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HAL实现DHT11采集温湿度
一、引言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温度数据的采集是一个常见的需求。DHT11 是一款低成本、易于使用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它可以同时测量温度和湿度,并通过单总线协议将数据传输给微控制器。STM32F407 是一款性能强大的 ARM Cortex - M4 内核微控制器,结合 STM32 的 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库,可以方便地实现与 DHT11 的通信,完成温度数据的采集。
二、DHT11 传感器介绍
2.1 基本特性
- 测量范围:温度范围为 0 - 50℃,湿度范围为 20 - 90% RH。
- 精度:温度精度为 ±2℃,湿度精度为 ±5% RH。
- 分辨率:温度和湿度的分辨率均为 1℃和 1% RH。
- 接口:单总线数字接口,通信简单。
2.2 引脚说明
DHT11 传感器通常有 4 个引脚,分别是 VCC(电源正极)、GND(电源负极)、DATA(数据传输线)和一个未使用的引脚。
2.3 数据格式
DHT11 一次传输 40 位数据,数据格式为:8 位湿度整数部分 + 8 位湿度小数部分 + 8 位温度整数部分 + 8 位温度小数部分 + 8 位校验和。在实际应用中,DHT11 的湿度小数部分和温度小数部分通常为 0。校验和用于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其值等于前 4 个 8 位数据之和的低 8 位。
三、DHT11 通信时序理解
3.1 起始信号
- 主机发送起始信号:STM32F407 作为主机,需要先发送一个起始信号来启动一次数据采集。主机将 DATA 引脚拉低至少 18ms,然后拉高 20 - 40μs。
- 传感器响应信号:DHT11 检测到起始信号后,会拉低 DATA 引脚 80μs 表示响应,然后再拉高 80μs 准备发送数据。
3.2 数据传输
- 数据位的表示:DHT11 通过 DATA 引脚的高低电平持续时间来表示数据位。高电平持续时间约为 26 - 28μs 表示逻辑 0,高电平持续时间约为 70μs 表示逻辑 1。
- 数据传输过程:DHT11 依次发送 40 位数据,主机需要在每个数据位的高电平期间进行采样,判断该位是逻辑 0 还是逻辑 1。
四、STM32F407 HAL 库配置
4.1 硬件连接
将 DHT11 的 VCC 引脚连接到 STM32F407 的 3.3V 电源,GND 引脚连接到地,DATA 引脚连接到 STM32F407 的一个 GPIO 引脚(例如 PA0)。
4.2 CubeMX 配置
- 创建新项目:打开 STM32CubeMX,选择 STM32F407 芯片型号,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 配置 GPIO:在 Pinout 视图中,将 PA0 引脚配置为 GPIO_Output 和 GPIO_Input(因为在通信过程中需要切换引脚的输入输出模式)。
- 配置时钟:根据需要配置系统时钟,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 生成代码:点击 “Project” -> “Generate Code” 生成基于 HAL 库的代码。
4.3 代码实现
4.3.1 定义宏和全局变量
#define DHT11_PIN GPIO_PIN_0
#define DHT11_PORT GPIOA
uint8_t dht11_data[5];
4.3.2 延时函数
由于 DHT11 的时序对延时要求较高,需要实现精确的延时函数。可以使用 SysTick 定时器来实现微秒级延时。
void delay_us(uint32_t us)
{
uint32_t start = SysTick->VAL;
uint32_t reload = SysTick->LOAD;
uint32_t ticks = us * (SystemCoreClock / 1000000);
while ((start - SysTick->VAL) % (reload + 1) < ticks);
}
4.3.3 发送起始信号
void dht11_start(void)
{
HAL_GPIO_WritePin(DHT11_PORT, DHT11_PIN, GPIO_PIN_RESET);
HAL_Delay(20); // 拉低至少18ms
HAL_GPIO_WritePin(DHT11_PORT, DHT11_PIN, GPIO_PIN_SET);
delay_us(30); // 拉高20 - 40μs
}
4.3.4 等待传感器响应
uint8_t dht11_wait_response(void)
{
uint8_t timeout = 0;
// 等待传感器拉低
while (HAL_GPIO_ReadPin(DHT11_PORT, DHT11_PIN) == GPIO_PIN_SET)
{
delay_us(1);
timeout++;
if (timeout > 100)
return 1; // 超时
}
