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合并spark structured streaming处理流式数据产生的小文件

备注:

By 远方时光原创,可转载,不能复制到其他平台

背景:做流批一体,湖仓一体的大数据架构,常见的做法就是

数据源->spark Streaming->ODS(数据湖)->spark streaming->DWD(数据湖)->...

那么数据源->spark Streaming->ODS,以这段为例,在数据源通过spark structured streaming写入ODS在数据湖(Delta Lake)落盘时候必然会产生很多小文件

目的:

为了在批处理spark-sql运行更快,也避免因为小文件而导致报错

影响:

WARNING: Failed to connect to /172.16.xx.xx:9866 for block, add to deadNodes and continue. java.net.SocketException: Too many open files
 

1.小文件在批处理数据IO消耗巨大,程序可能卡死

2.小文件块都有对应的元数据,元数据放在NameNode,导致需要的内存大大增大,增加NameNode压力,这样会限制了集群的扩展。

3.在HDFS或者对象储存中,小文件的读写处理速度要远远小于大文件,(寻址耗时)

解决思路:

事前:

1.避免写入时候产生过多小文件

  • 做好分区partitionBy(年,月,日), 避免小文件过于分散
  • Trigger触发时间可以设置为1分钟,这样会攒一批一写入,避免秒级别写入而产生大量小文件(但是使用spark structured 想要做real-time不能这样,只适合做准实时

2.打开自适应框架的开关

spark.sql.adaptive.enabled true

3.通过spark的coalesce()方法和repartition()方法

val rdd2 = rdd1.coalesce(8, true) //(true表示是否shuffle)
val rdd3 = rdd1.repartition(8)

coalesce:coalesce()方法的作用是返回指定一个新的指定分区的Rdd,如果是生成一个窄依赖的结果,那么可以不发生shuffle,分区的数量发生激烈的变化,计算节点不足,不设置true可能会出错。
repartition:coalesce()方法shuffle为true的情况。

事后(小文件引起已经产生):

1:优化 Delta 表的写入,避免小文件产生

在开源版 Spark 中,每个 executor 向 partition 中写入数据时,都会创建一个表文件进行写入,最终会导致一个 partition 中产生很多的小文件。

Databricks 对 Delta 表的写入过程进行了优化,对每个 partition,使用一个专门的 executor 合并其他 executor 对该 partition 的写入,从而避免了小文件的产生。

该特性由表属性 delta.autoOptimize.optimizeWrite 来控制:

可以在创建表时指定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STRING)
TBLPROPERTIES (delta.autoOptimize.optimizeWrite = true);

也可以修改表属性

ALTER TABLE table_name
SET TBLPROPERTIES (delta.autoOptimize.optimizeWrite = true);

该特性有两个优点:通过减少被写入的表文件数量,提高写数据的吞吐量;避免小文件的产生,提升查询性能。

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使用了一个 executor 来合并表文件的写入,从而降低了表文件写入的并行度,此外,多引入的一层 executor 需要对写入的数据进行 shuffle,带来额外的开销。因此,在使用该特性时,需要对场景进行评估:

该特性适用的场景:频繁使用 MERGE,UPDATE,DELETE,INSERT INTO,CREATE TABLE AS SELECT 等 SQL 语句的场景;

该特性不适用的场景:写入 TB 级以上数据。

2.自动合并小文件

在流处理场景中,比如流式数据入湖场景下,需要持续的将到达的数据插入到 Delta 表中,每次插入都会创建一个新的表文件用于存储新到达的数据,假设每10s触发一次,那么这样的流处理作业一天产生的表文件数量将达到8640个,且由于流处理作业通常是 long-running 的,运行该流处理作业100天将产生上百万个表文件。这样的 Delta 表,仅元数据的维护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查询性能更是急剧恶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Databricks 提供了小文件自动合并功能,在每次向 Delta 表中写入数据之后,会检查 Delta 表中的表文件数量,如果 Delta 表中的小文件(size < 128MB 的视为小文件)数量达到阈值,则会执行一次小文件合并,将 Delta 表中的小文件合并为一个新的大文件。

该特性由表属性 delta.autoOptimize.autoCompact 控制,和特性 delta.autoOptimize.optimizeWrite 相同,可以在创建表时指定,也可以对已创建的表进行修改。自动合并的阈值由 spark.databricks.delta.autoCompact.minNumFiles 控制,默认为50,即小文件数量达到50会执行表文件合并;合并后产生的文件最大为128MB,如果需要调整合并后的目标文件大小,可以通过调整配置 spark.databricks.delta.autoCompact.maxFileSize 实现。

3:手动合并小文件(我常用,每天定时运行合并分区内小文件,再去处理批任务)

自动小文件合并会在对 Delta 表进行写入,且写入后表中小文件达到阈值时被触发。除了自动合并之外,Databricks 还提供了 Optimize 命令使用户可以手动合并小文件,优化表结构,使得表文件的结构更加紧凑。在实现上 Optimize 使用 bin-packing 算法,该算法不但会合并表中的小文件,且合并后生成的表文件也更均衡(表文件大小相近)。例如,我们要对 Delta 表 student 的表文件进行优化,仅需执行如下命令即可实现:(Optimize 命令不但支持全表小文件的合并,还支持特定的分区的表文件的合并

OPTIMIZE student WHERE date >= '2024-01-01'

一般批处理是day+1(每天凌晨运行前一天的数据),我在运行批处理前,运行一下optimize,合并昨天产生的小文件

附加:

面试官可能会问,我运行optimize合并小文件,但是小文件太多了,直接卡死运行不了程序(某互联网面试题,背景是:一次合并一个月,甚至一年产生的小文件

回答:

1.首先停掉程序,这里注意deltalake因为有历史版本这个概念,所以不存在运行一半覆盖原来版本情况,可以基于上一个版本重新运行(考点)

2.第二点,大数据思想分而治之“分”,即把复杂的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任务”来处理。

​OPTIMIZE student WHERE date > '2024-01-01' and date < '2024-01-02'

因为前面做了partitionby(年月日),那么缩小optimize范围,在遍历这个月的每一天日期,分治处理

3.第三点,大数据思想,自己不行找兄弟,加节点,加计算资源

相关文章:

  • 多模态表征—CLIP及中文版Chinese-CLIP:理论讲解、代码微调与论文阅读
  • 使用React和ResizeObserver实现自适应ECharts图表
  • prometheus监控带安全认证的elasticsearch
  • docker创建mongodb数据库容器
  • Aigtek前置微小信号放大器在传感器检测中的应用有哪些
  • STM32—触摸键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4周(C语言)|Day22(二叉树)
  • 【MySQL】表的操作
  • React18源码: reconcliler启动过程
  • ✅鉴权—cookie、session、token、jwt、单点登录
  • C语言读取用户输入的常用函数
  • django学习网址
  • 【了解机器学习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 nifi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报错TLS问题
  • Redis cluster集群搭建
  • K8S常用kubectl命令汇总(持续更新中)
  • 每日五道java面试题之spring篇(二)
  • sonar-java 手写一个规则-单元测试分析
  • PyPDF2:项目实战源码分享(PDF裁剪)
  • vue 子组件获取父组件
  • 加拿大今日大选:房价、印度移民和特朗普,年轻人在焦虑什么?
  • 榆林市委常委王华胜已任榆林市政协党组书记
  • 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来了!改什么?怎么改?
  • 民航局答澎湃:督促各单位进一步完善航班大面积延误和大面积备降应急处置预案
  • 103岁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医学专家张道中逝世
  • 央媒谈多地景区试水“免费开放”:盲目跟风会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