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数据库主备切换技术解析与实践指南
一、主备切换原理
达梦数据库主备切换基于**数据守护(Data Watch)**机制实现,核心是通过主库(Primary)与备库(Standby)之间的实时Redo日志同步,确保数据一致性。当主库发生故障或需主动切换时,备库通过重演所有接收到的Redo日志完成数据同步,并提升为新的主库,继续提供服务510。
关键流程:
-
日志传输:主库将Redo日志通过MAL(消息异步传输)系统实时发送至备库。
-
日志应用:备库接收并重演Redo日志,保持与主库数据一致。
-
状态监控:守护进程(dmwatcher)监控实例状态,监视器(dmmonitor)触发切换逻辑511。
二、系统架构
实时主备系统由以下组件构成:
-
主库(Primary):提供读写服务,生成Redo日志。
-
备库(Standby):实时同步Redo日志,提供只读服务。
-
守护进程(dmwatcher):监控实例状态,处理故障切换。
-
监视器(dmmonitor):手动或自动触发主备切换,管理集群状态511。
-
MAL通信系统:基于TCP协议,实现主备节点间的日志传输与心跳检测10。
三、操作步骤详解
以下以Linux环境为例,展示主备集群搭建与切换的典型操作流程:
1. 环境准备
-
主库IP:192.168.1.100,实例名
DSC0
-
备库IP:192.168.1.101,实例名
DSC1
-
数据库版本:DM8
-
端口配置:数据库监听端口5236,MAL端口61141,守护进程端口5214111。
2. 初始化数据库实例
# 主库初始化
./dminit path=/dm8/data instance_name=DSC0
# 备库初始化
./dminit path=/dm8/data instance_name=DSC1
3. 主库备份与备库还原
# 主库脱机备份
./dmrman CTLSTMT="BACKUP DATABASE '/dm8/data/DAMENG/dm.ini' FULL TO BACKUP_FILE1 BACKUPSET '/dm8/backup'"
# 备份文件传输至备库
scp -r /dm8/backup dmdba@192.168.1.101:/dm8/backup
# 备库还原
./dmrman CTLSTMT="RESTORE DATABASE '/dm8/data/DAMENG/dm.ini' FROM BACKUPSET '/dm8/backup'"
./dmrman CTLSTMT="RECOVER DATABASE '/dm8/data/DAMENG/dm.ini' UPDATE DB_MAGIC"
4. 配置文件调整
主库dm.ini(关键参数):
INSTANCE_NAME = DSC0
MAL_INI = 1 # 启用MAL系统
ARCH_INI = 1 # 启用归档
DW_TYPE = GLOBAL # 全局守护类型
主备库dmmal.ini(需完全一致):
[MAL_INST1]
MAL_INST_NAME = DSC0
MAL_HOST = 192.168.1.100
MAL_PORT = 61141
5. 启动守护进程与监视器
# 主备库启动守护进程
./dmwatcher /dm8/data/DAMENG/dmwatcher.ini
# 启动监视器
./dmmonitor /dm8/data/DAMENG/dmmonitor.ini
6. 手动主备切换
# 登录监视器后执行
choose switchover GRP1 # 查看可切换备库
switchover GRP1 DSC0 # 切换至备库DSC0
exit退出
四、应用场景
-
高可用性保障:主库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库,确保业务连续性611。
-
计划维护:手动切换用于硬件升级或系统优化。
-
读写分离:主库处理写操作,备库提供只读查询,提升整体性能10。
-
容灾备份:跨地域部署主备集群,防范区域性故障5。
五、注意事项与优化
-
配置参数:
-
LOGIN_MODE=1
强制连接主库,避免误连备库导致写操作失败1。 -
AUTO_RECONNECT=1
启用驱动层自动重连,但需结合应用层错误处理111。
-
-
日志管理:合理设置归档文件大小(如
ARCH_FILE_SIZE=128
)防止磁盘溢出11。 -
网络优化:确保MAL链路低延迟,避免日志同步延迟导致切换失败10。
六、常见问题处理
-
连接错误:若切换后出现
bad connection
,检查dm_svc.conf
中服务名配置,确保优先指向新主库1。 -
切换失败:通过监视器
show
命令检查实例状态,确认备库日志同步进度411。
总结
达梦数据库的主备切换机制通过日志同步与状态监控实现高可用性,适用于金融、政务等对数据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合理配置参数、优化网络环境及结合应用层重试机制,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