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5G学习】基本概念之多频资源以及子载波和信道

在5G通信中,子载波信道以及时域、频域、码域、空域是构建无线传输系统的核心概念。它们共同定义了信号的传输方式、资源分配和多维复用技术。以下是详细解释及其相互关系:


一、核心概念定义

1. 子载波(Subcarrier)
  • 定义:子载波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中的基本频率单元。通过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正交(互不干扰)的窄带子载波,实现高效频谱利用。
  • 特性
    • 正交性:子载波间隔(Δf)等于符号速率的倒数(Δf = 1/T),确保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后无干扰。
    • 灵活间隔:5G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15/30/60/120/240 kHz),适应不同场景(如低频覆盖、毫米波高速率)。
2. 信道(Channel)
  • 定义:信道是数据传输的逻辑或物理路径,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流。
  • 分类
    • 物理信道:实际无线资源(时频网格)的分配,如:
      • 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
      • 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调度指令。
    • 逻辑信道:高层协议的数据分类,如:
      • DL-SCH(下行共享信道):承载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
      • RACH(随机接入信道):用于终端初始接入。
3. 多域资源(时域、频域、码域、空域)
  • 时域(Time Domain):以时间维度划分资源(如符号、时隙、帧)。
  • 频域(Frequency Domain):以频率维度划分资源(如子载波、资源块RB)。
  • 码域(Code Domain):通过编码序列区分用户或数据流(如CDMA中的扩频码)。
  • 空域(Spatial Domain):利用多天线技术(Massive MIMO)在不同空间维度传输信号(如波束成形、空分复用)。

二、5G中多域资源的协作与关系

1. 时域与频域:OFDM资源网格
  • 资源网格结构
    • 基本单元:一个时隙(Slot)包含14个OFDM符号(符号长度由子载波间隔决定)。
    • 资源块(RB):频域上12个子载波 × 时域上1个时隙,是调度的最小单位。
  • 动态分配
    • eMBB场景:分配大带宽(多个RB)和长时隙(低子载波间隔)。
    • URLLC场景:短时隙(高子载波间隔,如60 kHz)抢占资源,实现低时延。
2. 码域:增强多用户区分
  • 应用场景
    • 上行非正交多址(NOMA):通过功率域叠加和码域区分用户。
    • 控制信道加扰:PDCCH使用特定扰码区分小区和用户。
3. 空域:大规模MIMO与波束成形
  • 多天线技术
    • 波束成形(Beamforming):利用天线阵列将能量聚焦到特定方向,提升覆盖和容量。
    • 空分复用(SDM):多个数据流通过不同空间层传输,提升吞吐量(如8×8 MIMO)。
  • 信道状态信息(CSI):通过SRS(探测参考信号)获取空域信道特性,优化波束方向。
4. 信道与多域资源的映射
  • 物理信道实现
    • PDSCH映射:在时频网格中分配RB,通过空域波束发送。
    • PDCCH映射:占用固定控制区域(CORESET),使用特定编码和空域波束。
  • 逻辑到物理的转换
    • DL-SCH → PDSCH:用户数据经编码调制后映射到时频资源块,并通过空域波束传输。

三、多域协同示例:5G数据传输流程

1. 下行数据传输(eMBB场景)
  1. 调度:基站在PDCCH中通过DCI指示终端接收PDSCH的时频位置(RB分配)和空域波束。
  2. 资源映射:数据经调制和编码后,分配到指定RB(频域)和时隙(时域)。
  3. 空域处理:使用Massive MIMO生成定向波束,提升信噪比。
  4. 终端接收:终端在指定时频位置解调信号,并根据码域解码恢复数据。
2. 上行随机接入(URLLC场景)
  1. 前导码发送:终端在RACH信道发送特定码序列(码域),占用特定时频资源。
  2. 空域检测:基站通过多天线检测接入请求方向,分配抢占式资源(短时隙+高子载波间隔)。
  3. 低时延确认:基站在极短时延内回复调度授权(时域优化)。

四、多域资源的关系总结

  • 正交性基础:频域(子载波)和时域(符号)构成OFDM资源网格,码域和空域在此基础上增强多用户能力。
  • 动态平衡
    • 时域 vs 频域:高移动性场景需更小时隙(高子载波间隔),牺牲频域效率换取时域灵活性。
    • 空域 vs 码域:Massive MIMO减少对码域的依赖,但码域仍用于控制信道抗干扰。
  • 多维复用:通过时、频、码、空四维资源分配,5G实现超高密度连接(每平方公里百万设备)。

五、关键技术挑战

  1. 时频同步:高子载波间隔对相位噪声敏感,需更精确的同步算法。
  2. 空域干扰管理:密集波束间干扰需通过智能波束调度抑制。
  3. 跨域联合优化:AI算法用于动态调度(如强化学习平衡时频空资源)。

总结

5G通过子载波信道构建基础传输结构,结合时域、频域、码域、空域的多维资源分配,实现高速率、低时延和海量连接。四域协同是5G突破4G性能边界的关键,未来6G将进一步融合新维度(如智能反射面、量子编码域),推动无线通信向全息传输与泛在感知演进。

从另一个角度的解释:

信道

信道指的是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通道,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 物理信道:它是基于实际的无线资源(如子载波、时隙等)所划分出来的传输通道。在5G系> 统中,常见的物理信道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主要用于传输下行用户数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负责上行数据的传输。这些物理信道在时域和频域上都有明确的资源分配。
  • 逻辑信道:是从高层协议角度对数据流进行分类的概念。它根据数据的类型和功能进行划分,例如广播控制信道(BCCH)用于传输系统广播信息,专用控制信道(DCCH)用于传输特定用户的控制信息等。逻辑信道最终需要映射到物理信道上进行实际的数据传输。

