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DNS主从同步及解析

DNS 域名解析原理

  • 域名系统的层次结构 :DNS 采用分层树状结构,顶级域名(如.com、.org、.net 等)位于顶层,下面是二级域名、三级域名等。例如,在域名 “www.example.com” 中,“com” 是顶级域名,“example” 是二级域名,“www” 是主机名。

  • 域名解析的过程 :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时,首先会查询本地 DNS 缓存,若找到则直接返回 IP 地址。若未找到,系统会向本地 DNS 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本地 DNS 服务器先查询自己的缓存,若命中则返回结果;否则,会向根 DNS 服务器查询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再向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最后向权威域名服务器查询具体的 IP 地址,并将结果逐级返回给用户。

DNS 主从同步实现过程

  1. 准备两台 DNS 服务器 :通常需要两台服务器,一台作为主 DNS 服务器,另一台作为从 DNS 服务器。

  2. 配置主 DNS 服务器 :在主 DNS 服务器上,编辑 named.conf 文件,添加区域定义,指定区域文件和允许进行区域传输的从 DNS 服务器 IP 地址。例如:

    • 区域定义示例:

      • zone “example.com” IN { type master; file “/var/named/example.com.zone”; allow-transfer {192.168.1.2;}; };

      • 其中,“example.com” 是要解析的域名,“master” 表示这是主 DNS 服务器,“/var/named/example.com.zone” 是区域文件的路径,“allow-transfer” 指定允许进行区域传输的从 DNS 服务器 IP 地址为 192.168.1.2。

  3. 配置从 DNS 服务器 :在从 DNS 服务器上,编辑 named.conf 文件,添加区域定义,指定区域类型为 “slave”,并指定主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和区域文件的存储位置。例如:

    • 区域定义示例:

      • zone “example.com” IN { type slave; masters {192.168.1.1;}; file “/var/named/example.com.zone”; };

      • 其中,“masters” 指定主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为 192.168.1.1。

  4. 启动 DNS 服务 :在两台服务器上分别启动 named 服务,并设置为开机自启。

  5. 测试主从同步 :在主 DNS 服务器上修改区域文件,如添加或修改某个域名记录,然后保存文件并通知 named 服务重新加载配置。在从 DNS 服务器上,使用 “rndc status” 命令查看同步状态,也可以使用 “dig” 命令查询域名记录,验证是否已经同步成功。

这些实验需要在 Linux 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和配置,你可以根据具体的 Linux 发行版和网络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设置。

在DNS域名系统中,每个域分别由不同的组织进行管理。每个组织都可以将自己负责的域再分成一定数目的子域,并将这些子域委托给其他组织去管理。

本文IP地址为随机出现仅为示例所用,若要实验请以自身IP为准。

那么今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3:主从同步-完全区域传送 当一个新的DNS服务器添加到区域中并配置为从DNS服务器时,它则会执行 完全区域传送


按i编辑将内容更改以达到完全区域传送

$TTL 1D

  • $TTL :定义了该区域文件中所有记录的默认生存时间(TTL,Time to Live)。TTL 用于指定 DNS 记录在 DNS 缓存中的有效期,单位是秒。这里设置为 1D,即 1 天。当一个 DNS 记录被查询后,它会在缓存中保留 1 天的时间,之后缓存会过期并需要重新查询 DNS 服务器获取最新的记录。

@ IN SOA xixi.admin. (

  • @ :代表当前区域的根(即该区域的起始点)。

  • IN :表示互联网类(Internet class),这是 DNS 记录的类型之一,用于指定记录适用于互联网。

  • SOA :开始授权启动(Start of Authority)记录,是一个区域的权威信息,包含了关于该区域的一些重要参数,如主 DNS 服务器、管理员邮箱、序列号、刷新时间、重试时间、过期时间和最小生存时间等。

  • xixi.admin. :这里应该是管理员邮箱的前缀部分。在 DNS 配置中,通常会省略 “@” 符号,只保留邮箱的前缀部分,后面加上一个点来表示域名的结尾。例如,如果管理员邮箱是 xixi@admin.com,这里可能会写成 xixi.admin.(不过这个例子可能不太准确,因为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正确配置域名格式,但这里主要是为了说明这个字段的含义)。

0 ; serial

  • 0 :序列号,用于标识区域文件的版本。当区域文件发生更改时,序列号应该递增,以便通知从 DNS 服务器该区域文件已更新,从而触发区域传输。序列号的格式通常是年月日序号的形式,例如 2024092501 表示 2024 年 9 月 25 日的第一次更新。这里的 0 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使用更合理的编号方式。

1D ; refresh

  • 1D :刷新时间,即从 DNS 服务器检查主 DNS 服务器以获取区域更新的时间间隔。这里设置为 1 天,表示从 DNS 服务器每隔 1 天会向主 DNS 服务器发送一次查询,以检查区域文件是否有更新。

1H ; retry

  • 1H :重试时间,如果从 DNS 服务器在刷新时间内未能成功获取区域更新,会等待这个时间后再次尝试获取更新。这里设置为 1 小时,表示如果第一次尝试失败,会在 1 小时后重新尝试获取区域更新。

1W ; expire

  • 1W :过期时间,表示如果从 DNS 服务器在过期时间内未能成功获取区域更新,它将停止响应关于该区域的查询请求。这里设置为 1 周(1W),表示如果从 DNS 服务器在 1 周内无法获取区域更新,它将不再提供该区域的 DNS 解析服务。

