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LM做逻辑推理题 - 三人贴纸条游戏

题目: 

小明的三个同学来找小明玩,小明说:“咱们做个游戏吧。”其他三人表示同意。小明在他们三人的额头上各贴了一个的纸条,纸条上均写着一个正整数,并且有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但他们三人都能看见别人的数却看不见自己的数字。然后,小明问第一个同学:你知道你的纸条上写的是什么吗?同学摇头,问第二个,他也摇头,再问第三个,同样摇头,于是小明又从第一个问了一遍,第一个、第二个同学仍然不知道,问道第三个时他说:144!小明很吃惊。那么,另外两个数字是什么呢?

1. 标准答案

---

小明第一次问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说明任何两个数都是不同的。

问第二次的时候,前两个人还不知道,说明没有一个数是其它数的两倍。

于是得到:1.每个数大于0;2.两两不等;3.

这三个数中,每个数字可能是另外两个数字之和或之差,

假设是两个数之差,即a-b=144。这时1(a,b>0)和2(a!=b)都满足,所以要否定a+b必然要使3不满足,即a+b=2b,解得a=b,不成立,所以不是两数之差。

因此是两数之和,即a+b=144。第1、2都满足了,必然要使3不满足,即a-b=2b,

两方程联立,可得a=108,b=36。

2 标准答案解析

---

小明第一次问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说明任何两个数都是不同的。
对于a,b!=c,否则必然后a = b + c
对于b, a != c,否则必然 b = a + c,
对于c, a != b,否则必然 c = a + b 
此时,b!=c, a!=c, a!=b,说明a、b、c相互之间不相等。
以此为基础,此时,如果a和b出现一个数是其他数的两倍关系,假设是a=2b,那么c=a+b,c应该也是已知的,此时c应该能给出明确答复,c摇头说明a和b没有出现成2倍关系。

于是得到:
1.每个数大于0;
2.两两不等;
3.这三个数中,每个数字可能是另外两个数字之和或之差,

问第二次的时候,前两个人还不知道,说明没有一个数是其它数的两倍。
对于a,如果c=2b,由于a!=c,a!=b,此时a必然不会是c-b,因为如果这样a=c-b=2b-b=b与a!=b矛盾,所以a必然为a=b+c=3b,也就是如果c=2b,其实就相当于a是已知的,所以总体c!=2b
对于b, 同理如果c=2a,也会推出b此时已知,所以总体c!=2b

对于c,首先排除a和b之间的a=2b或2a=b的可能,具体原因参考首轮问询结束时的分析,此时c有两种可能,c=a+b,或c=a-b

首先看c=a-b,两个数之差,即c=a-b=144。这时1(a,b>0)和2(a!=b)都满足,
所以要否定c=a+b必然要使3不满足(即c的另外一种可能a+b会扰乱已经确定的前提,一个条件是从a的角度看c!=2b,扰乱后就是c=2b,也就是a+b组成的c会是这种情况),即a+b=2b,解得a=b,这与另一个前提相矛盾,所以c=a-b是不成立的,所以c不是两数之差c=a-b。

然后看c=a+b,两数之和,即c=a+b=144。第1、2都满足了,必然要使3不满足,即c=a-b会是扰乱前提的那种情况,这里是c=2b,即a-b=2b。

两方程联立,可得a=108,b=36。

3 deepseek r1

---
### **关键推理步骤**

1. **确定数的关系**  
   设三个数为 \(a\)、\(b\)、\(c\),其中必须满足 \(a + b = c\)、\(a + c = b\) 或 \(b + c = a\)。由于三轮询问中前两轮均无人确定自己的数,说明最大数不可能是前两个人的数(否则他们会在第一轮通过排除差值确定自己的数)。因此,最大数只能为第三个人的数 \(c = 144\),且满足 \(144 = a + b\)。

