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bus总线协议智能网关协议转换案例解析:提升系统兼容性
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是Modicon公司(现在的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ic)于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信而发表。Modbus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的业界标准(Defacto),并日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常用的连接方式
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是Modicon公司(现在的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于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信而发表。Modbus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的业界标准(De facto),并且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常用的连接方式。Modbus比其他通信协议使用的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有:
1. 公开发表并且无版权要求
2. 易于部署和维护
3. 对供应商来说,修改移动本地的比特或字节没有很多限制
Modbus允许多个 (大约240个)设备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进行通信,举个例子,一个测量温度和湿度的装置,并且将结果发送给计算机,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中,Modbus通常用来连接监控计算机和远程终端控制系统(RTU)
Modbus通信协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Modbus协议标准开放、公开发表且无版税要求。用户可以免费获取并使用Modbus协议,不需要交纳许可证费,也不会侵犯知识产权。
•Modbus协议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如RS232、RS485、TCP/IP等,还可以在各种介质上传输,如双绞线、光纤、红外、无线。
•Modbus协议消息帧格式简单、紧凑、通俗易懂。用户理解和使用简单,厂商容易开发和集成,方便形成工业控制网络。
•可靠性: Modbus 是最古老的工业自动化通信协议。它使用和编程简单,因此学习曲线较低。
•遗留基础设施:许多制造商在早期自动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Modbus 对于配置、DLR、节点、子站和其他基础设施非常友好,这些基础设施可能会被新的或更先进的协议所淘汰。
•快速部署: Modbus 可以轻松、立即集成到 SCADA和其他控制系统中
•灵活性: Modbus 已适应新兴技术。例如,Modbus TCP 可以通过话配器进行转换,以与LAN 和远程控制系统集成。它还可以利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云的平台。
•简单性:由于通信简单,因此可以轻松扩展到新技术。例如,Modbus TCP/P 由于指令集简单,部署速度很快。它还可以与以太网配合使用,无需添加芯片或板。
Modbus协议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Modbus协议用于连接PLC、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在智能建筑领域,Modbus协议则用于连接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空调、照明、安防等。此外,在能源管理系统中,Modbus协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于连接电表、水表、气表等计量设备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服务器。
Modbus-RTU协议
Modbus RTU 协议是一种开放的串行协议,广泛应用于当今的工业监控设备中。该协议使用 RS-232或RS-485 串行接口进行通信,并得到市场上几乎所有商业 SCADA、HM、OPC 服务器和数据采集 软件Q程序的支持。因此,很容易将 Modbus 兼容设备集成到新的或现有的监控应用程序中,并具有即时的软件支持。
ModbusRTU协议一般分为两种接口,一种是RS485,一种是RS232.看下图:
ModbusTCP通信概述
ModbusTCP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Modbus通信协议,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合了Modbus协议的简单性和以太网的高速传输能力。
ModbusTCP通信原理
1.通信架构
Modbus TC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架构:① 客户端(PLC/HMI)发起请求。
② 服务器(传感器/执行器)响应请求并提供所需数据或执行指令
2.数据帧结构
①事务处理标识符(Transaction ldentifier):匹配请求和响应。
②协议标识符(Protocolldentifier):通常为0,表示Modbus协议。
③ 长度字段(Length Field):指示后续数据的长度。
④单元标识符(Unit ldentifier):用于标识目标设备。
⑤功能码(Function Code):指示执行的操作,如读取、写入等
⑥ 数据域(Data Field): 包含实际传输的数据。
3.通信过程
① 请求: 客户端发送包含目标服务器地址、功能码和相关数据的请求帧。
② 响应: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根据功能码执行相应操作,并返回响应帧给客户端。
为什么需要 Modbus?
工业设备常来自不同厂商,使用私有协议(如西门子的 S7 协议、三菱的 CC-Link),导致 “设备孤岛”。Modbus 作为 通用协议,提供了统一的通信标准,使得不同品牌的设备无需定制开发即可互相通信,极大简化了系统集成难度,降低了成本。
关于ModbusRTU/TCP协议转换:
关于Modbus RTU/TCP协议转换:
Modbus从站网关介绍
ProfiNet从站转MODBUS TCP(主/从) 即JM-TCP-PN
Modbus TCP转CAN 即JM-CAN-TCP
Modbus TCP转CANopen 即JM-COP-TCP
Modbus TCP转Profibus DP从站 即JM-DPS-TCP
Modbus TCP转EtherNet/IP从站 即JM-EIP-TCP
Modbus TCP转EtherCAT从站 即 JM-ECT-TCP
Modbus TCP转CC-Link 从站 即JM-CCLK-TCP
Modbus TCP转CC-Link IE 从站 即JM-CCLKIE-TCP
Modbus TCP转DeviceNet从站 即JM-DNT-TCP
Modbus TCP转Profibus DP主站 即 JM-DPM-TCP
Profinet主站转Modbus TCP 即 JM-PNM-TCP
Modbus TCP转EtherNet/IP主站 即 JM-EIPM-TCP
Modbus TCP转EtherCAT主站 即 JM-ECTM-TCP
CC-Link IEFB主站转Modbus TCP 即JM-TCP-CCLKIEM
DeviceNet主站转Modbus TCP 即JM-TCP-DNTM
Modbus主站网关介绍
ProfiNet从站转MODBUS RTU 即JM-RTU-PN
Modbus RTU转Modbus TCP 即 JM-TCP-RTU
CC-Link 从站转Modbus RTU 即 JM-CCLK-RTU
DeviceNet转Modbus RTU 即 JM-RTU-DNTM
ProfiNet主站转MODBUS RTU 即JM-RTU-PNM
EtherNet/IP从站转MODBUS RTU 即JM-EIP-RTU
EtherCAT从站转MODBUS RTU 即 JM-ECT-RTU
EtherCAT主站转MODBUS RTU 即 JM-ECTM-RTU
CANopen从站转Modbus RTU 即 JM-COP-RTU
Modbus RTU转CAN 即 JM-CAN-RTU
CC-Link IEFB从站转Modbus RTU 即 JM-CCLKIE-RTU
DeviceNet从站转MODBUS RTU 即 JM-DNT-R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