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算法--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

一、原理介绍

最小二乘法大约是1795年高斯在其著名的星体运动轨道预报研究工作中提出的。后来,最小二乘法成为了估计理论的基石。最小二乘法由于原理简明、收敛较快、易于编程实现等特点,在系统参数估计中应用相当广泛。

其基本原理为:

改写为递推的形式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则如下:

在启动上述递推公式时需要确定初值P(0),θ(0),一般直接令

式中,a为充分大的正实数,ε为零向量或充分小的正实向量

递推最小二乘法算法步骤

(1)设置初始值P(0),θ(0),输入初始数据,

(2)采样当前y(k)和∮(k);

(3)利用递推形式的最小二乘公式依次计算K(k)、P(k)、θ(k);

(4)k→k+1,返回第(2)步,继续循环。

网上有很多具体实现方法,比如

但是这种单用电机d轴电压公式辨识两个电气参数的方法,在实际搭建过程中会出现两个参数无法收敛到实际值的情况,我个人理解中这两个参数任意变化,只要满足这个等式,那么就是对的,那怎么能确定两个值收敛到实际值呢,如果一个增大一个减小,最后应该等式也是成立的。

所以在本仿真中,采用分布辨识的方法,即固定等式中其他参数,辨识一个参数,依次辨识出所有参数,这样意味着在不清楚电机部分电气参数的情况下,无法从零辨识出所有参数,更加适用于已经离线辨识了电气参数,用在线辨识对容易变化的参数进行辨识,毕竟电气参数一般情况下也不会突变,比如电阻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电感随电流饱和等。

那下面分别给出SPMSM辨识电阻、电感、转子磁链,以及IPMSM辨识电阻、dq轴电感、转子磁链的仿真波形。

二、仿真模型

在MATLAB/simulink里面验证所提算法,搭建MRAS辨识SPMSM电阻、电感和转子磁链仿真。采用和实验中一致的控制周期1e-4,电机部分计算周期为1e-6。仿真模型如下所示:

 

2.1 电阻辨识

2.2 电感辨识

2.3 转子磁链辨识

算法控制步长为1e-4,电阻辨识精度97.6%,电感辨识精度99%,转子磁链辨识精度99.8%

接下来,在MATLAB/simulink里面验证所提算法,搭建MRAS辨识IPMSM电阻、dq轴电感和转子磁链仿真。采用和实验中一致的控制周期1e-4,电机部分计算周期为1e-6。仿真模型如下所示:

2.4 电阻辨识

 

2.5 dq轴电感辨识

d轴电感

q轴电感

2.6 转子磁链辨识

算法控制步长为1e-4,电阻辨识精度99.8%,d轴电感辨识精度98%,q轴电感辨识精度99.8%,转子磁链辨识精度99.9%

总体来说,RLS参数辨识实现并不复杂,如果不加遗忘因子,基本不需要调试,代入即可运行。个人感觉RLS类似一种开环估计,并且收敛速度较慢。本次仿真并无直接参考文献,更多是验证对RLS的理解。

相关文章:

  • 让专业更轻盈,让启蒙更智能——特伦斯便携钢琴V30Pro
  • Stable Diffusion 制作角色三视图
  • HXBC编译相关错误
  •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核心驱动力
  • 影刀RPA - 简单易用且功能强大的自动化工具
  • wkhtmltopdf - HTML转PDF/图像命令行工具
  • CSS字体
  • 爬虫学习——Item封装数据与Item Pipeline处理数据
  • 基于 Vue,使用Vuex 或事件总线实现跨组件通信
  • Discuz!与DeepSeek结合:打造智能论坛,提升用户体验与运营效率
  • Go语言中的Context
  • 模拟车辆变道 python 可视化
  • MCP实践第一步--磕磕碰碰搭环境
  • Precision Machine Dynamics/Mechatronics Design - 6
  • 20242817李臻《Linux⾼级编程实践》第8周
  • 精准评估机器学习模型:从混淆矩阵到核心指标的深度解析+面试常见问题及解析(看这篇就够了)
  • Emacs入门篇2:安装evil插件以便vi老用户可以使用VI快捷键来快速使用Emacs
  • 笔记:react中 父组件怎么获取子组件中的属性或方法
  • 进程和线程(1)
  • RIP动态路由,实现两台PC互通三个路由器,两台电脑
  • 体坛联播|皇马补时绝杀毕尔巴鄂,利物浦最快下轮即可夺冠
  • 央视网评论员:婚约不是性许可——山西订婚强奸案背后的性教育盲区
  • 网络社群的早期历史及其启示
  • 寒武纪一季度营收猛增42倍,净利3.55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 译者手记|如何量化家庭历史
  • 释新闻|加州诉特朗普政府:美国最大经济体为何打响关税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