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广告行业(87/89):创意审核要求与广告法合规要点
程序化广告行业(87/89):创意审核要求与广告法合规要点
在程序化广告行业的探索中,每一次深入了解行业规范和要求,都是我们提升专业素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一直以来,我都期望与大家共同学习进步,今天我们聚焦在程序化广告创意审核要求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广告法合规要点上。这些内容对于确保广告合法、合规、有效传播起着关键作用,是广告从业者必须牢牢掌握的知识。
一、广告法对广告内容的全面规范
(一)广告内容的基本准则
广告法规定广告中对商品或服务的描述要准确、清楚、明白。比如一款手机广告,宣传其拍照功能时,不能含糊其辞,必须明确像素、拍摄模式等关键信息。若广告中有附带赠送商品或服务的情况,像买手机送耳机,就应当明示耳机的品牌、型号、数量以及赠送期限和领取方式等。而且,法律规定必须明示的内容,像某些商品的成分、保质期等,要显著、清晰地展示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能轻松获取重要信息,避免产生误解。
(二)广告中禁止出现的情形
广告法明确列出了一系列广告中绝对禁止的内容。例如,不能使用或变相使用国家象征,像国旗、国歌、国徽等,这些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不能被用于商业广告。也不能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极限用语,因为这类词汇往往缺乏客观依据,容易误导消费者。广告内容更不能损害国家尊严、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妨碍社会安定、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等。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广告宣扬暴力、传播迷信,不仅会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触犯法律。
(三)特定行业广告的特殊限制
不同行业的广告有着各自严格的特殊限制。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限制尤为严格,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比如不能宣称某种药品“包治百病”;也不能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因为医疗效果因人而异,难以一概而论。同时,这类广告不能与其他同类产品或医疗机构进行比较,也禁止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此外,药品广告内容必须与批准的说明书一致,还要显著标明禁忌和不良反应,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广告也有各自明确的标注要求。
保健食品广告同样有诸多限制,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能声称或暗示是保障健康所必需的,也不能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并且要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这是为了防止消费者将保健食品当作药品使用,延误病情。
烟草广告在大众传播媒介和公共场所是被严格禁止的,这是出于保护公众健康的考虑,减少吸烟对他人的影响。酒类广告也不能诱导、怂恿饮酒,不能出现饮酒动作或暗示饮酒有特殊功效,避免对消费者产生不良引导。
教育、培训广告不能对升学、考试通过等作出保证性承诺,不能暗示有考试机构人员参与培训,也不能利用相关名义作推荐、证明,避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消费者。
招商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服务广告,必须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提示或警示,不能作出保证性承诺,也不能利用特定名义作推荐、证明,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和财产安全。
二、创意审核中的代码应用示例
在实际的广告创意审核过程中,可以利用代码来辅助检查广告内容是否符合广告法规定。下面以Python代码为例,展示如何简单检查广告文案中是否包含禁止使用的极限用语。
# 假设广告文案
ad_copy = "这款产品是市面上最佳的选择,拥有最高级的配置!"
# 禁止使用的极限用语列表
prohibited_words = ["国家级", "最高级", "最佳"]for word in prohibited_words:if word in ad_copy:print(f"广告文案中包含禁止使用的词汇:{word},不符合广告法规定。")break
else:print("广告文案未发现禁止使用的词汇,初步符合广告法规定。")
这段代码通过遍历禁止使用的词汇列表,检查广告文案中是否存在这些词汇。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代码,比如使用更复杂的文本分析技术,不仅检查单个词汇,还能识别变形的极限用语,并且可以扩展到检查其他广告法规定的内容,如医疗广告中的禁止表述等。这只是一个简单示例,旨在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借助代码手段辅助广告创意审核工作,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三、总结与期待
今天我们深入学习了广告法对广告内容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在程序化广告创意审核中的重要性。这些知识是我们在程序化广告行业中创作和审核广告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遵守广告法规定,才能创作出合法合规且有效的广告。
写作这篇博客花费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从梳理广告法条款,到思考如何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再到编写代码示例,每一个环节都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点赞、评论支持一下,让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博客,后续我会继续分享程序化广告行业的相关知识,咱们一起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