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模型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简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一、引言:当系统复杂性遇见可靠性挑战
    • 二、模型检测的起源:从并发系统的混沌中锚定秩序
    • 三、逻辑语言:给系统行为装上“精确描述器”
    • 四、算法突围:对抗“状态爆炸”的攻坚战
      • 1. 符号模型检测:用数学公式替代逐个状态搜索
      • 2. On-the-fly检测:按需生成状态,拒绝“预先生成浪费”
      • 3. 偏序规约:忽略“无关顺序”的聪明剪枝
      • 4. 对称模型检测:利用对称性“以一敌百”
    • 五、向复杂系统进军:从有限状态到无限可能
      • 1. 带参并发系统:用“参数魔法”驯服无限家族
      • 2. 实时系统:给时间加上“数学枷锁”
    • 六、未来:模型检测的无限可能
    • 附录:PathFinder简介

一、引言:当系统复杂性遇见可靠性挑战

在智能手机能流畅运行复杂APP、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精准响应路况、工业控制系统稳定调度生产线的今天,我们或许未曾意识到,这些日常依赖的技术背后,是无数软硬件系统在千万种可能的状态中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例如,手机的电源管理系统需要在待机、充电、高负荷运算等状态间无缝切换,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死机;汽车的刹车控制系统必须在100毫秒内响应踏板动作,否则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如何确保这些“看不见的复杂”始终正确运行?模型检测技术,正是为破解这一难题而生的“数字卫士”。

二、模型检测的起源:从并发系统的混沌中锚定秩序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多处理器计算机和分布式系统的兴起,并发系统的“非确定性”成为可靠性噩梦——同样的输入可能因操作顺序不同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1981年,计算机科学家Clarke和Emerson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他们提出计算树逻辑(CTL),将系统行为抽象为“状态树”,每个节点是系统状态,边是状态转换(例如硬件信号变化或软件进程切换)。

相关文章:

  • 嵌入式开发板调试方式完全指南:串口/SSH/Telnet及其他方式对比
  • MySQL数据库 - InnoDB引擎
  • 详解.vscode 下的json .vscode文件夹下各个文件的作用
  • 基于SSM+Vue的社群交流市场服务平台【提供源码+论文1.5W字+答辩PPT+项目部署】
  • Java并发编程-线程通讯
  • 2025最新︱中国信通院静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SAST)工具能力评估,悬镜安全灵脉AI通过评估!
  • 【刷题Day22】TCP(浅)
  • 【HCIA】简易的两个VLAN分别使用DHCP分配IP
  • Docker 集成KingBase
  • 【EasyPan】MySQL主键与索引核心作用解析
  • 助conda命令把环境导出为一个文件,然后在 Linux 系统里利用该文件重新创建相同的环境
  • 广东省大模型备案材料之测试题合格率判断标准
  • 【英语语法】词法---数词
  • 论文速报《CAL: 激光雷达中的零样本对象形状补全》
  • Deep Norm
  • spark–sql项目实验
  • 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采购至报废的高效管理路径
  • Java第六节:创建线程的其它三种方式(附带源代码)
  • aws文件存储服务——S3介绍使用代码集成
  • JFrog Artifactory 制品库命令行操作指南
  • 上海与丰田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丰田独资设立的雷克萨斯项目正式落地
  • 第一集|《蛮好的人生》蛮好,《悬镜》挺玄
  • 谁在贩卖个人信息?教培机构信息失守,电商平台“订单解密”
  • 深一度|奥运一年后丢冠不稀奇,但究竟谁来扛起男乒的大旗
  • 以优良作风激发改革发展动力活力,中管企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 大理州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赵云接受审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