2. **第一轮摇头的逻辑**  
   - **第一个人**看到 \(b\) 和 \(144\),可能的数为 \(b + 144\) 或 \(144 - b\)。但若他的数是 \(b + 144\),则 \(a = b + 144\),代入 \(a + b = 144\) 会导致 \(b = 0\)(矛盾),因此他只能是 \(144 - b\),但无法确定具体值,故摇头。
   - **第二个人**同理看到 \(a\) 和 \(144\),可能的数为 \(a + 144\) 或 \(144 - a\),同样无法确定,摇头。
   - **第三个人**看到 \(a\) 和 \(b\),可能的数为 \(a + b = 144\) 或 \(|a - b|\)。由于无法确定,摇头。

3. **第二轮排除可能**  
   进入第二轮后,第三个人需通过前两人的摇头排除自己的数为差值 \(|a - b|\) 的可能性。若第三个数为 \(|a - b|\),则存在以下两种可能:
   - 若 \(a > b\),则 \(c = a - b\),此时 \(a = b + c = b + (a - b) = a\),恒成立。
   - 若 \(b > a\),则 \(c = b - a\),同理成立。  
   但若第三个人的数为差值,则第二个人在第一轮看到 \(a\) 和 \(c\) 时,可能推断自己的数为 \(a + c\) 或 \(|a - c|\)。然而实际情况中,第二轮前两人仍摇头,说明第三个人的数不可能是差值,只能是和 \(a + b = 144\)。

4. **具体数值推导**  
   通过枚举符合条件的数对,发现 \(48 + 96 = 144\) 符合逻辑:
   - 第一个人(48)看到 \(96\) 和 \(144\),无法确定自己是 \(48\)(\(144 - 96\))或 \(240\)(\(96 + 144\)),摇头。
   - 第二个人(96)看到 \(48\) 和 \(144\),无法确定自己是 \(96\)(\(144 - 48\))或 \(192\)(\(48 + 144\)),摇头。
   - 第三个人(144)看到 \(48\) 和 \(96\),通过前两轮排除自己的数为 \(48\)(若为 \(48\),第二个人应能确定自己的数为 \(96\)),从而确定自己是 \(144\)。

---

### **最终答案**

另外两个数字分别是 **48** 和 **96**。  
三个同学额头上的数分别为 \(48\)、\(96\) 和 \(144\),满足 \(48 + 96 = 144\)。

所以,deepseek r1的推理过程,虽然很严密,但还是没有抓住要点,这应该是大模型幻觉表现。

参考

---

分享240道有意思的逻辑思维题_有思考意义的题-CSDN博客

相关文章:

  • STM32 HAL实现DHT11采集温湿度
  • 大模型面经 | DeepSeek-R1中提到的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CoT)是什么?
  • 如何通过Radius认证服务器实现虚拟云桌面安全登录认证:安当ASP身份认证系统解决方案
  • 鼎讯信通 便携式雷达信号模拟器:打造复杂电磁环境的“全能型选手”
  • 突破亚马逊壁垒,Web Unlocker API 助您轻松获取数据
  • 通过使用 include 语句加载并执行一个CMake脚本来引入第三方库
  • MySQL:事务隔离级别和一致性
  • 第十章 json操作
  • java实现加密解密
  • 01_JDBC
  • 集合 Collection、Map
  • Qt炫酷仪表盘
  • 计算机网络: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 Streamlit 最新进展分析
  • C++蓝桥杯实训篇(四)
  • Excel VBA 运行时错误1004’:方法‘Open’作用于对象‘Workbooks’时失败 的解决方法
  • openwrt软路由配置4--文件共享
  • ISIS路由引入
  • 【C++游戏引擎开发】第15篇:OpenGL中的纹理加载
  • 《组合优于继承:构建高内聚低耦合模块的最佳实践》
  • 云南城投去年营收约19.29亿元,亏损4945万元
  • 大学2025丨本科专业大调整,教育专家:化解就业难背后供需错配
  • 石中英已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实践”重庆经贸推介会成功举办
  • “小时光:地铁里的阅读”摄影展开幕,嘉宾共话日常生活与阅读
  • 钱理群|直面衰老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