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学会函数(下)
5. return语句
在函数的设计中,函数中经常会出现return语句,这里讲一下return语句使用的注意事项。
- return 后面可以是一个数值,也可以是一个表达式,如果是表达式先执行表达式,再返回表达式的结果。
- return 后面也可以什么都没有,直接写return;这种写法适合函数返回类型是void的情况。
- return 返回的值和函数返回类型不一样,系统会自动将返回的值隐式转换为函数的返回类型。
- return 语句执行后,函数就彻底返回,后面的代码不再执行。
- 如果函数中存在if 等分支的语句,要确保每种情况下都有return返回,否则会出现编译错误。
6. 数组做函数参数
在使用函数解决问题的时候,难免会将数组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在函数内部对数组进行操作。
比如:写一个函数将一个整型数组的内容,全部置为-1,再写一个函数打印数组的内容。
简单思考一下,基本的形式应该是这样的:
int main()
{int arr[] = { 1,2,3,4,5,6,7,8,9,10 };set_arr();//设置数组元素为-1print_arr();//打印数组内容return 0;
}
这里的set_arr函数要能够对数组内容进行设置,就得把数组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同时函数内部在设置数组每个元素的时候,也得遍历数组,需要知道数组的元素个数,所以我们需要给set_arr传递2个参数,一个是数组,另外一个是数组的元素个数。仔细分析print_arr也是一样的,只有拿到了数组和元素个数,才能遍历打印数组的每个元素。
int main()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set_arr(arr,sz);//设置数组元素为-1print_arr(arr,sz);//打印数组内容return 0;
}
数组作为参数传递给了set_arr和print_arr函数了,那这两个函数应该如何设计呢?
这里我们需要知道数组传参的几个重点知识:
- 函数的形式参数要和函数的实参个数匹配
- 函数的实参是数组,形参也可以写成数组形式
- 形参如果是一维数组,数组大小可以省略不写
- 形参如果是二维数组,行可以省略,但是列不能省略
- 数组传参,形参是不会创建新的数组的
- 形参操作的数组和实参的数组是同一个数组
根据上述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实现这两个函数:
void set_arr(int arr[10], int sz,int set)
{int i = 0;for (i = 0; i < sz; i++){arr[i] = set; //set可以随意变换 提高代码灵活性}
}void print_arr(int arr[10], int sz)
{int i = 0;for (i = 0; i < sz; i++){printf("%d ", arr[i]);}printf("\n");
}int main()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_arr(arr,sz);//打印置换前的数组内容set_arr(arr,sz,-1);//设置数组元素为set set可以随意切换print_arr(arr,sz);//打印置换后的数组内容return 0;
}
输出结果:
7. 嵌套调用和链式访问
7.1 嵌套调用
嵌套调用就是函数之间的互相调用,每个函数就像一个乐高零件,正是因为多个乐高的零件互相无缝的配合才能搭建出精美的乐高玩具,也正是因为函数之间有效的互相调用,最后写出来了相对大型的程序。
假设我们计算某年某月有多少天?如果要函数实现,可以设计2个函数:
is_leap_year() : 根据年份确定是否为闰年
get_days_of_month() : 调用is_leap_year确定是否为闰年后,再根据月计算这个月的天数
int is_leap_year(int y)
{if (((y % 4 == 0) && (y % 100 != 0)) || (y % 400 == 0))return 1;elsereturn 0;
}int get_days_of_month(int y,int m)
{int days[] = { 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 // 增加一个0 使得数组下标的数字与月份对齐int day = days[m];if (is_leap_year(y) == 1 && m == 2){day++;}return day;
}int main()
{int year = 0;int month = 0;scanf("%d %d", &year,&month);//计算某年某月有多少天int day = get_days_of_month(year,month);printf("%d\n",day);return 0;}
这一段代码,完成了一个独立的功能,代码中反应了不少的函数调用:
- main函数调用scanf,printf,get_day_of_month
- get_day_of_month函数调用is_leap_year
未来稍微大一些的代码都是函数之间的嵌套调用,但是函数是不能嵌套定义的。
7.2 链式访问
所谓链式访问就是将一个函数的返回值作为另外一个函数的参数,像链条一样将函数串起来就是函数的链式访问。比如: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int len = strlen("abcdef"); //使用strlen求一个字符串长度 得包含string.hprintf("%d\n", len); // 打印长度return 0;
}
前面的代码完成动作写了2条语句,如果把strlen的返回值直接作为printf函数的参数呢?这样就是一个链式访问的例子了。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printf("%d\n", strlen("abcdef")); return 0;
}
下面这个链式访问应该输出的结果应该是什么呢?
