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EMC VNX5600使用的端口
一、前端端口(Host Connectivity)
用于连接服务器(主机)与存储,支持多种协议:
-
光纤通道 (FC)
• 端口类型: 8/16 Gbps FC SFP+
• 用途: 通过 SAN 为服务器提供块存储(Block Storage)。
• 典型配置: 每个存储处理器(SP)提供 4-8 个 FC 端口。 -
iSCSI (TCP/IP)
• 端口类型: 1/10 GbE RJ45 或 SFP+
• 用途: 通过 IP 网络提供块存储(iSCSI协议)。
• 配置: 需绑定 IP 地址,支持多路径(MPIO)和链路聚合。 -
FCoE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 端口类型: 10 GbE SFP+
• 用途: 在以太网上传输 FC 流量,需支持 FCoE 的交换机。
二、后端端口(Backend Connectivity)
用于连接存储处理器(SP)与磁盘扩展柜(DAE):
-
SAS 端口
• 端口类型: 6/12 Gbps SAS
• 用途: 连接 SAS 磁盘柜(DAE),支持级联扩展。
• 冗余: 每个 DAE 需通过双 SAS 链路连接到两个存储处理器。 -
光纤通道 (FC)
• 可选配置: 部分型号支持 FC 后端(用于连接 FC 磁盘柜)。
三、管理端口
用于存储系统的配置和监控:
-
SP 管理端口
• 端口类型: 1 GbE RJ45
• 默认 IP:
◦ SP A:192.168.128.101
◦ SP B:192.168.128.102
• 用途: 通过 Unisphere 管理界面或 CLI(naviseccli)管理存储。 -
串口 (RS-232)
• 端口类型: DB-9 串口
• 用途: 初始配置或紧急维护(需通过终端工具连接)。
四、复制与数据迁移端口
用于存储间数据复制或迁移:
-
SAN Copy 端口
• 端口类型: FC 或 iSCSI
• 用途: 通过 SAN 网络实现存储间数据复制。 -
MirrorView/RecoverPoint 端口
• 端口类型: FC 或 IP(根据复制协议选择)。
• 用途: 异步/同步数据镜像或连续数据保护(CDP)。
五、典型端口配置示例
组件 | 端口类型 | 数量/SP | 用途 |
---|---|---|---|
前端 FC 端口 | 16 Gbps FC SFP+ | 4-8 | 主机 SAN 连接 |
前端 iSCSI 端口 | 10 GbE SFP+ | 2-4 | IP 块存储(iSCSI) |
后端 SAS 端口 | 12 Gbps SAS | 2-4 | 连接磁盘柜(DAE) |
管理端口 | 1 GbE RJ45 | 1 | 存储管理(Unisphere) |
六、查看端口状态的命令
通过 Unisphere Web 界面 或 Navisphere CLI 检查端口状态:
# 登录到 SP
naviseccli -h 192.168.128.101 -user admin -password 密码 -scope 0
# 查看前端端口状态
naviseccli port -list -all
# 查看后端 SAS 链路
naviseccli getcabledom -sas
七、注意事项
- 端口冗余
• 前端/后端端口需配置冗余链路(如双 SP、双交换机)。 - 协议兼容性
• FC/iSCSI/FCoE 端口需与交换机及主机 HBA 卡兼容。 - 性能优化
• 避免混合使用不同速率的端口(如 8 Gbps FC 与 16 Gbps FC 混用)。
如需具体配置文档,可参考 EMC VNX5600 Unisphere 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