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运算符

Python算数运算符

摘要:在本节中,你将学习如何使用Python算术运算符来执行数学运算。

在Python中,你使用算术运算符对数字执行数学运算。下表列出了Python中的所有算术运算符:

运算符描述ab示例结果
+加法52a + b7
-减法52a - b3
*乘法52a * b10
/除法(浮点数)52a / b2.5
//整除52a // b2
%取模(求余数)52a % b1
**幂运算(指数运算)52a ** b25

加(+)

加法运算符(+)可以让你将两个数字相加。你可以用它来计算数字的总和。例如:

a = 10
b = 3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

输出:

13

减(-)

减法运算符(-)可让你用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你可以用它来计算两个值之间的差。例如:

a = 10
b = 3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输出:

7

乘(*)

乘法运算符(*)可让你将两个数字相乘。你可以用它来计算面积、按比例缩放数字,以及进行财务计算。

a = 10
b = 3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输出:

30

除(/)

除法运算符(/)可让你用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并返回一个浮点数。你可以用它来计算平均值以及进行财务计算。例如:

a = 10
b = 3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输出:

3.3333333333333335

整除(//)

整除运算符(//)可让你进行整数除法运算,并返回一个不带小数部分的数字。例如:

a = 10
b = 3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输出:

3

取模(%)

取模运算符(%)可让你返回两个数相除后的余数。

a = 10
b = 3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输出:

1

你可以使用取模运算符来检查一个数是奇数(odd)还是偶数(even):

a = 101

if a % 2 == 1:
    print(f'{a} is odd.');
else:
    print(f'{a} is even.');

输出:

101 is odd.

你也可以使用%运算符来检查某一年是否为闰年(leap):

year = 2024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print(f"{year} is a leap year.")
else:
    print(f"{year} is not a leap year.")

输出:

2024 is a leap year.

幂(**)

幂运算符(**)将第一个数作为底数,以第二个数为指数进行乘方运算:

a = 10
b = 3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输出:

1000

你可以在科学计算和金融计算中使用幂运算符(**)。例如,你可以使用幂运算符来计算复利:

principal = 1000
interest_rate = 0.05
year = 2
amount = principal * (1 + interest_rate ) ** year

print(f"Total Amount: ${amount:,.2f}")

输出:

Total Amount: $1,102.50

总结

  • 使用Python算术运算符来执行数学运算。

Python赋值运算符

摘要:在本节中,你将学习如何使用Python赋值运算符为变量赋值。

赋值运算符

在Python中,你使用赋值运算符为变量赋值。例如,下面使用赋值运算符(=)将数字0赋值给变量count

count = 0

print(count)

输出:

0

你可以对一个变量进行计算,然后将结果再赋值给该变量,如下所示:

count = 0
count = count + 1

print(count)

输出:

1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0赋值给变量count,然后将它的值增加1,并把结果再赋值给变量count

请注意,下面表达式中的=是赋值操作,而不是相等比较:

count = count + 1

在Python中,用于比较两个值的相等运算符是==。你将在比较运算符教程中学习到它。

复合赋值运算符

在编程中,我们常常希望简洁地表达我们的想法。例如,你可以使用复合赋值运算符+=,一步完成对count变量的递增操作,并将结果重新赋值给该变量:

count = 0
count += 1

print(count)

输出:

1

在这个例子中,运算符+=将变量count的值加1,然后把结果再赋值给该变量:

count += 1

这等价于:

count = count + 1

以下是Python中常见的复合赋值运算符:

运算符描述ab示例等同于结果
+=相加并赋值52a += ba = a + b7
-=相减并赋值52a -= ba = a - b3
*=相乘并赋值52a *= ba = a * b10
/=相除并赋值52a /= ba = a / b2.5
//=整除并赋值52a //= ba = a // b2
%=取模并赋值52a %= ba = a % b1
**=求幂并赋值52a **= ba = a ** b25
加等(+=)

加法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将一个值加到一个变量上,然后把结果再赋值给该变量。例如:

count = 0
count += 1  # Same as: count = count + 1

print(count)

输出:

1
减等(-=)

减法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从一个变量中减去一个值,然后将结果重新赋值给该变量:

quantity = 5
quantity -= 2  # Same as: quantity = quantity- 2

print(quantity)