int main()
{printf("%d", printf("%d", printf("%d", 43)));return 0;
}
输出的结果应该是4321
最内层的printf("%d", 43) 打印结果应该是43
那么语句就应该是printf("%d", printf("%d",43));
第二层的printf("%d",43)打印出来结果应该为 2 这是因为printf的返回类型为int
printf在打印信息 打印几个字符 返回值就为几 43是两个字符 所以打印出来为2
那么语句就应该为 printf("%d",2) 所以打印出来为1
所以这个链式访问的结果为 4321 分别打印 43 2 1
8. 函数的声明和定义
8.1 单个文件
一般我们在使用函数的时候,直接将函数写出来就使用了。
比如:我们写一个函数判断是否为闰年
int is_leap_year(int y) //函数的定义
{if (((y % 4 == 0) && (y % 100 != 0)) || (y % 400 == 0))return 1;elsereturn 0;
}int main()
{int y = 0;scanf("%d", &y);if (is_leap_year(y) == 1) //函数的调用printf("%d是闰年", y);else printf("%d不是闰年", y);return 0;
}
上面代码中前7行的部分是函数的定义,第13行时函数的调用
这种场景下是函数的定义在函数调用之前,没啥问题。
那如果我们将函数的定义放在函数的调用后面,代码如下:
int main()
{int y = 0;scanf("%d", &y);if (is_leap_year(y) == 1) //函数的调用printf("%d是闰年", y);else printf("%d不是闰年", y);return 0;
}int is_leap_year(int y) //函数的定义
{if (((y % 4 == 0) && (y % 100 != 0)) || (y % 400 == 0))return 1;elsereturn 0;
}
这个代码在VS2022上编译,会出现 is_leap_year 函数未定义的警告信息
这是因为C语言编译器对源代码进行编译的时候,从第一行往下扫描的,当遇到 is_leap_year 函数调用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前面有 is_leap_year 的定义,就报出了警告。
怎么把这个问题解决呢?就是函数调用之前先声明一下 is_leap_year 这个函数,声明函数只要交代清楚:函数名,函数的返回类型和函数的参数
如: int is_leap_year(int y);这就是函数声明,函数声明中参数只保留类型,省略掉名字也是可以的。代码变成这样就能正常编译了。
int is_leap_year(int y);int main()
{int y = 0;scanf("%d", &y);if (is_leap_year(y) == 1)printf("%d是闰年", y);elseprintf("%d不是闰年", y);return 0;
}int is_leap_year(int y)
{if (((y % 4 == 0) && (y % 100 != 0)) || (y % 400 == 0))return 1;elsereturn 0;
}
函数的调用一定要注意:先声明后使用;
函数的定义也是一种特殊的声明,所以如果函数定义放在调用之前也是可以的。
8.2 多个文件
一般在企业中,我们写代码的时候,代码可能比较多,不会将所有的代码都放在一个文件中;我们往往会根据程序的功能,将代码拆分在多个文件中。
一般情况下,函数的声明,类型的声明放在头文件(.h)中,函数的实现是放在源文件(.c)文件中。
在写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大型的项目时 我们不会把所有的代码放在一个源文件里
这样既不美观也不方便查找 拿这个加法函数举例
我们会新建一个add.h头文件 和一个add.c的源文件
我们通常把函数的声明放在Add.h头文件里
把函数的定义放在新建的Add.c源文件里
函数的调用则放在一开始的test.c源文件里
但是在调用的时候得包含我们新建的头文件 而且是自己的头文件
所以需要再函数调用前加上#include"add.h"
如下:
add.c
int Add(int x, int y) //函数的定义
{return x + y;
}
add.h
int Add(int x, int y); // 函数的声明
test.c
#include"add.h"int main()
{int a = 10;int b = 20;int c = Add(a, b);printf("%d\n", c);return 0;
}
把大型复杂的程序,拆分成多个文件的好处
- 团队协作
- 代码模块化,逻辑更加清晰
- 代码的隐藏
有了函数声明和函数定义的理解,我们写代码就更加方便了。
8.3 static 和 extern
static和extern都是C语言中的关键字。
static是静态的意思,可以用来:
- 修饰局部变量
- 修饰全局变量
- 修饰函数
extern是用来声明外部符号的。
在讲解static和extern之前了解两个概念:作用域和生命周期。
作用域是程序设计概念,通常来说,一段程序代码中所用到的名字并不总是有效的,而限定这个名字的可用性代码范围就是这个名字的作用域。
- 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是变量所在的局部范围。
- 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工程(项目)。
生命周期指的是变量的创建(申请内存)到变量的销毁(收回内存)之间的时间段。
- 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是:进入作用域变量创建,生命周期开始,出作用域生命周期结束
- 全部变量的生命周期是: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
以上就是对函数(下)的详细介绍 制作不易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评论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