时域

时域描述的是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在5G通信系统中,时间被划分为不同的单位,如无线帧、子帧、时隙和符号等。

  • 无线帧:是5G时域结构中的基本时间单位,长度通常固定为10ms。
  • 子帧:是无线帧的一部分,时长一般为1ms。
  • 时隙:进一步细分了子帧,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隙长度有所不同。例如,对于15kHz的子载波间隔,一个时隙包含7个OFDM符号。
  • 符号:是时域中最小的可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间单元,每个符号上可以承载经过调制的数据。

频域

频域关注的是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分布情况。5G通信系统使用的频谱范围很广,包括低频段(Sub-6GHz)和高频段(毫米波频段)。在频域中,整个可用频谱被划分成多个频段,每个频段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子载波。通过频域资源的分配,可以将不同用户的数据或者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分配到不同的子载波上,实现多用户复用(如OFDMA技术)。

码域

码域是利用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信号。在5G中,码域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方面,例如:

  • 信道编码: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增加冗余信息,以提高数据在信道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有Turbo码、LDPC码和Polar码等。这些编码方式根据不同的规则将输入数据映射为特定的编码序列,在接收端通过相应的解码算法来恢复原始数据。
  • 扩频码:在一些通信场景中,使用扩频码对信号进行扩频处理,使得信号在更宽的频带内传输,从而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例如,5G中的一些随机接入过程可能会用到特定的扩频码序列。

空域

空域主要涉及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利用空间维度进行信号处理和传输。5G广泛采用多输> 入多输出(MIMO)技术,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部署多个天线,利用空间中的不同传播路径来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

  • 空间复用:在相同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上,通过不同的天线发送不同的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容量。
  • 波束赋形:根据用户的位置和信道状态,调整天线发射信号的方向图,使得信号能量集中在用户方向,提高信号的传输强度和接收质量,同时减少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它们之间的关系

  • 时域与频域的关系:在5G通信中,时域和频域是紧密结合的。信号既在时间轴上进行传输,又在频率轴上占据一定的带宽。例如,一个OFDM符号在时域上有固定的持续时间,在频域上则对应一组子载波。通过对时域和频域资源的联合分配,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如在一个时隙内,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将不同的子载波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或者将不同的OFDM符号用于传输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控制信息、用户数据等)。
  • 子载波与频域的关系:子载波是频域资源的基本组成单元。整个5G系统的可用频带被划分成多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占据特定的频率位置。不同的子载波可以承载不同的数据,通过对这些子载波的管理和分配,实现频域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
  • 子载波、时域与信道的关系:物理信道在时域和频域上都有明确的资源分配。一个物理信道是由特定的时域资源(如若干个OFDM符号、时隙)和频域资源(一组子载波)共同定义的。例如,PDSCH可能会被分配在某个无线帧中的特定时隙和一组连续的子载波上,用于传输下行用户数据。逻辑信道则通过映射关系,将数据放到对应的物理信道所占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上进行传输。
  • 码域与其他域的关系:码域技术为信号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上的传输提供了额外的保障和功能。信道编码用于提高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扩频码在频域上扩展信号带宽,增强抗干扰能力。同时,码域资源也可以与其他域的资源分配相结合,例如根据不同用户的码域标识来分配特定的时域、频域资源,实现多用户的区分和高效通信。
  • 空域与其他域的关系:空域处理(如MIMO技术、波束赋形)与其他域密切相关。在MIMO系统中,不同天线在时域和频域上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通过空域的空间复用和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在不增加额外时域和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波束赋形需要根据信道在时域和频域上的状态信息,调整天线发射信号的方向,以实现最优的信号传输。

相关文章:

  • RabbitMQ 优先级队列详解
  • 自适应调度器:动态分配测试资源
  • kubernetes》》k8s》》ConfigMap 、Secret
  • 数据结构(3)
  • 一图掌握 MySQL 核心要点
  • 中国CRM系统推荐:如何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客户管理工具?
  • 机器学习中 提到的张量是什么?
  • CS5346 - Task Abstraction and Task Taxonomy 任务抽象和分类
  • 聊聊类模板
  • 波束形成(BF)从算法仿真到工程源码实现-第九节-延迟相减波束形成(delay sub)
  • 【Vue】v-if和v-show的区别
  • 鸿蒙开发-注解
  • 实时语音交互数字人VideoChat,可自定义形象与音色,支持音色克隆,首包延迟低至3s
  • WebRTC实时通话EasyRTC嵌入式音视频通信SDK,构建智慧医疗远程会诊高效方案
  • 【C++进阶六】list模拟实现
  • ShareX:多功能截图与录屏工具
  • AD917X系列JESD204B MODE7使用
  • C++23 新特性:auto(x) 和 auto{x} 的衰变复制
  • swift菜鸟教程15-18(枚举,结构体,类,属性)
  • LINUX基础 [四] - Linux工具
  • 文旅部副部长饶权出任国家文物局局长
  • 新希望去年归母净利润4.74亿同比增逾九成,营收降27%
  • 政治局会议: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 公安部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局:侦破盗录传播春节档院线电影刑案25起
  • “两高”司法解释:升档为境外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的量刑标准
  • 神二十发射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