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局部三层休闲娱乐中心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
1. 项目概况与设计目标
1.1 项目背景
本项目为集健身、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800㎡,局部三层(部分区域设夹层),建筑高度15.6m(檐口高度)。场地南北长85m,东西宽45m,地势平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2 设计理念
-
功能复合化:融合游泳池、健身房、SPA疗养、咖啡书吧等多元业态;
-
空间立体化:通过挑空、错层、退台等手法增强空间趣味性;
-
生态可持续:采用光伏屋顶、雨水回收系统,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2. 建筑设计
2.1 总体规划
-
总平面布局
-
主入口设于西侧城市干道,次入口位于南侧支路;
-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12m,场地内布置30个机动车位(含6个充电车位)及非机动车棚;
-
景观设计中庭贯穿建筑南北,形成自然通风廊道。
-
-
功能分区
| 楼层 | 主要功能区域 | 面积(㎡) |
|--------|----------------------------------|------------|
| 一层 | 大堂接待、恒温泳池、儿童游乐区 | 2600 |
| 二层 | 健身器械区、瑜伽室、简餐吧 | 2100 |
| 三层 | SPA理疗中心、VIP茶室、露天观景台 | 1600 |
| 夹层 | 设备机房、员工休息室 | 500 |
2.2 平面设计
-
交通组织
-
垂直交通:设置3部客梯(载重1000kg)、2部消防楼梯(净宽1.2m);
-
水平流线:采用环形走廊(宽度2.4m),避免人流交叉。
-
-
重点空间设计
-
泳池区:25×12m标准泳池,玻璃顶棚采光,池岸防滑石材铺装;
-
中庭:通高12m,设置垂直绿化墙,顶部悬挂艺术装置;
-
露天观景台:钢结构悬挑平台(出挑4.5m),配置防腐木地板与玻璃栏杆。
-
2.3 立面造型
-
风格定位:现代简约风格,强调水平线条与虚实对比;
-
材质组合:
-
基座:深灰色花岗岩干挂;
-
主体:浅灰色铝板幕墙+Low-E中空玻璃窗(可见光透射比0.6);
-
顶部:镂空铝格栅遮阳系统;
-
-
照明设计:LED线型灯勾勒建筑轮廓,重点区域设置投光灯。
2.4 专项设计
-
防火设计
-
耐火等级二级,防火分区面积≤2500㎡;
-
疏散距离:房间门至安全出口≤40m(带自喷淋系统)。
-
-
无障碍设计
-
入口坡道坡度1:12,设置盲道及语音提示系统;
-
每层配备无障碍卫生间(净尺寸1.8×1.5m)。
-
3. 结构设计
3.1 结构选型
-
结构体系
-
主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大跨度区域采用钢框架);
-
屋盖:泳池上空采用张弦梁结构(跨度24m),其余区域为井字梁楼盖。
-
-
基础形式
-
柱下独立基础:持力层为粉质黏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
局部软弱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桩径400mm,桩长8m)。
-
3.2 荷载取值
荷载类型 | 标准值 | 备注 |
---|---|---|
恒载 | 4.5kN/㎡(楼面) | 含装饰层及设备管线 |
活载 | 3.5kN/㎡(健身区) | 书吧区域按2.0kN/㎡取值 |
泳池水荷载 | 35kN/㎡ | 水深1.5m |
风荷载 | 0.45kN/㎡(基本风压) | 按50年重现期计算 |
3.3 抗震设计
-
抗震参数
-
设防烈度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
场地类别Ⅱ类,特征周期0.40s;
-
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
-
构造措施
-
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加密(间距≤100mm);
-
楼梯间设置抗震墙,提高整体抗侧刚度;
-
悬挑构件按竖向地震作用验算。
-
3.4 关键节点设计
-
张弦梁节点
-
两端铰接于混凝土柱牛腿,跨中垂度1.2m;
-
钢索采用φ80高强钢丝束(破断拉力≥2000kN)。
-
-
泳池底板抗浮
-
底板厚度500mm,配筋双层双向Φ16@150;
-
设置泄水孔+抗浮锚杆(间距2m×2m,锚杆抗拔力150kN/根)。
-
4. 机电与绿色技术
4.1 设备系统
-
暖通空调:泳池区采用三合一除湿热泵,其余区域VRV多联机+新风系统;
-
给排水:中水回用率≥30%,泳池循环周期6小时;
-
电气:变压器容量800kVA,应急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200kW)。
4.2 绿色技术
-
节能措施
-
围护结构:外墙岩棉板保温(厚度80mm,K=0.45W/(㎡·K));
-
遮阳系统:东、西立面设置可调节铝合金百叶。
-
-
可再生能源
-
屋顶光伏板:装机容量120kW,年发电量14万度;
-
地源热泵:为SPA区提供50%生活热水。
-
5. 施工图设计要点
-
建筑专业
-
泳池防水:2mm厚聚氨酯涂层+1.5mmPVC防水卷材;
-
幕墙预埋件:后置化学锚栓需进行拉拔试验(设计值≥25kN)。
-
-
结构专业
-
大跨度梁挠度控制:钢梁预起拱L/400;
-
后浇带设置:每隔40m留设800mm宽后浇带(45天后封闭)。
-
6. 结语
本设计通过建筑与结构的高度协同,实现了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与技术集约化的统一。结构方案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局部钢结构有效降低自重;建筑立面通过材质对比与光影变化,塑造出简约而不失活力的公共空间形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区域性的健康生活新地标,并为同类型休闲建筑提供设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