输出:

3
乘等(*=)

乘法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将一个数与变量相乘,然后将结果重新赋值给该变量:

a = 10
a *= 2  # Same as: a = a * 2

print(a)  # Output: 20

输出:

20
除等(/=)

除法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进行除法运算并将结果赋值回去:

amount = 25
amount /= 2 # same as amount = amount / 2

print(amount)

输出:

12.5
整除等(//=)

整除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执行整数除法运算,并将结果重新赋值。

amount = 10
amount //= 3  # Same as: amount = amount // 3

print(amount)

输出:

3
取模等(%=)

取模并赋值运算符(%=)计算余数并将其赋值给一个变量:

amount = 10
amount %= 3

print(amount)

输出:

1
幂等(**=)

幂运算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对一个数进行乘方运算,然后将结果重新赋值:

a = 2
a **= 3  # Same as: a = a ** 3
print(a)

输出:

8

总结

  • 使用赋值运算符(=)为变量赋值。
  • 使用复合赋值运算符,一步完成计算并将结果赋值给变量。

Python比较运算符

摘要:在本节中,你将了解 Python 的比较运算符,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比较两个值。

比较运算符简介

在编程中,你常常需要将一个值与另一个值进行比较。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使用比较运算符。

Python 有六个比较运算符,具体如下:

  • 小于(<
  • 小于或等于(<=
  • 大于(>
  • 大于或等于(>=
  • 等于(==
  • 不等于(!=

这些比较运算符对两个值进行比较,并返回一个布尔值,即要么是 True,要么是 False

你可以使用这些比较运算符来比较数字和字符串。

小于运算符(<)

小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小于右边的值,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以下示例使用小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x = 10
y = 20

result = x < y
print(result)

result = x > y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当你对数字使用小于运算符时,这是相当明显(容易理解)的。

下面的示例使用小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字符串:

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

result = 'banana' < 'apple'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表达式 'apple' < 'orange' 返回 True,因为单词apple 中的字母 a 在单词 orange 中的字母 o 之前。

同样地,'banana' < 'apple' 返回 False,因为字母b 在字母a 之后。

下面的示例展示了如何对变量使用小于运算符:

x = 10
y = 20

result = x < y
print(result)

result = y < x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小于等于运算符(<=)

小于或等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小于或等于右边的值,它就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以下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小于或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

result = 10 <= 20
print(result)

result = 30 <= 3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True
True

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小于或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变量的值:

x = 10
y = 20

result = x <= y
print(result)

result = y <= x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大于运算符(>)

大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大于右边的值,它就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这个示例使用大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10
print(result)

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

result = 10 > 2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False

这个示例使用大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

result = 'orange' > 'apple'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True

大于等于运算符(>=)

大于或等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大于或等于右边的值,它就会返回 True。否则,就会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以下示例使用大于或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10
print(result)

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

result = 10 >= 2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True
False

以下示例使用大于或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字符串:

result = 'apple' >= 'apple'
print(result)

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

result = 'orange' >= 'apple'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True

等于运算符(==)

等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等于右边的值,它就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以下示例使用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10
print(result)

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True

下面的示例使用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字符串:

result = 'apple' == 'apple'
print(result)

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不等运算符(!=)

不等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不等于右边的值,它就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例如,下面使用不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

result = 20 != 10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True

下面的示例使用不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字符串:

result = 'apple' != 'apple'
print(result)

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True

总结

  • 比较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并返回一个布尔值,即要么为 True(真),要么为 False(假)。
  • Python 有六个比较运算符:小于(<)、小于或等于(<=)、大于(>)、大于或等于(>=)、等于(==)以及不等于(!=)。

Python逻辑运算符

摘要:在本节中,你将了解 Python 的逻辑运算符,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组合多个条件。

逻辑运算符简介

有时候,你可能想要同时检查多个条件。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

Python 有三个逻辑运算符:

  • 与(and
  • 或(or
  • 非(not

与运算符(and)

and(与)运算符用于检查两个条件是否同时都为 True(真):

a and b

如果两个条件都为真,它就返回 True(真)。而如果条件 ab 中有一个为假,它就返回 False(假)。

下面的示例使用 and(与)运算符来组合两个将价格与数字进行比较的条件:

price = 9.99
result = price > 9 and price < 1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结果为 True(真),因为价格大于 9 且小于 10。

