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从入门到精通之(五)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实现高效事件通知的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同步通知多方的信息变更。比如天气预报系统、股票价格波动提醒、社交媒体的点赞通知等。这些场景中,通知机制需要高效、灵活,而不会因为通知方的变化影响系统整体。

观察者模式正是为这种场景而设计的解决方案。


1. 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它会自动通知所有观察者。

用一句话概括:观察者模式实现了事件驱动机制,解耦了事件发生者和响应者之间的关系。


2. 现实生活中的观察者模式

想象一下,你订阅了一个股票提醒服务。每当股票价格达到你的预期,系统就会向你发送短信通知。而且不仅是你,很多其他订阅用户也会接到各自定制化的提醒。

在这个场景中:

  1. 股票价格变动是主题(Subject)。
  2. 每个订阅用户是观察者(Observer)。
  3. 当主题状态变化时,所有观察者都会收到通知。

3. 观察者模式的代码实现

以一个天气预报系统为例,展示观察者模式的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 定义主题接口

首先,定义一个通用的主题接口,允许观察者订阅或取消订阅。

interface Subject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void notifyObservers();
}

3.2 定义观察者接口

然后,定义观察者接口,让所有具体观察者实现自己的更新逻辑。

interface Observer {void update(String weather);
}
3.3 实现具体的主题类

创建一个天气数据的主题类,用来管理观察者并发送通知。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class WeatherData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List<Observer> observers;private String weather;public WeatherData()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Overridepublic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s.add(observer);}@Override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s.remove(observer);}@Override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 {observer.update(weather);}}public void setWeather(String weather) {this.weather = weather;notifyObservers();}
}

3.4 实现具体的观察者

创建具体的观察者,比如手机用户和电视用户。

class PhoneUser implements Observer {private String name;public PhoneUser(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weather) {System.out.println(name + " received weather update: " + weather);}
}class TVUser implements Observer {@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weather) {System.out.println("TV displays weather update: " + weather);}
}

3.5 客户端代码

在客户端中,测试天气预报系统。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WeatherData weatherData = new WeatherData();Observer phoneUser1 = new PhoneUser("Alice");Observer phoneUser2 = new PhoneUser("Bob");Observer tvUser = new TVUser();weatherData.addObserver(phoneUser1);weatherData.addObserver(phoneUser2);weatherData.addObserver(tvUser);weatherData.setWeather("Sunny");weatherData.setWeather("Rainy");}
}

运行结果:

Alice received weather update: Sunny
Bob received weather update: Sunny
TV displays weather update: Sunny
Alice received weather update: Rainy
Bob received weather update: Rainy
TV displays weather update: Rainy

4. 观察者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 解耦发布者和订阅者:主题只需管理观察者列表,不关心观察者的具体实现。
  2. 灵活性高:可以动态添加或移除观察者。
  3. 扩展性强:新增观察者不需要修改主题代码。

缺点:

  1. 通知链复杂:观察者数量较多时,通知链可能导致性能问题。
  2. 可能引发循环依赖:需要避免观察者反向修改主题导致死循环。

5. 观察者模式的应用场景

  1. 事件驱动系统:比如 GUI 中的按钮点击事件。
  2. 消息订阅机制:如消息队列、Kafka 等系统。
  3. 数据绑定框架:如 Angular 的双向绑定。
  4. 系统监控:服务器状态变化时通知管理员。

6. 总结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高效的事件通知机制,特别适合需要动态响应状态变化的场景。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以结合异步通知、线程安全等技术,进一步优化观察者模式的性能。

下一篇专栏,我们将继续探索行为型模式中的另一种经典模式:策略模式,看它如何帮助我们灵活地实现算法的动态切换。


思考问题:
在复杂场景下,如何防止观察者模式中的通知链导致性能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 使用 Axios 进行 API 请求与接口封装:打造高效稳定的前端数据交互
  • Hexo+Github+gitee图床零成本搭建自己的专属博客
  • Google澄清:元描述标签不会直接提升网站排名
  • 一键模仿图片风格,图生生APP,实现随时随地“生图自由“
  • WPF常用技巧汇总
  • 旅游资源网站登录(jsp+ssm+mysql5.x)
  •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架构与功能演进
  • 【2025-泛计算机类-保研/考研经验帖征集】
  •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LeetCode
  • 计算机网络 - 在浏览器中输入 URL 地址到显示主页的过程?
  • 深入理解C++中string的深浅拷贝
  • 4.3 熟悉字符串处理函数
  • Python 写生成 应用商店(2025版) 网页 方便收集应用 ,局域网使用
  • PLOS ONE:VR 游戏扫描揭示了 ADHD 儿童独特的大脑活动
  • 亚远景-ASPICE评估标准与车企供应商准入要求的关联性
  • Gnome将默认终端设置为 Kitty
  • 深入规划 Elasticsearch 索引:策略与实践
  • hadoop三大组件的结构及各自的作用
  • Vue3+Vite+TypeScript+Element Plus开发-22.客制Table组件
  • Spring Boot 依赖注入与Bean管理:JavaConfig如何取代XML?
  • 北美票房|《罪人》成首部观众评分为A级的恐怖片
  • 纪念沈渭滨︱志于道而游曳于士和氓间的晚年沈先生
  • 体坛联播|中国U16女足击败墨西哥,王星昊首获世界冠军
  • 明查|美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遭胡塞武装打击已退役?
  • 美政府公布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事件档案
  • 长三角铁路五一假期预计发送旅客2880万人次,同比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