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架设作业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安全操作规程?
登高架设作业是指在高处从事脚手架、跨越架架设或拆除的作业。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 脚手架作业
- 搭建各类脚手架,如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为建筑施工、设备安装、高处维修等作业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
- 对脚手架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并处理脚手架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杆件变形、连接松动等。
- 在施工完成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拆除脚手架,避免拆除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 跨越架作业
- 在电力、通信、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中,为了跨越障碍物(如河流、道路、铁路等),需要搭建跨越架,使施工线路或设备能够安全通过。
- 对跨越架进行设计、计算和选型,根据跨越的对象、跨度、高度等因素,确定跨越架的结构形式和材料规格。
- 负责跨越架的搭建、拆除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护,确保跨越架在施工期间能够承受各种荷载,保障施工安全和跨越设施的正常运行。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以下是一些登高架设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前
-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 作业前应认真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等,确保其完好无损且符合安全标准。
- 对施工所需的材料、工具进行检查,如脚手架杆件、扣件、脚手板等,严禁使用有缺陷或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工具。
- 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对作业环境进行安全评估,清除作业区域内的障碍物,设置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作业中
-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脚手架或跨越架的架设作业,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方案。
- 脚手架的基础必须坚实、平整,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或底座,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 架设过程中,应按规定设置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等加固措施,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 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点必须牢固可靠。在高处传递材料、工具时,应使用绳索或工具袋,严禁抛掷。
- 脚手架上的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脚手板的两端应固定牢固。
- 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登高架设作业时,应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触电事故发生。若需在电力线路下方作业,必须先停电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 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暴雨、浓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登高架设作业,并对已架设的部分进行检查和加固,防止发生坍塌事故。
作业后
- 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将剩余的材料、工具整理归位,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 对架设好的脚手架或跨越架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交付使用。
-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脚手架或跨越架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遇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后,应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其安全性。
- 拆除脚手架或跨越架时,应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自上而下逐步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除的材料应及时吊运或传递至地面,不得随意抛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