timeout = 0;
// 等待传感器拉高
while (HAL_GPIO_ReadPin(DHT11_PORT, DHT11_PIN) == GPIO_PIN_RESET)
{
delay_us(1);
timeout++;
if (timeout > 100)
return 1; // 超时
}
return 0;
}
4.3.5 读取一位数据
uint8_t dht11_read_bit(void)
{
uint8_t timeout = 0;
// 等待高电平
while (HAL_GPIO_ReadPin(DHT11_PORT, DHT11_PIN) == GPIO_PIN_RESET)
{
delay_us(1);
timeout++;
if (timeout > 100)
return 0; // 超时
}
delay_us(40); // 等待40μs
if (HAL_GPIO_ReadPin(DHT11_PORT, DHT11_PIN) == GPIO_PIN_SET)
{
// 等待高电平结束
while (HAL_GPIO_ReadPin(DHT11_PORT, DHT11_PIN) == GPIO_PIN_SET)
{
delay_us(1);
timeout++;
if (timeout > 100)
return 0; // 超时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4.3.6 读取一个字节数据
uint8_t dht11_read_byte(void)
{
uint8_t byte = 0;
uint8_t i;
for (i = 0; i < 8; i++)
{
byte <<= 1;
byte |= dht11_read_bit();
}
return byte;
}
4.3.7 读取 DHT11 数据
uint8_t dht11_read_data(void)
{
uint8_t i;
uint8_t checksum;
dht11_start();
if (dht11_wait_response())
return 1; // 响应超时
for (i = 0; i < 5; i++)
{
dht11_data[i] = dht11_read_byte();
}
checksum = dht11_data[0] + dht11_data[1] + dht11_data[2] + dht11_data[3];
if (checksum != dht11_data[4])
return 1; // 校验和错误
return 0;
}
4.3.8 主函数
int main(void)
{
HAL_Init();
SystemClock_Config();
MX_GPIO_Init();
while (1)
{
if (dht11_read_data() == 0)
{
uint8_t temperature = dht11_data[2];
// 处理温度数据
// ...
}
HAL_Delay(2000); // 每2秒采集一次数据
}
}
五、代码解释
5.1 延时函数
delay_us
函数使用 SysTick 定时器来实现微秒级延时。通过计算 SysTick 定时器的计数值和时钟频率,实现精确的延时。
5.2 起始信号发送
dht11_start
函数将 DATA 引脚拉低至少 18ms,然后拉高 20 - 40μs,启动一次数据采集。
5.3 响应等待
dht11_wait_response
函数等待 DHT11 的响应信号,检测 DATA 引脚的高低电平变化。如果超时,则返回错误。
5.4 数据读取
dht11_read_bit
函数读取一位数据,通过检测高电平的持续时间判断该位是逻辑 0 还是逻辑 1。dht11_read_byte
函数读取一个字节数据,通过循环调用 dht11_read_bit
函数实现。
5.5 数据校验
dht11_read_data
函数读取 40 位数据,并计算校验和。如果校验和不匹配,则返回错误。
六、注意事项
- 电源稳定性:DHT11 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建议在 VCC 和 GND 之间添加一个 0.1μF 的去耦电容。
- 通信速率:DHT11 的通信速率较低,建议每次采集数据的间隔时间不少于 2 秒。
- 抗干扰: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导致数据读取错误。可以通过增加滤波电容、使用屏蔽线等方式提高抗干扰能力。
七、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基于 STM32F407 HAL 库实现 DHT11 温度数据的采集。理解 DHT11 的通信时序是实现数据采集的关键,通过精确的延时和引脚操作,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读取。同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电源稳定性、通信速率和抗干扰等问题,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有不懂的可以留言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