下面这个示例返回 False(假),因为价格不大于 10。

price = 9.99
result =  price > 10 and price < 20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在这个示例中,条件 price > 10 返回 False(假),而第二个条件 price < 20 返回 True(真)。

下表展示了使用 and 运算符组合两个条件时的结果情况:

aba and b

只有当条件 a 和条件 b 都为真时,a and b 这个条件才会返回真。

或运算符(or)

and(与)运算符类似,or(或)运算符也用于检查多个条件。但只要单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为 True(真)或者两个条件都为 True(真)时,它就会返回 True(真):

a or b

下表展示了使用or运算符组合两个条件时的结果:

aba or b

只有当两个条件都为假时,or运算符才会返回假值。

下面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或”运算符:

price = 9.99
result =  price > 10 or price < 20
print(result)

在这个示例中,price < 20 返回 True(真),因此,整个表达式返回 True(真)。

下面这个示例返回 False(假),因为两个条件的计算结果都为 False(假):

price = 9.99
result =  price > 10 or price < 5
print(result)

非运算符(not)

not(非)运算符应用于单个条件。它会反转该条件的结果,即真会变为假,假会变为真:

not a

如果条件为 Truenot 运算符返回 False,反之亦然。

下表说明了 not 运算符的结果:

anot a

以下示例使用了 not 运算符。由于 price > 10 返回 False,因此 not price > 10 返回 True

price = 9.99
result = not price > 1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以下是另一个结合了 notand 运算符的示例:

price = 9.99
result =  not (price > 5 and price < 10)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在这个示例中,Python 按照以下顺序对条件进行求值:

首先,(price > 5 and price < 10) 求值为 True
其次,not True 求值为 False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称为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

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

当你在一个表达式中混合使用逻辑运算符时,Python 会按照称为“运算符优先级”的顺序对它们进行求值。

以下展示了 notandor 运算符的优先级:

运算符优先级
not
and
or

基于这些优先级,Python 会首先为优先级最高的运算符对操作数进行分组,然后为优先级较低的运算符对操作数进行分组,依此类推。

如果一个表达式中有几个优先级相同的逻辑运算符,Python 会从左到右对它们进行求值:

  • a or b and c 意味着 a or(b andc)
  • a and b or c and d 意味着 (a and b) or(c and d)
  • a and b and c or d 意味着 ((a and b) and c) or d
  • not a and b or c 意味着 ((not a) and b) or c

总结

  • 使用逻辑运算符来组合多个条件。
  • Python 有三个逻辑运算符:and(且)、or(或)和 not(非)。
  • 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notandor

相关文章:

  • MySQL存过
  • VirtualBox 无法枚举 USB 设备的问题
  • 力扣刷题HOT100——438.找到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异位词
  • DAY 44 leetcode 28--字符串.实现strStr()
  • 【技术文章的标准结构与内容指南】
  • GIC驱动程序分析
  • 自注意力的机制内涵和设计逻辑
  • 151. 反转字符串中的单词
  • AJAX原理与XMLHttpRequest
  • 榕壹云酒水定制系统:基于THinKPHP+MySQL+UniApp打造数字化时代的个性化购酒新体验
  • EasyCVR视频汇聚系统:AIoT+视频智能分析赋能食品安全生产全流程监管
  • golang-非orm数据库的操作与对比 database/sql、sqlx 和 sqlc
  • 鸿蒙开发-模块化-导入,导出模块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分论文:论信息系统项目的整合管理(银行数据仓库项目)
  • C#进阶学习(二)泛型及泛型约束的认识
  • day25 学习笔记
  • Python字符串split()函数完全指南
  • 【解决】bartender软件换网之后神秘变慢
  • 发票识别接口: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 “超级引擎”
  • 大数据学习栈记——MongoDB安装
  • 商务部:一季度社零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
  • 男粉丝咬伤女主播嘴后写的条子引争议:赔偿“十万元”还是“十5元”?
  • 不朽诗篇的现代重生,意大利音乐剧《神曲》将来华15城巡演
  • 41岁知名学者陈昊因病骤然离世,北大再发讣告缅怀
  • 细说汇率 ⑬ 美元进入“全是坏消息”阶段
  • 艺术家会怎么造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