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MP-第一章 引论

项目与项目特征

1、项目是为创建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2、项目的三大特征:

  1. 项目临时性: 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2. 结果的独特性: 项目创造的可交付成果是独一无二的
  3. 渐进明细性:是指信息越来越详细具体、估算越来越准确,而持续改进和细化项目管计划。

项目制约因素

  1. 传统的三重制约因素是围范成本时间,最终会通过质量体现出来。现代的多重制约因素,制约因素多元化,最终以干系人的满意度进行体现。
  2. 项目干系人可能对哪个因素最重要有不同的看法,使情形变得更为复杂。 改变项目要求或目标可能引发更多的风险。为了取得项目成功,项目团队必须能够 正确评估项目状况,平衡项目要求,并与干系人保持积极主动的沟通。

商业价值

PMI 将商业价值定义为从商业运作中获得的可量化净效益,包括全部的有形无形价值。 在商业分析中,商业价值被视为回报,即以某种投入换取时间、资金、货物或无形 的回报。

  • 有形价值包括:货币资产、固定设施、股东权益、物品器材等
  • 无形价值包括:商誉、品牌认知度、公共利益、商标等

项目管理

  • 项目管理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 项目管理通过合理运用和整合49个项目管理过程得以实现。
  • 49个项目管理过程归类于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 项目可能各种各样,但是项目管理的过程和过程组是通用的。
  • 项目管理需要满足并平衡相互制约的多重因素,比如:范围、质量、进度、预算、 资源、风险。

项目集管理与项目组合管理

项目集管理项目组合管理
定义     是一组相互关联被协调管理的项目、子项目集和项目集活动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组合在一起管理的项目、项目集、子项目组合和运营 工作
重点关注项目间的依赖关系,找到管理这些依赖关系的最佳方法,打包一起管, 实现1+1>2的效果,以便获得分别管理所无法获得的利益为实现战略目标或便于管理而组合在一起的项目, 不一定彼此有依赖关系或直接相关, 但可共享资源、供应商、技术等。关注项目组合的各组成部分的资源分配优先级排序
关键词依赖关系

资源分配优先级排序


项目集与项目组合小结:

     主要搞清楚项目组合、项目集的区别
     项目集关注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关联性; 项目集包含了多个项目;
     项目组合关注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看看哪个项目优先级更高,就把资源给谁。项目组合包含了项目集、项目,项目组合大于项目集

项目集项目组合
对象项目项目集、项目、运营
内容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项目之间的优先级,资源的分配
辩证关系以正确的方式开展项目集和项目: 项目集和项目管理,就是负责具体 的项目管理和执行,是要把自己负 责的项目做好开展正确的项目集和项目: 项目组合统筹好多项目,项目集, 那个项目带来的收益大、重要, 优先做哪一个,资源也会倾斜
举例公司内部IT部门信息化建设,上线ERP、SRM、WMS和EMS等等,各个系统之间是有相互依赖关系。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项目,如IT的信息化建设,制造的生产线自动化建设,物流部的智能仓储建设。

项目组合 =项目集 +项目 + 子项目组合 + 运行工作;(不一定彼此依赖或直接相关

项目集 =项目 + 子项目集 + 其他工作;(相互关联且被协调管理

项目与运营

运营是支撑日常业务,实现业务战略和战术目标的手段。

运营特征项目特征
持续性  临时性
重复性独特性
渐进明细性
  • 项目的结果可能回到运营中去,变成日常工作内容。
  • 运营工作中可能会产生项目需求,某些运营无法实现的结果需要通过项目的方式 实现;
  • 因此,项目经理在项目中需要充分考虑来自运营部门的干系人的需求。

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指项目从启动到完成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它为项目管理提供了 一个基本框架。

  • 阶段通常按顺序排列
  • 阶段名称和数量因项目特征而异
  • 阶段通常都有时间限制
  • 阶须=小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这个些阶段可以是顺序、迭代或者交叠进行
通用的项目生命周期结构(4阶段): 启动项目->组织与准备->执行项目工作->结束项目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项目生命周期特征小总结

  • 变更代价越往后变更代价越大
  • 成本与投入水平:二头(启动项目、组织与准备和结束项目),中间(执行项目工作);
  • 干系人影响力、风险与不确定性越往后往小

项目阶段

  • 项目阶段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项目活动的集合, 通常以一个或多个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结束
  • 阶段通常按顺序进行,某些情况下可重叠
  • 阶段的特点
    • 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不同
    • 每个阶段需重复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
    • 阶段性可交付成果的移交作为阶段结束的标志 
  • 阶段属性:名称、数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进入/退出标准等 u
  • 阶段名称:概念开发、可行性研究、设计、建造、试运行、经验教训等 u
  • 多阶段项目
    • 每个阶段可视为子项目
    • 项目管理的原则适用于每个阶段

阶段与阶段的关系

阶段关口

  • 阶段关口是在阶段结束时的工作,将项目的绩效和进展与项目和商业文件进行对比,根据比较结 果做出进一步决策。
  • 阶段关口的其他名称:
    • 阶段审查(Phase Review)、阶段门(Stage Gate)、 关键决策点(Kill Point)、阶段入口(Phase Entrance)、阶段出口(Phase Exit)或里程碑 (Milestone) 
  • 阶段末评审
    • 阶段可交付成果验收
    • 管理层评审
      • 评审本阶段工作绩效  
      • 决策是否启动下一阶段