3H ) ; minimum

  • 3H :最小生存时间,用于指定该区域的 DNS 记录在缓存中的最小生存时间。当一个 DNS 记录被查询后,它在缓存中的生存时间不会低于这个值。这里设置为 3 小时,表示即使区域文件中某个记录的 TTL 值低于 3 小时,也会以 3 小时为准。这个字段以 “)” 结束,表示 SOA 记录的结束。

dns NS dns

  • dns :这是该区域的一个域名记录,表示该区域的权威 DNS 服务器的名称。

  • NS :名称服务器(Name Server)记录,用于指定该区域的权威 DNS 服务器。

  • dns :这里表示该区域的权威 DNS 服务器的名称为 “dns”,通常需要与一个 A 记录关联,以指定其 IP 地址。

www A 192.168.5.128

  • www :这是该区域的一个域名记录,表示一个主机名。

  • A :地址(Address)记录,用于将域名解析到一个 IPv4 地址。

  • 192.168.5.128 :这是 “www” 主机对应的 IPv4 地址,表示当用户查询 “www. 该区域域名” 时,DNS 服务器会返回这个 IP 地址。

以下是对这段配置文件的整体总结:

  • 这段配置文件定义了一个 DNS 正向解析区域,其中包含了该区域的 SOA 记录、NS 记录和 A 记录。

  • SOA 记录提供了区域的基本信息和参数,如序列号、刷新时间、重试时间、过期时间和最小生存时间等。

  • NS 记录指定了该区域的权威 DNS 服务器的名称。

  • A 记录将一个主机名(如 “www”)解析到一个具体的 IP 地址(如 “192.168.5.128”)。

  • 这些记录共同作用,使得 DNS 服务器能够正确地将域名解析到对应的 IP 地址,从而实现域名解析的功能。

zone "12138.com."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12138.com";
};
[root@server ~]# vim /var/named/named.12138.com 
$TTL 1D
@       IN SOA @ admin.12138.com. ( 1 1M 1H 1W 1H )IN NS ns.12138.com. IN NS slave.12138.com.
ns      IN A 192.168.78.132
slave IN A 192.168.78.132
mail IN A 192.168.78.123
www IN A 192.168.78.123
ftp IN CNAME www
w IN CNAME www
编辑好之后退出即可。
接下来配从机:134

[root@slave ~]# systemctl start named
[root@slave ~]# vim /etc/named.conf allow-query     { any; };#这个可以没有listen-on port 53 { 192.168.78.134; }; 
zone "12138.com" IN {type slave;masters { 192.168.78.132; };file "slaves/named.12138.com";
};
[root@slave ~]# systemctl restart named
[root@slave ~]# ll /var/named/slaves/
总用量 4
-rw-r--r--. 1 named named 493  8月 29 07:33 named.12138.com
#测试:133
[root@client ~]# host www.12138.com 192.168.78.134
Using domain server:
Name: 192.168.78.134
Address: 192.168.78.134#53
Aliases: 
www.12138.com has address 192.168.78.123

这样,测试完成就可以了

到下一个实验

实验4:主从同步-增量区域传输 在主DNS服务器上获取完整的资源记录副本;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同步,主域名服务器有更新时也会及时通知辅助域
名服务器从而执行 增量区域传送
无法在辅助服务器上更改区域的DNS记录,但在某些情况下,辅助服务器可以将更改请求传递到主服务器。
#主:132
[root@server ~]# vim /var/named/named.12138.com 
$TTL 1D
@       IN SOA @ admin.12138.com. ( 3 1M 1H 1W 1H )IN NS ns.12138.com. IN NS slave.12138.com.IN MX 10 mail.12138.com.
ns      IN A 192.168.78.132
slave IN A 192.168.78.132
mail IN A 192.168.78.123
www IN A 192.168.78.123
ftp IN CNAME www
w IN CNAME www
[root@slave ~]# systemctl restart named
#从134
[root@slave ~]# rndc  refresh  12138.com
zone refresh queued
#测试
[root@client ~]# host w.zhang.com 192.168.78.134
Using domain server:
Name: 192.168.78.134
Address: 192.168.78.134#53
Aliases: 
w.12138.com is an alias for www.12138.com.
www.12138.com has address 192.168.78.123

这样就可以完成实验咯

后面可以用[root@localhost ~]# rndc  refresh  zhang.com
[root@localhost ~]# rndc  refresh  5.168.192.in-addr.arpa这两条命令来测试是否成功

相关文章:

  • 深度对比评测:n8n vs Coze(扣子) vs Dify - 自动化工作流工具全解析
  • Flink 源码编译
  • 数据库进阶之MySQL 程序
  • 精益数据分析(19/126):走出数据误区,拥抱创业愿景
  • 浅谈国产数据库多租户方案:提升云计算与SaaS的资源管理效率
  • arm64适配系列文章-第三章-arm64环境上mariadb的部署
  • Spring 过滤器详解:从基础到实战应用
  • Kafka的ISR机制是什么?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
  • Milvus(5):Collections 查看、修改、加载和释放、删除
  • vue3 实现将html内容导出为图片、pdf和word
  • python的mtcnn检测图片中的人脸并标框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入门示例:Activity跳转界面
  • 数据仓库建设全解析!
  • Whisper微调及制作方言数据集
  • 动态哈希映射深度指南:从基础到高阶实现与优化
  • Vue开发网站会有“#”原因是前端路由使用了 Hash 模式
  • Qt使用 SQLite 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二十六天
  • Python爬虫第19节-动态渲染页面抓取之Splash使用下篇
  • React-组件和props
  • 潘功胜: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
  • 基辅响起密集爆炸声,乌方称俄军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
  • 法治日报:强制统一店铺广告牌匾事件何以频发?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权益保障论坛举办
  • 马上评丨电子屏不如黑板?解决问题不能靠怀旧
  • 印尼塔劳群岛附近发生6.3级左右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