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坐标轴与刻度优化指南(字体、角度、格式处理)
目录
🎯 为什么要优化坐标轴与刻度?
🧩 1. 坐标轴标题的优化(Axis Labels)
(1)设置标题字体和字号
小提示:
📚 2. 刻度文本(Axis Text)美化
(1)字号与字体统一
(2)刻度角度旋转(防止拥挤)
🛠️ 3. 控制坐标轴刻度范围与间隔
(1)限制坐标轴范围
🧬 4. 高级细节:科学计数法与格式定制
✨ 整体小总结:坐标美化三原则
📦 练习任务
🚀 预告:第9讲
一张好图,从“坐标轴细节”开始出彩。
无论是散点图、折线图,还是箱线图,坐标轴都是读者首先注意到的部分。
优秀的科研配图,刻度规范、标签清晰、字体美观,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研究者的专业素养。
今天,让我们系统掌握坐标轴与刻度的美化与规范方法!
🎯 为什么要优化坐标轴与刻度?
-
提高读者理解效率
-
避免因误读而产生科学歧义
-
符合SCI期刊对图表规范的要求
-
让图表更加“养眼”,增强整体美感
简单来说:坐标细节,决定图表质感!
🧩 1. 坐标轴标题的优化(Axis Labels)
(1)设置标题字体和字号
在 ggplot2
中,可以使用 theme()
调整:
library(ggplot2)ggplot(mpg, aes(displ, hwy)) +geom_point() +labs(x = "发动机排量 (L)", y = "高速油耗 (mpg)") +theme(axis.title.x = element_text(size = 14, family = "Times New Roman", face = "bold"),axis.title.y = element_text(size = 14, family = "Times New Roman", face = "bold"))
小提示:
-
变量+单位,括号规范书写(如 L、mg/kg、℃)
-
英文中单位要用国际标准缩写(比如 m/s、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