,你可以在 IAP15F2K61S2 上实现串口通信功能,包括数据发送、接收和回显。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需求扩展功能,如协议解析、数据校验等。

相关文章:

  • STM32的启动流程
  • 基于STM32的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
  • 【设计模式】01- 一文理解常用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篇
  • vue3 分析总结响应式丢失问题原因(二)
  • 【从0做项目】Java搜索引擎(3)
  • 使用 DeepSeek 生成商城流程图
  • Rasa学习笔记
  • 基于HAL库的按钮实验
  • 【个人开发】deepspeed+Llama-factory 本地数据多卡Lora微调
  • 【AI战略思考15】我对做自媒体视频博主的初步探索和一些思考
  • ubuntu下ollama/vllm两种方式在本地部署Deepseek-R1
  • 数据结构 堆和priority_queue
  • 跨平台数字内容整合策略:提升全域用户体验的关键路径
  • 一键终结环境配置难题:ServBay 1.9 革新 AI 模型本地部署体验
  • 使用 HTML CSS 和 JAVASCRIPT 的黑洞动画
  • 解决IDEA报错:java 找不到符号
  • 鸿蒙应用开发者基础
  • AI前端开发:驶向国际化职业发展快车道
  • 09 解决方案 - 开源机器人+具身智能+AI
  • 2010年上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上午真题的知识点整理(附真题及答案解析)
  • 伊朗南部港口火势蔓延,部分集装箱再次发生爆炸
  • 公交公司须关注新出行需求:“单车巴士”能否常态化
  • 5月动漫|“爱死机”即将回归,《明末》或是下一个大IP?
  • 俄军方:已完成库尔斯克地区全面控制行动
  • 坤莹·帕塔玛·利斯达特拉任世界羽联主席
  • 新城市志|中国消费第一城,迎来“补贴力度最大”购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