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RM架构的微控制器总线矩阵仲裁策略

在 ARM 架构的微控制器(MCU)中,总线矩阵的 仲裁策略(Arbitration Policy) 是决定多个主设备(如 CPU、DMA、高速外设等)访问共享从设备(如内存、外设)顺序的核心机制。合理的仲裁策略能平衡系统性能、实时性和公平性。以下是总线矩阵仲裁策略的详细说明:


1. 常见仲裁策略

总线矩阵的仲裁器(Arbiter)通常支持以下策略:

(1) 固定优先级(Fixed Priority)
  • 机制
    每个主设备被分配一个固定的优先级等级(通常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当多个主设备请求同一从设备时,仲裁器始终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主设备。
  • 特点
    • 优势:确定性高,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严格的场景(如中断响应、高速数据传输)。
    • 缺点:低优先级主设备可能因长期无法获得总线使用权而“饥饿”(Starvation)。
  • 应用场景
    • DMA 传输优先于 CPU 后台任务。
    • 关键外设(如 Ethernet、USB)优先访问内存。
(2) 轮询优先级(Round-Robin)
  • 机制
    主设备按顺序依次获得总线访问权限,确保公平性。仲裁器循环遍历所有请求的主设备,每次分配一个时间片或单次传输机会。
  • 特点
    • 优势:避免单一主设备独占总线,适合多主设备均衡负载。
    • 缺点:可能增加高优先级任务的延迟。
  • 应用场景
    • 多个 DMA 通道并行传输数据(如 ADC、UART、SPI 同时工作)。
    • 多核系统中各核公平访问共享资源。
(3) 动态优先级(Dynamic Priority)
  • 机制
    优先级根据实时条件动态调整,例如:
    • 等待时间:长时间未获得总线的主设备优先级提升。
    • 任务紧急度:由软件或硬件事件(如中断)触发优先级变更。
    • 带宽需求:高带宽主设备临时获得更高优先级。
  • 特点
    • 优势:灵活适应复杂场景,兼顾效率和公平性。
    • 缺点:硬件复杂度高,需额外逻辑支持。
  • 应用场景
    • 混合关键性任务系统(如汽车电子中安全关键任务优先)。
    • 动态负载调整(如突发数据传输时临时提升优先级)。

相关文章:

  • 【Android】四大组件之Activity
  • Java 中 ConcurrentHashMap 1.7 和 1.8 之间有哪些区别?
  • 【补题】Codeforces Global Round 20 F1. Array Shuffling
  • Unity-Shader详解-其一
  • LabVIEW 工业产线开发要点说明
  • 深入理解TransmittableThreadLocal:原理、使用与避坑指南
  • 职业教育新形态数字教材的建设与应用:重构教育生态的数字化革命
  • html初识
  • 【JavaScript】自增和自减、逻辑运算符
  • LeetCode热题100——70. 爬楼梯
  • SQL盲注问题深度解析与防范策略
  • Python 第 11 节课 - string 与 random 的方法
  • 《Vue3学习手记5》
  • 科学养生,开启健康生活新方式
  • 【Flume 】Windows安装步骤、配置环境
  • 深度解析责任链Filter模式:构建灵活可扩展的请求处理管道
  • ngrok 内网穿透技术系统性文档
  • MES系列-MOM(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制造运营管理)
  • Eclipse 插件开发 2
  • 深入解析Dify中的文本清洗处理器:CleanProcessor详解
  •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 在上海生活8年,13岁英国女孩把城市记忆写进歌里
  • 六部门: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 快捷公寓单间不足5平方米?公寓方:预订平台图片只是参考,已退房款
  • 泰山景区管委会:未经审核同意不得擅自举办竞速类登山活动
  • 经济日报:上海车展展现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