项目管理过程

  • 过程是旨在创造最终结果的系统化的系列活动,以便对一个或多个输入进行加工,生成一个或多个输出 
  • 过程由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三部分构成(ITTO
  • 每个项目管理过程都应考虑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专家判断
  • 事业环境因素(EEF)限制项目的灵活性
  • 组织过程资产(OPA)为裁剪过程提供指南和准则
  • 项目管理过程示例:(4.4 管理项目知识)

预测型(瀑布)生命周期

为了实现这种方法, 团队需要详细的计划,了解要交付什么以及怎样交付。当其他 潜在变更受到限制时,这些项目就会成功(例如:需求变更;项目团队成员修改团队 交付的成果)。 团队领导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预测型项目的变更。

适应场景:充分了解拟交付的产品,有厚实的行业实践基础,或者整批一次性交付产品对干系人有利

迭代型生命周期

通过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活动、来不断优化产品功能。比如:磨刀, 每一轮迭代都要 把刀磨的更加锋利。

适应场景:通过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活动来开发产品。

增量型生命周期

在预定的时间内渐进地增加产品的功能。例如:开发多功能洗衣机,第一个阶段开 发出一个功能(漂洗),第二个阶段开发出第二个功能(甩干),第三个阶段开发出第三 个功能(烘干) ……

适应场景:在预定时间内渐进地增加产品的功能

敏捷生命周期

最终目标和交付的成果也难以事先确定,管理过程也经常有变化, 需要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例如:秘书为领导写稿, 秘书先根据领导的最 初要求写出第一个版本 的草稿(可交付成果)。领导看了以后提出意见(新的需求), 秘书再根据意见写出第二个草稿(可交付成果),交给领导查看。 如此多次迭代,直到写出让领导满意的稿子。相当于一边提需求,一边交付。

适应用场景: 需要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需求和范围难以事先确定,或者能够以有利于干系人的方式定义较小的增量改进

混合生命周期

对于整个项目,没有必要使用单一的方法。为达到特定的目标,项目经常要结合不同的生命周期要素。预测、迭代、增量和/或敏捷方法的组合就是一种混合方法。 主要是瀑布与敏捷的混合,充分了解或有确定需求的项目要素遵循预测型开发生命 周期,而仍在发展中的要素遵循适应型开发生命周期。例如: 硬件部分用预测型, 软件部分用适应型。

项目生命周期的选择

项目管理过程组

项目管理过程与PDCA

十五矩阵

规划过程组关系网络

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关系

如上图小结:

  • 左边管事,右边管人,上边整合,下边风险贯穿整个项目; 

商业论证

项目商业论证指文档化的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用来对尚缺乏充分定义的所选方案 的收益进行有效性论证,是启动后续项目管理活动的依据。
项目发起人通常负责项目商业论证文件的制定和维护项目经理负责提供建议和见 解,使项目商业论证、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章程和项目效益管理计划中的成功标准相一致,并与组织的目的和目标保持一致。

需要评估与关键商业/项目文件

项目效益管理计划

项目效益管理计划描述了项目实现效益的方式和时间以及应制定的效益衡量机制。效益管理计划是商业论证、项目章程和项目管理计划的补充性文件。 项目效益管理计划的制定和维护是一项迭代活动。

内容 说明
目标收益预计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创造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 值;财务价值以NPV体现
战略一致性项目收益与组织业务战略的一致程度
实现收益的时限阶段收益、短期收益、长期收益和持续收益
收益责任人在计划确定的整个时期内负责监督、记录和报告已实现收益的负责人
测量指标用于显示已实现收益的直接测量值和间接测量值
假设条件预计存在或显而易见的因素
风险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项目财务测量指标

  • NPV>=0,项目可接受,NPV<0项目不可接受;NPV越大越好
  • IRR越高越好
  • PBP越短越好
  • BCR越大越好
  • ROI越高越好

项目选择时的成本概念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因为选择一个项目而必须放弃另一个项目,另一个项目可以带来的收益是这个被选择项目的机会成本
  • 沉没成本(Sunk Cost):
    • 是已经花费掉的成本
    • 从纯理性角度,在决定最否继续投资一个项目时,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
    • 决策是针对未来的,过去已经花掉的钱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

相关文章:

  • Linux 复制、移动命令总结
  • ADC介绍
  • Android 13 接入 MediaSession 详细文档
  • DP之书架
  • CANFD技术在实时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协议解析、性能测试与未来发展趋势
  • 数据可视化大屏——大数据分析系统
  • 【人工智能】Python中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从训练到生产环境
  • 前端面试宝典---vue实现简化版
  • 用Xshell8配置密钥登陆
  • olama部署deepseek模型
  • 【AI论文】Tina:通过LoRA的微小推理模型
  • 住宅代理IP助力大规模数据采集实战
  • 数组的多种声明方式:类型标注与泛型数组
  • Git分支重命名与推送参数解析
  • 系列位置效应——AI与思维模型【80】
  • 《Keras 3部署全攻略:从新手到实战高手》
  • ShenNiusModularity项目源码学习(22:ShenNius.Admin.Mvc项目分析-7)
  • Axure疑难杂症:全局变量典型应用及思考逻辑(玩转全局变量)
  • 立创EDA
  • 哈希表的模拟实现---C++
  • 格力电器去年净利增长一成:消费电器营收下滑4%,一季度净利增长26%
  • 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发布,将在华龙一号新机组全面应用
  • 地下管道密布成难题,道路修整如何破局?
  • 乌方称泽连斯基与特朗普进行简短会谈
  • 安徽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引质疑:民警和司法鉴定人被处罚,已中止诉讼
  • 政治局会议: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