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安全认证
2.1 安全认证概述
认证
定义:对实体的身份进行审核,证实其合法性的过程,适用于用户、进程、系统、网络连接等。
作用:识别合法实体与非法实体。信息系统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是访问控制等其它安全机制的基础。
认证的基本过程
1、 标识
定义:为每个实体取一个系统可以识别的内部名称。
作用:追踪和控制实体在系统中的行为。
特点:具有唯一性,通常是公开的。
2、 鉴别
定义:实体标识与实体联系的过程
作用:证实实体是否名副其实或有效
特点:鉴别过程应该是私密的。
身份鉴别方法
用户知道的事情
用户身体特征
用户拥有的可表明身份的实物
2.2 基于知识的身份认证
定义:根据用户掌握的知识,对其进行身份认证。
最普遍的技术: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
动态口令技术
定义:动态口令(One-TimePassword,OTP),又叫动态令牌、动态密码。
基本思想:依据用户身份信息,并引入不确定因子,产生随机变化的口令。
2.3 基于令牌的身份认证
令牌:持有人身份的标志。
特点:唯一、易识别、不易伪造
常见的令牌:
智能卡
USB key
2.4 基于生理特征的身份认证
2.5 基于行为特征的身份认证
2.6 人工交互认证
2.7 多因素和附加认证技术
多因素认证:组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认证技术,以提高安全性或者可用性。
附加认证技术:
在基本认证方式(例如用户名+口令)基础上,通过用户的附加信息,例如登录时间、IP地址、
MAC地址、地理位置进行认证。
目的:限制用户在特定的时间段、特定主机或地理位置进行访问,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