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稳压二极管详解:原理、作用、应用与选型要点

一、稳压二极管的基本定义

稳压二极管(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 是一种利用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电压稳定的半导体器件。其核心特性是:在反向击穿时,两端电压几乎恒定(Vz),且不会因电流变化而显著改变。

  • 核心公式
    稳压电压(Vz):二极管反向击穿时的固定电压(如5.1V、12V)。
    功率损耗(P)P = Vz × Iz(Iz为反向电流)。


二、稳压二极管的核心作用
  1. 电压稳定

    在输入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时,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如5V基准源)。
  2. 过压保护

    并联在敏感器件两端,钳制电压不超过Vz(如保护MCU的IO引脚)。
  3. 电压参考

    为ADC、运放等提供高精度参考电压(需低温度系数型号)。

三、稳压二极管的典型应用
电压基准电路
  • 设计要点

    • 选择低温度系数型号(如±2mV/℃)。

    • 配合缓冲器(如运放)提高驱动能力。


四、稳压二极管选型的关键参数
参数定义与选型规则公式/示例
稳压电压(Vz)反向击穿电压(需匹配目标稳压值)若需5V稳压,选Vz=5.1V的1N4733A
最大功耗(Pmax)允许的最大功率(需≥实际功耗)Pmax ≥ Vz × Iz_max(如500mW)
动态电阻(Rz)反向击穿区的等效电阻(越小稳压效果越好)Rz=5Ω(I=10mA时,ΔVz=50mV)
温度系数(TC)电压随温度的变化率(高精度场景需低TC)TC=±0.05%/℃ → 温度每升1℃,Vz变化0.5mV
反向漏电流(Ir)未击穿时的微小电流(高温下可能增大)25℃时Ir=5μA,100℃时Ir=50μA

五、选型注意事项
1. 限流电阻设计
  • 最小电流保障:确保Iz ≥ Iz_min(如5mA),防止脱离稳压区。

  • 最大电流限制:Iz_max ≤ Pmax / Vz(如500mW/5.1V≈98mA)。

2. 热管理
  • 结温计算
    Tj = Ta + (P × Rθja)
    *(Ta:环境温度;Rθja:热阻,如200℃/W)*

    • 示例:Ta=50℃,P=0.5W → Tj=50+0.5×200=150℃(需Tj_max≥150℃)。

3. 精度与稳定性
  • 高精度场景:选低TC(如BZX85C5V1,TC=±5mV/℃)。

  • 宽温应用:选择温度补偿型稳压管(如LM385)。

4. 封装选择
  • 小功率:DO-35(如1N4733A,0.5W)。

  • 大功率:DO-41(如1N5349B,5W)。


六、主流厂商及型号推荐
厂商典型型号关键参数适用场景
ON Semi1N4733AVz=5.1V,Pmax=1W,TC=±5%通用稳压
VishayBZX85C5V1Vz=5.1V,Pmax=1.3W,TC=±2mV/℃高精度基准
STMicroLM4040Vz=2.5V~10V,精度±0.1%精密参考电压
Diodes IncDDZ9V1Vz=9.1V,Pmax=500mW,SOD-123封装小尺寸应用

七、设计案例:5V稳压电源
  1. 需求:输入电压12V±3V,负载电流10mA。

  2. 选型

    • 稳压管:1N4733A(Vz=5.1V,Pmax=1W,Iz_min=5mA)。

    • 限流电阻
      R = (15V - 5.1V) / (5mA + 10mA) = 9.9V / 15mA ≈ 660Ω → 选680Ω

    • 电阻功率
      P_R = (15V - 5.1V)² / 680Ω ≈ 0.13W → 选0.25W电阻

  3. 验证

    • 最大电流Iz_max = (15V - 5.1V) / 680Ω ≈ 14.6mA < 1W/5.1V≈196mA(安全)。


八、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输出电压不稳

    • 原因:Iz不足或Rz过大。

    • 解决:减小限流电阻或换低Rz型号。

  2. 二极管过热

    • 原因:功耗超限(如输入电压过高)。

    • 解决:增大限流电阻或选更高Pmax型号。

  3. 基准电压漂移

    • 原因:温度变化影响。

    • 解决:选温度补偿型稳压管(如LM385)。


九、总结

稳压二极管选型需关注Vz、Pmax、Rz和TC四大核心参数:

  1. 电压匹配:Vz需精准满足电路需求。

  2. 功率余量:确保实际功耗≤Pmax。

  3. 动态性能:Rz越小,负载调整率越好。

  4. 温度影响:高精度场景需低TC型号。

设计箴言

“稳压先选Vz,功率算清楚;
动态电阻小,温度要稳住。”


:具体设计请参考数据手册并结合实际测试验证。

相关文章:

  • 文件有几十个T,需要做rag,用ragFlow能否快速落地呢?
  • Excel/WPS表格中图片链接转换成对应的实际图片
  • AI对话高效输入指令攻略(三):使用大忌——“AI味”
  • 发布事件和Insert数据库先后顺序
  • 头歌实训之SQL视图的定义与操纵
  • 聚类算法(K-means、DBSCAN)
  • 基于mybatis与PageHelper插件实现条件分页查询(3.19)
  • iOS中使用AWS上传zip文件到Minio上的oss平台上
  • 使用Matlab工具将RAW文件转化为TXT文件,用于FPGA仿真输入
  • 用Mac M4构建多架构Docker镜像指南
  • 若依框架免登陆、页面全屏显示、打开新标签页(看板大屏)
  • neo4j-community-3.5.5-unix.tar.gz安装
  • SpringBoot + Vue 实现云端图片上传与回显(基于OSS等云存储)
  • map和set封装
  • 开源身份和访问管理(IAM)解决方案:Keycloak
  • 信息收集之hack用的网络空间搜索引擎
  • 快速搭建 Cpolar 内网穿透(Mac 系统)
  • Spark-SQL连接Hive全攻略
  • 基础服务系列-Jupyter Notebook 支持JavaScript
  • 解决使用hc595驱动LED数码管亮度低的问题
  • 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上市:对标宝马MINI,预期贡献10%销量
  •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三周年,外交部介绍有关情况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
  • 新华社经济随笔:把握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 喝水呛咳?帕金森患者的吞咽障碍看这一篇就够了
  • 西北政法大学推无手机课堂,有学生称要求全交,学校:并非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