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 类和对象(友元、内部类、匿名对像)

目录

一、前言

二、正文

1.友元

1.1友元函数的使用

1.1.1外部友元函数可访问类的私有成员,友员函数仅仅是一种声明,他不是类的成员函数。

1.1.2一个函数可以是多个类的友元函数

2.友元类的使用

2.1什么是友元类

2.2 友元类的关系是单向的,不具有交换性。

2.3 友元类关系不能传递。

3.内部类

3.1内部类的使用

3.1.1 由于内部类是一个独立的类,跟定义在全局相比,它只是受外部类类域限制和访问限定符限制,所以外部定义的对象不包含内部类。

3.1.2内部类默认是外部类的友元类

4.匿名对象

4.1匿名对象的应用场景


一、前言

昨天我们已经分享了类和对象中类型转换和static成员的知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

https://blog.csdn.net/yiqingaa/article/details/144066165

今天让我们在一起学习类和对象中的友元、内部类,和匿名对象吧。

二、正文

1.友元

  • 友元提供了一种突破类访问限定符封装的方式,友元分为:友元函数和友元类,在函数声明或者类声明的前面加friend,并且把友元声明放到一个类的里面。
  • 外部友元函数可访问类的私有和保护成员,友元函数仅仅是一种声明,他不是类的成员函数。
  • 友元函数可以在类定义的任何地方声明,不受类访问限定符限制。
  • 一个函数可以是多个类的友元函数。
  • 友元类中的成员函数都可以是另一个类的友元函数,都可以访问另一个类中的私有和保护成员。
  • 友元类的关系是单向的,不具有交换性,比如A类是B类的友元,但是B类不是A类的友元。
  • 友元类关系不能传递,如果A是B的友元,B是C的友元,但是A不是C的友元。
  • 有时提供了便利。但是友元会增加耦合度,破坏了封装,所以友元不宜多用。 

1.1友元函数的使用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我们的Print函数中系统爆出了警告,说A::_a1、A::_a2是不可访问的。那是因为_a1、_a2被限定符private给限制住了,在类外面无法访问类里面的私有成员(这里是_a1和_a2)那么我们如何在类外面定义的函数访问我们的私有成员呢?这里我们就可以借助我们的友元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friend void Print(const A& aa);//我们只需要把函数抄写一下放在类里面,然后前面加个friend就行。
	A(int a1 = 1, int a2 = 2)
	{
		_a1 = a1;
		_a2 = a2;
	}
private:
	int _a1;
	int _a2;
};
void Print(const A& aa)
{
	cout << aa._a1 << " " << aa._a2 << endl;
}
int main()
{
	A a;
	Print(a);
	return 0;
}

友元函数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定义在类外面的函数抄写一份到类里面,然后在函数前面加个friend就行了,friend+函数->友元函数(前提是这个函数定义在类外面,不然这么做其实无实际意义,毕竟如果这个函数是定义在类里面的,直接就可以调用私有成员。没必要多此一举)

  • 友员函数可以这么理解:之前我们是陌生人,我去你家里玩,私闯民宅这是违法的。不过现在我们是朋友了(我是你的友元函数,如上图中Print是类A的友元函数,即Print是A的朋友)那么我去你家玩,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 友元可以定义在类里面的任何地方,哪怕是定义在限制符private里面都没问题,不过个人建议放在类里面的第一行,易于让人知道:哦,你使用了友元函数(清晰明了)。

  • 1.1.1外部友元函数可访问类的私有成员,友员函数仅仅是一种声明,他不是类的成员函数。

如图所示,当我们想要通过  类名+::的方式去访问类中的公共成员的时候,只发现了类A的构造函数,而没有发现Print,这说明了友员函数仅仅只是一种声明,而非是这个类的成员函数。

  • 1.1.2一个函数可以是多个类的友元函数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
class A
{
public:
	friend void Print(const A& aa,const B& bb);//Print是A的盆友
	A(int a1 = 1, int a2 = 2)
	{
		_a1 = a1;
		_a2 = a2;
	}
private:
	int _a1;
	int _a2;
};
class B
{
public:
	friend void Print(const A& aa, const B& bb);//Print是B的盆友
	B(int b1 = 3, int b2 = 4)
	{
		_b1 = b1;
		_b2 = b2;
	}
private:
	int _b1;
	int _b2;
};
void Print(const A& aa,const B& bb)
{
	cout << aa._a1 << " " << aa._a2 << endl;
	cout << bb._b1 << " " << bb._b2 << endl;
}
int main()
{
	A a;
	B b;
	Print(a,b);
	return 0;
}

由上图可知,函数Print不仅是类A的盆友,同时也是类B的盆友。就像一个人可以是很多人的盆友一样,并不是独属于你的盆友。

2.友元类的使用

  • 2.1什么是友元类

定义:一个类可以将另一个类声明为它的友元类,被声明为友元的类将获得对原始类所有成员的访问权限,无论是私有、保护还是公有成员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
class A
{
public:
	friend class B;//这里我们直接让B整个类都是A的盆友,这样我们不仅在Fun1函数中能使用A中隐私变量,在Func2中也能使用A中隐私成员。
	A(int a1 = 1, int a2 = 2)
	{
		_a1 = a1;
		_a2 = a2;
	}
	void Func1()
			{
				cout<< _a1 << " " << _a2 << endl;
			}
private:
	int _a1;
	int _a2;
};
class B
{
public:
	B(int b1 = 3, int b2 = 4)
	{
		_b1 = b1;
		_b2 = b2;
	}
	void Func2(const A& aa)
	{
		cout << aa._a1 << " " << aa._a2 << endl;
	}
	void Func3(const A& aa)
	{
		cout << aa._a1 << " " << aa._a2 << endl;
	}
private:
	int _b1;
	int _b2;
};
int main()
{
	A a;
	B b;
	b.Func2(a);
	b.Func3(a);
	return 0;
}

