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之认识DDD
一、DDD是什么?
领域驱动设计(DDD) 做为一种软件工程的方法论,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质量的软件,或者说任何工程的设计都需要方法论,不论是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比如没有方法论的情况下楼是可以盖起来的,或许整个楼道和窗户上挂满了电话线、闭路线、电线?下水道隔三差五就堵了?某一户跳闸了导致整个楼都停电了?那么盖楼前是否有好的方法论去建模呢?
不论任何行业的工程设计都因该使用正确的方法论去设计。任何行业的方法论也离不开八个字分而治之、拥抱变化
。如果和城市的设计、建筑的设计相比较,我认为软件的设计会更复杂,软件的迭代和变化周期更快,也意味着我们更需要好的方法论。
字面上的领域模型并不抽象,可以理解为uml建模中的对象,它有什么属性?它有什么行为?那么就可以把它规划成某个领域的概念。
DDD 是一个分而治之的过程,是一系列分而治之的方法论。
如何把一个公司的领域划分成多个子域,比如教育公司会划分成作业子域、课程子域。电商可能会划出商品子域、物流子域。如何为每个子域划分出多个实体、聚合、服务,如何每一个实体和聚合设计它们的事件,如何为每一个实体设计它们的仓库。这就是DDD要做的事情!
二、贫血和充血模型
2.1 贫血模型
贫血模型,所谓的贫血模型是在定义对象时,指定以对象的属性信息,却没有对象的行为信息。
比如,定义Employee对象会包含id,name,age,sex,role,phone等信息,最后再通过添加一些对象属性的get/set方法来赋值取值操作。
这些贫血对象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义为只能包含数据,不能加入领域逻辑;所有的业务逻辑是放在所谓的业务层(xxxService, xxxManager对象中),需要使用这些模型来传递数据。
2.2 充血模型
充血模型,在定义对象时不但包含对象的属性信息,还包括对象的行为信息。所以充血模型是一种有行为的模型,模型中状态的改变只能通过模型上的行为来触发,同时所有的约束及业务逻辑都收敛在模型上。
2.3 贫血模型和充血模型的区别
1)贫血模型是事务脚本模式,贫血模型相对简单,模型上只有数据没有行为,业务逻辑由xxxService、xxxManger等类来承载,相对来说比较直接,针对简单的业务,贫血模型可以快速的完成交付,但后期的维护成本比较高,很容易变成我们所说的面条代码。
2)充血模型是领域模型模式,充血模型的实现相对比较复杂,但所有逻辑都由各自的对象来负责,职责比较清晰,方便后期的迭代与维护。充血模型更加符合现实中的对象,因为一个员工在现实世界里不只有姓名,年龄,电话等,还可以工作,吃饭,睡觉等行为,只有属性信息的对象不是一个完整的对象。
面向对象设计主张将数据和行为绑定在一起也就是充血模型,而贫血领域模型则更像是一种面向过程设计,很多人认为这些贫血领域对象是真正的对象,从而彻底误解了面向对象设计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