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补给策略
赛前准备
-
饮食 :赛前一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饭、面条、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赛前 2 - 3 小时可适量进食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香蕉等,为比赛储备能量。
-
装备 :准备适合比赛的鞋子和服装,确保穿着舒适,避免因装备问题导致不适或影响比赛发挥。同时,准备好赛中所需的补给品,如能量胶、香蕉、盐丸、运动饮料等,并将它们合理放置在运动背包或腰包中,方便在比赛过程中随时取用。
赛中补给
能量补给
-
能量胶 :起跑前 15 - 30 分钟吃 1 根能量胶。之后每隔 30 - 45 分钟补充 1 根,例如在比赛开始的第 7.5公里、15公里、20公里、25公里、30公里、35公里、40公里等距离点分别补充 1 根,确保身体持续获得能量供应,维持血糖稳定。
-
香蕉 :可在比赛前半程适当补充香蕉。香蕉富含钾元素,有助于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还能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
-
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根据个人口味和消化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可适量补充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能量胶属于快碳,不够持久,补充其他碳水有利于持久供能。
水分补给
-
定时饮水 :逢站必补,根据个人情况可适当调整饮水量,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小口、多次为原则。例如在 5 公里、10 公里、15 公里等补给点都进行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防止脱水。
-
运动饮料 :逢站必补,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钠、钾、钙、镁等电解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预防因电解质流失过多而导致的头晕、心慌等症状。
电解质补给
-
盐丸 :补水时随机补充。最好10公里补一次(10公里1粒、20公里1粒、30公里1粒、35公里1粒)适量补充盐丸,以补充钠、钾等电解质,防止电解质失衡。
赛后补给
-
及时补充能量和电解质 :比赛结束后,尽快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如喝运动饮料、吃能量棒、香蕉、面包等,有助于恢复体力和修复肌肉。同时,继续补充盐丸或电解质饮料,以进一步平衡身体电解质。
-
充分休息和恢复 :比赛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疲劳和紧张。之后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在接下来的 1 - 2 天内,继续合理饮食,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机能的全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