就例如上图所示,如果我们想在B类中任意使用A中的私有成员(_a1和_a2)我们可以让B一整个类都成为类A的友元,这样我们不仅让类B中的Func1能访问到A中的私有成员(_a1和_a2),Func2中也能访问到A中的私有成员(_a1和_a2)。

  • 2.2 友元类的关系是单向的,不具有交换性。

比如A类是B类的友元,但是B类不是A类的友元,我们如果想要在A类中访问B中私有成员(_b1和_b2)就访问不到。

  • 2.3 友元类关系不能传递。

如果A是B的友元,B是C的友元,但是A不是C的友元。

可以理解为我是你的盆友,你是他的盆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和他就是盆友。

3.内部类

  • 如果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的内部,这个内部类就叫做内部类。内部类是一个独立的类,跟定义在全局相比,他只是受外部类类域限制和访问限定符限制,所以外部类定义的对象中不包含内部类。
  • 内部类默认是外部类的友元类。
  • 内部类本质也是一种封装,当A类跟B类紧密关联,A类实现出来主要就是给B类使用,那么可以考虑把A类设计为B的内部类,如果放到private/protected位置,那么A类就是B类的专属内部类,其他地方都用不了。 
3.1内部类的使用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A(int a1 = 1, int a2 = 2)
	{
		_a1 = a1;
		_a2 = a2;
	}
	void Func1()const
	{
		cout<< _a1 << " " << _a2 << endl;
	}
	class B
	{
	public:
		B(int b1 = 3, int b2 = 4)
		{
			_b1 = b1;
			_b2 = b2;
		}
		void Func2(const A&aa)
		{
			cout <<aa. _a1 << " " << aa._a2 << endl;
		}
			void Func3(const A& aa)
	{
		cout << aa._a1 << " " << aa._a2 << endl;
	}
	private:
		int _b1;
		int _b2;
	};
private:
	int _a1;
	int _a2;
};
class B
{
public:
	B(int b1 = 3, int b2 = 4)
	{
		_b1 = b1;
		_b2 = b2;
	}
private:
	int _b1;
	int _b2;
};
int main()
{
	A a;
	return 0;
}

上面就是我们简单的写了个内部类。类B被定义在类A的内部。

  • 3.1.1 由于内部类是一个独立的类,跟定义在全局相比,它只是受外部类类域限制和访问限定符限制,所以外部定义的对象不包含内部类。

看图可知,外部定义的对象a中没有类B,只有成员函数Fun1。

  • 3.1.2内部类默认是外部类的友元类

因为B被定义在A中,所以B是A的盆友,即在B中可以任意访问到A中的私有成员。

例如:B中的Func2和Func1都能访问到A的私有成员(_a1和_a2)。

4.匿名对象

  • 用类型(实参)定义出来的对象叫做匿名对象,相比之前我们定义的 类型 对象名(实参) 定义出来的叫有名对象。
  • 匿名对象生命周期只在当前一行,一般临时定义一个对象当前用一下即可,就可以定义匿名对象。 

如上图所示,就是有名对象和匿名对象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匿名对象的生命周期,只有该匿名对象创建的哪一行,一旦运行到下一行,该匿名对象就被销毁了。

4.1匿名对象的应用场景

匿名对象的使用主要是方便。例如:

我们只是想调用一下成员函数Func1:

  1. 创造有名对象a,再通过实例化对象a访问Func1,需要两行代码。如上图标号1。
  2. 直接创造匿名对象,直接访问Func1,只需要一行代码。如上图标号。

现在知道匿名对象的作用了吗,其实就是为了图方便,能写一行代码完成的事情,为什么要写两行呢,对吧。

三结言

本次博客的分享就到这呢,同学们咱们下次再见,拜拜喽。

相关文章:

  • c++第一课(基础c)
  • 【Python爬虫(55)】Scrapy进阶:深入剖析下载器与下载中间件
  • 服务器系统都更新到windowsserver2025了
  • 完美解决:.vmx 配置文件是由 VMware 产品创建,但该产品与此版 VMware Workstation 不兼容
  • 如何将 Excel 数据转换为 SQL 脚本:从入门到实战
  • 机器学习---KNN算法核心原理和思路分析
  • 【2025深度学习环境搭建-1】在Win11上用WSL2和Docker解锁GPU加速
  • 2023 年 6 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第 3 套)——解析版
  • 《Kali Linux从安装到武器化配置:打造你的数字军火库》
  • Qt常用控件之进度条QProgressBar
  • 调试无痛入手
  • 柠檬水找零(力扣860)
  • Mybatis-Plus使用page类实现分页查询
  • 基础dp——动态规划
  • AIGC-Stable Diffusion模型介绍
  • 数据库高安全—openGauss安全整体架构安全认证
  • GEE | 基于Landsat的1984-2024年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分析
  • 网络传输的七层协议
  • 7. 数组的动态创建
  • BFS(广度优先搜索)的理解与代码实现
  • 69岁朱自强被查,曾任南京地铁总经理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派驻地方和单位名单公布
  • 民生访谈|宝妈宝爸、毕业生、骑手……上海如何为不同人群提供就业保障
  • 2025上海车展的三个关键词:辅助驾驶、性价比,AI生态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等
  • 首映|《人生开门红》:段子背后都是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