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列表和元组
目录
一、列表(list)
1、定义
2、列表操作
3、列表操作
(1)列表元素访问
①索引访问
②切片访问
③循环访问
(2)列表增加元素
(3)删除列表元素
(4)修改列表元素
4、列表内置函数
二、元组(tuple)
1、定义
2、元组创建
3、元组访问
4、元组内置函数
三、字符串,列表,元组数据类型转换
一、列表(list)
1、定义
列表表示一种有序和可以更改的序列类型。列表允许重复的元素,可以存放任意的数据类型。
2、列表操作
空列表 列表变量= [] 或者 列表变量 = list()
非空列表 列表变量= [元素1,元素2,元素3,...]
3、列表操作
(1)列表元素访问
列表元素访问与字符串元素访问一样。
①索引访问
正数索引:从左到右
负数索引:从右到左
语法:列表变量[需要访问元素索引值]
②切片访问
start:默认0 end:默认是列表长度 step:默认1
通过切片获取到数据类型与原数据类型是一样的。
语法:列表变量[start:end:step]
③循环访问
语法:for 循环变量 in 列表变量: # 循环变量会从元组第一个元素取到最后一个元素
循环体
(2)列表增加元素
- append函数:追加元素,默认追加到列表末尾;
- insert函数:追加元素到指定位置上;
- extend函数:将某个列表的元素追加到指定列表末尾。
(3)删除列表元素
None,表示就是空(表示函数是没有返回值的);类似java,null。
①pop()函数:用于删除列表中一个元素(默认情况下删除的最后一个元素),并返回值被删除的元素。 index默认值-1。
语法:列表变量.pop(index)
②remove()函数:用于删除列表中匹配的元素。
语法:列表变量.remove(需要删除的元素)
③clear()函数:用来清空列表。
语法:列表变量.clear()
(4)修改列表元素
- 通过索引对列表中元素进行修改。
- 通过切片操作对元素进行修改。
4、列表内置函数
- len()函数:计算列表元素的个数(列表长度);
- max()函数:获取列表中最大元素;
- min()函数:获取到列表中最小元素;
- sort()函数:对列表元素进行排序,该排序是永久排序,不可以恢复;
- reverse()函数:对列表元素进行反转,可以恢复。
# 需求:通过键盘向列表追加10个整数,并对其排序后输出,输出最大、最小
list = []
# 通过for循环来追加
for i in range(1,11):# 通过键盘输入数据num = int(input(f"请输入第{i}个整数:"))# 向列表追加数据list.append(num)# 排序
list.sort()
print(list)
二、元组(tuple)
1、定义
元组与列表类似,但是元组是不可变数据类型。(元组只能访问,不能增加,不能修改,不能删除)。
2、元组创建
空元组 元组变量 = () 或者 元组变量 = tuple()
非空元组 元组变量 = (元素1,元素2,元素3,...)
3、元组访问
元组中元素访问与列表和字符串一样。
①通过索引:
语法:元组变量[需要访问元素索引值]
②通过切片:
语法:元组变量[start:end:step]
③通过循环:
语法:for 循环变量 in 元组变量: # 循环变量会从元组第一个元素取到最后一个元素
循环体
4、元组内置函数
- len()函数:表示获取元素长度;
- min()函数:获取元组中最小元素;
- max()函数:获取元组中最大元素;
- tuple()函数:可以将其他字符串或列表转换为元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