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嵌入式硬件常用总线接口知识体系总结和对比

0.前言

在嵌入式工程实现中,多多少少我们都使用过总线,各种各样的总线应用于不同场合,不同场景有不同的优势,但是我们在作为工程师过程中在如何选择项目合适的总线,根据什么来选?需要我们对项目全局和总线特征有所了解,本文目的就是对比多种总线的关键特征

我们在聊到总线时,应该怎么对比?
OSI参考模型 ?OSI用于标准化不同系统间的通信协议,将复杂的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层,每一层负责特定的功能,并通过接口与相邻层交互;硬件接口和协议也可以借鉴该分类方式,将通用的接口和协议按照分层梳理;

1.硬件通信接口和协议的分类方法

按照硬件通信接口和协议的知识体系,需要区分物理层(硬件接口)、链路层(协议)

– 物理层:

定义: 负责电气特性,机械连接和信号传输的物理介质;

– 数据链路层(协议):

定义: 规定数据帧格式、寻址、错误检测、时序控制等逻辑规则。

– 分类表

技术 物理层(硬件接口) 数据链路层(协议) 典型应用场景
UART TTL电平、RS-232/RS-485转换 异步串行帧格式(无寻址) 调试日志、设备间简单通信
RS-232 ±3V~±15V电平、DB9接口 无独立协议(依赖上层如Modbus) 工业设备、老式计算机
RS-485 差分信号、多点通信 无独立协议(需上层协议) 工业自动化(Modbus RTU)
I2C 双线(SDA+SCL)

相关文章:

  • 曲线与曲面的绘制
  • golang 在windows 系统的交叉编译
  • KWDB创作者计划— KWDB技术范式革命:从数据存储到认知进化的架构跃迁
  • Windows 11 LTSC 安装 闹钟和时钟
  • Hutool工具包中`copyProperties`和`toBean`的区别
  • Python自动化测试框架及工具详解
  • Docker学习与实践
  • 【C++教程】进制转换的实现方法
  • Docker的部署和基本操作
  • 2024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L3-1 夺宝大赛
  • 【ROS2】行为树 BehaviorTree(二):传递参数(黑板和端口)
  • day28图像处理OpenCV
  • 服务器本地搭建
  • FPGA_UART
  • 刷题记录(3)C语言中的字符
  • LlamaIndex学习
  • Fiddler为什么可以看到一次HTTP请求数据?
  • 项目班——0408
  • 【神经网络】python实现神经网络(四)——误差反向传播的基础理论
  • AI与我共创WEB界面
  • 抗美援朝老战士、华西医院精神科学术带头人之一袁德基逝世
  • GDP增长6.0%,一季度浙江经济数据出炉
  •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7月涨价,通用汽车盈利预期下调
  • 人民网评:“中国传递爱而不是关税”
  • 纪念沈渭滨︱志于道而游曳于士和氓间的晚年沈先生
  •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水域进行军事训练,禁止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