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甘油(灭菌)保存菌液以及10%甘油(普通)保存蛋白的原理及操作-实验操作系列-010
01 甘油保菌实验原理
1. 渗透压调节
甘油作为渗透压调节剂,能显著降低水的结冰温度,防止低温环境中细菌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冰晶会破坏细胞膜,从而损伤细胞的完整性。甘油能够减少冰晶的生成,维持细胞结构的稳定,保护细胞免受低温伤害。
2. 抗氧化保护
低温条件下,细菌细胞容易遭受氧化损伤,导致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降解。甘油可以与细胞内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保护层,减少氧化损伤,防止细胞成分的降解,保持细胞的稳定性和活性。
3. 提供能量与碳源
在低温环境中,细菌的新陈代谢减缓,能量储备减少。甘油作为有机碳源和能量供应物质,能够为细菌提供所需的营养,维持其活力和存活,确保细菌在低温下依然保持一定的生理活性。
一、实验步骤
1. 实验准备
-
工具准备与灭菌:准备镊子、EP管、移液枪头等工具,并通过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处理(121℃,持续15-20分钟)。灭菌后,将工具放置在无菌操作台上待用。
2. 甘油保存液配制
-
甘油保存液制备:根据实验需求,将甘油稀释至适宜浓度(如50%)。具体操作是将等体积的甘油与蒸馏水混合,逐滴加入甘油,轻轻搅拌以避免泡沫产生。最终得到的50%甘油水溶液需在无菌条件下保存,备用。这一步和上面一样,高压灭菌,但是瓶口不能拧紧防止爆炸!!!
3. 菌种培养
-
菌种接种与培养:将待保存的菌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对于一般细菌使用普通肉汤培养基,而对于要求较高的菌株(如链球菌、奈瑟氏菌)则使用专用培养基。根据菌种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确保菌种达到适宜的生长浓度。
4. 甘油保存液与菌液混合
-
混合甘油保存液与菌液:待菌液培养至适当浓度后,按照比例(如1:1)将甘油保存液与菌液混合。混合时需摇匀或轻轻吹打,确保甘油均匀包裹细菌细胞,提供有效的保护。
5. 分装与保存
-
分装与标记:将混合好的甘油菌液分装至EP管中(如500μL或1mL),并在EP管上标注菌种名称、保存日期、稀释比例等信息,方便后续管理。
-
保存条件:将分装好的EP管放入超低温冰箱中保存,依据菌种特性选择适宜保存温度(如-20℃、-70℃或-80℃),以有效抑制细菌代谢,延长保存时间。
02 蛋白质保存中甘油浓度的选择
甘油在蛋白质保存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冷冻保护剂,它能够保护蛋白质在低温条件下保持稳定性。选择合适的甘油浓度至关重要,以下是保存蛋白时常用的甘油浓度及其相关原因:
1. 常用甘油浓度
-
10%-20%甘油:这是一种常见的保存浓度,适用于短期存储蛋白质(通常用于-20°C保存)。这个浓度足以在常规冷冻保存过程中防止蛋白质聚集或析出,同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
50%甘油: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蛋白质,通常会使用50%甘油溶液。这种浓度可以有效避免低温下冰晶形成,减少蛋白质损伤,适合用于-80°C或超低温环境中长期保存。
2. 甘油的保护作用
-
防止冰晶形成:甘油通过降低水的冰点,防止在低温下形成冰晶,从而减少对蛋白质的物理损伤。
-
保护蛋白质结构:甘油能够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保护层,防止蛋白质在冷冻过程中发生变性或聚集。
-
维持蛋白质活性:适当浓度的甘油可以有效维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确保其在复溶后仍然具备活性。
一、蛋白质保存的基本步骤
1. 实验准备
-
工具准备与灭菌:准备离心管、移液枪头等工具,所有器具需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2. 甘油保存液配制
-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甘油浓度(如10%-50%),将甘油和蒸馏水按比例混合,确保溶解均匀。混合过程中避免泡沫的产生。这里的甘油不用灭菌处理!!!
3. 蛋白质与甘油溶液混合
-
将待保存的蛋白质与甘油保存液按照适当比例混合。混合时轻轻摇匀或使用移液枪,确保甘油均匀分布于蛋白质溶液中。
4. 分装与保存
-
将混合好的蛋白质溶液分装至离心管中,并在管上标明蛋白质名称、保存日期及甘油浓度等信息。采用液氮速冻之后保存,保存时应选择适当的低温环境(-20°C或-80°C)以确保蛋白质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