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合闸的作用与技术解析
重合闸的正确发音为 chóng hé zhá(重:第二声,合:第二声,闸:第二声)。
作用与功能:
重合闸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自动保护装置,主要用于输电线路和配电系统中,其核心功能是:
-
瞬时故障恢复
当线路因雷击、树枝短路、鸟兽触碰等瞬时性故障导致断路器跳闸时,重合闸会自动尝试重新合闸(通常在0.5秒至数秒内),快速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 -
区分永久性故障
若线路存在永久性故障(如断线、设备击穿),重合闸动作后断路器会再次跳闸并闭锁,避免持续送电引发更大风险,同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人工检修。 -
提升供电可靠性
据统计,电力系统80%以上的故障为瞬时性,通过重合闸可显著降低停电频率,对电网稳定性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典型应用场景:
-
高压输电线路:常采用单相重合闸(仅断开故障相,减少系统冲击)。
-
配电网(10kV以下):多使用三相重合闸,结合分段器实现故障区段隔离。
-
可再生能源并网:应对风电场、光伏阵列因天气波动导致的瞬时脱网。
技术细节:
-
动作逻辑:检测到断路器跳闸后,延时→合闸→若电流/电压异常则再次跳闸并闭锁。
-
重合次数:通常为1次(“一重”),特殊场景配置2-3次(如长距离架空线路)。
-
配合保护装置:需与继电保护(如距离保护、过流保护)协同,避免误动作。
注意事项:
-
永久故障风险:多次重合可能加剧设备损坏(如变压器涌流冲击),需合理设置次数。
-
分布式电源影响:现代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存在可能改变故障电流特性,需调整重合闸参数。
重合闸是电网“自愈”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智能电网技术(如广域测量、自适应控制),其动作策略正在向更精准的方向发展。